观点网 经过多年发展,“传统”在物业行业内已成为基础业务的代名词,在寻找增量市场的跑道上,一批看似“不务正业”的经营方向悄然加到了物企运营范围中。
在这条与传统物业管理服务运营逻辑、方式完全不同的赛道上,前有宋都服务出海“挖矿”,如今还有信达悦生活参与投资不良资产Pre-REITs。
由此看来,物企参与的多元化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宽了。
3月12日,信达地产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北京信达悦生活服务有限公司与中国信达、鑫盛利保共同发起设立信达坤泽(天津)资产改造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市场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来看,这或许是首个以不良资产或低效资产作为投向的首个Pre-REITs基金。
根据公告, 该合伙企业的认缴总规模为50.01亿元,其中鑫盛利保认缴100万元,占0.02%;中国信达认缴47.5亿元,占94.98%;信达悦生活认缴2.5亿元,占比5.00%。
而这50亿元的资金,将用于投资标的资产的修缮维护、配套完善、定位调整、翻新改造、运营管理等与改造盘活有关的事项。
相当于信达悦生活是以物业企业的身份,参与到“投管退”业务链条当中。
另外,中国信达是信达悦生活的最终控股股东,鑫盛利保则是信达悦地产的“兄弟公司”。这项合作的入场券,实际上只发给了中国信达资产集团的成员企业。
同属一家总集团,都是关联方的关系,为何信达地产会选择让信达悦生活出面参与投资?
企查查信息显示,信达悦生活成立于2015年9月,经营范围包含家政服务(限符合家政服务通用要求)、物业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房地产开发。
比起传统物企满满一栏的细分方向,信达悦生活的范围介绍更简洁,但实际跨度更大。
据物聊社了解,在2015年成立之初,公司名称为“北京坤御投资有限公司”,直到2021年9月才正式更名为“北京信达悦生活服务有限公司”。
公司更名当月,信达地产启动物业管理业务市场化改革工作,地产系统内的物业管理业务、商业运营业务由此交由信达悦生活统一管理。
为了重新整合物管平台,信达地产陆续将原隶属于各区域地产公司的安徽建银物业、宁波中建物业,股权收购而来的淮矿物业公司以及淮矿商管、合肥蜀山两家商业运营公司纳入信达悦生活。
经初步整合,信达悦生活于2022年拓展城市达18个,在管项目174个,合约面积1853万平方米。
尽管重整后主要朝着物业方向发展,但信达悦生活并没有丢弃投资管理“老本行”。
为了做好物业工作,信达悦生活设立了短期、中期及长期发展目标。
初级阶段主要集中提高物业板块管理能力及服务水平,中期则扩展到增值服务与“特殊经营”为赢利点的大物业体系,长期目标是扩大规模、提升盈利水平,最终完成整合上市。
虽然信达悦生活并没有明确指出“特殊经营”的具体内容,但结合重整前身业务,可以推测可能就是还留在经营范围介绍中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
在设立合伙企业公告中,信达地产表示,通过信达悦生活与两位关联方进行共同投资,主要是为了布局非住类不动产领域的投资机会,从而优化收入结构。
除了资产管理基础,信达悦生活如今还在商业运营等非住领域拥有一定积累,若能参与基金运作,或许还可以将资产改造与后期运营无缝衔接起来,一定程度上减小“改造-运营”脱节的二次闲置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信达悦生活认缴规模仅占比5%,尚未达成纳入信达地产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条件,主导资产改造项目的其实是认缴占比94.98%的中国信达。
据了解,合伙企业就单体投资项目分别核算收益,并且是按实缴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作为有限合伙人中出资比例远低于中国信达的一方,信达悦生活也可能只是顺带跟着“喝口肉汤”。
而根据信达地产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收到市场环境影响及计提减值金额同比增加,预计公司将由盈转亏,出现-7.3亿元至-6亿元的归母净亏损。
换句话说,不论投资项目运行情况如何,一般而言都不会对公司资金流动性产生太大的影响,属于一项风险与收益都相对可控的投资。
面对亏损的信达地产在认缴规模中占比较小,能够避免大规模资本开支对资产负债率的冲击,但若项目开展顺利,或许还能实现“小资金撬动大项目”。
公告中还明确了项目退出途径,投资项目完成改造盘活后可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股权转让、资产转让、投资份额转让、发行REITs等方 式退出,以最大化获取收益为基本原则。
项目目前还处于组建筹备阶段,收益尚需等待观察,但跟在四大AMC之一的中国信达身后,对于信达悦生活和信达地产而言,参与合作还是有较大可能收获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