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要求整改不足一年 中信建投研报“浮夸”又被打脸

监管要求整改不足一年 中信建投研报“浮夸”又被打脸
2021年08月30日 16:05 中国经营报

    本报实习记者崔文静记者夏欣北京报道

    券商对上市公司业绩做出正向预测,于上市公司而言,本是可喜之事。不过,近日却有券商因预测过了头,反被上市公司董秘“啪啪”打脸。

    8月23日,巨星科技发布半年报。次日,中信建投一分析师针对巨星科技半年报发布研究报告并在朋友圈转发,这则研报对巨星科技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给出了高达25.74%、27.45%和23.34%的同

    比增速预测,对应PE预测更是给到21.37、16.77和13.60倍。

    对于这份业绩被极度看好的研报,巨星科技董秘却并不买账,他评论称:“业绩预测太激进了,公司做不到啊。”

    目前,该研报已被删除。而研报背后的乱象却值得反思。

    实际上,看多研报被上市公司打脸的不只中信建投一家。仅仅2个月前,华西证券等券商也曾因业绩预测过于乐观而被上市公司否认。

    更有研报,居然对上市公司40年后的业绩做出预测。包括私募、投行、金融专家在内的多位受访人士均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上述预测系无稽之谈。更有网友感慨,“太浮夸了,几十年前谁能想到当时牛逼的胶卷之王柯达被数码之王佳能淘汰,又有谁能想到不到十年后佳能又被智能手机淘汰呢?”

    浮夸研报背后,或隐藏着卖方研究所的公开秘密。上述受访人士向记者透露,实习生代写研报署分析师名字,配合资金方写看多研报,甚至为市值管理造势,都不是研报江湖的新鲜事。

    业绩预测过于激进

    8月23日晚间,巨星科技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披露,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44.50亿元,同比增长16.44%;实现净利润7.28亿元,同比增长15.26%,略超15%的业绩预告增速上限。

    次日,中信建投发布一则题为《巨星科技:自有品牌、动力工具和跨境电商三个维度均表现出色》的研报。文中乐观预测到,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8亿元、21.64亿元、26.69亿元,同比增长25.74%、27.45%、23.34%,对应21.37、16.77、13.6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该研报被撰写分析师发到朋友圈,巨星科技董秘评价感慨:“业绩预测太激进了,公司做不到啊。”

    业绩预测为何如此激进? 是否严格按照研报发布流程进行?就此记者向中信建投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其实,这已不是中信建投第一次对巨星科技发展做出极为乐观的预测。Wind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信建投已针对巨星科技发布8则研报,月均一次。其中,4月23日针对巨星科技一季报出具的研报中,就对巨星科技2021~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给出16.96亿元和21.23亿元的高预测,彼时的同比增速预测达到了32.09%和25.18%。

    记者翻看了多家券商对巨星科技的业绩预测,最为激进者当数中信建投,不过其他券商也较为乐观。其中,华泰证券8月24日预测其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亿元、19.2亿元和22.8亿元,对应PE为23倍、19倍和16倍;中航证券6月1日称其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4亿元、18.15亿元和24.19亿元,对应PE为24倍、21倍和16倍。

    值得注意的是,研报预测乐观,上市公司不买账的情况并不罕见。

    6月19日,华西证券发布了针对深圳瑞捷的研报,系该公司上市后的首份深度研报。研报表示,“公司2021年仅21.8倍PE估值,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给予公司基于市场法估值的116.37元为目标价,未来6个月潜在空间110%。”

    6月21日,深圳瑞捷回应称,“公司近日关注到部分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净利润、市盈率等指标进行了预测,其对公司业绩预测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6月21日,上海贝岭收获第三个涨停板,6月17日至21日期间,沪股通大举买入2.69亿元的同时又卖出2.61亿元。针对异动的股价,21日晚,上海贝岭公告称,“关注到近期部分券商发布的研报对公司未来的营业收入、利润水平、每股收益、股价和市盈率等指标进行了预测。上述预测为第三方预测,未经公司确认,相关信息以公司公告为准。”

    如果说上述研报仅为对公司业绩过度看好,那么,更有分析师仿佛长着“透视眼”。

    8月初,国信证券一则针对“电池一哥”宁德时代的研报,对其业绩预测长达40年之久。研报称,到2060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营收体量区间为1500亿元~2000亿元。

    对于如此长远预测,私募机构中 资本管理合伙人李世华认为仿佛在开玩笑。

    “经济学界有个调侃,为何经济学家喜于长期预测而鲜做短期预测? 因为短期容易被打脸。企业经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预测是基于历史数据做出的,并加入许多参数和假设,5年以上的预测科学性和可信性大打折扣。”

    他进一步补充道:“当下,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与环境都面临极大变化,疫情便是最大的黑天鹅,在此情况下,无法预测5到10年是否还会有类似黑天鹅出现。过长时间的预测缺少科学性和严谨性。”

    研报浮夸问题多

    研究报告大多署有资深分析师之名,本应严谨客观有深度,为何会出现研报正向预测而上市公司却不认可的情况?

    某证券公司人士李鸿浩(化名)告诉记者,研报浮夸欠准确是主要因素,并向记者透露了背后的两大原因。

    “主观上,分析师可能为了维护与资金方关系,配合资金方操作,掩饰问题、夸大优势。客观上,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研究不够深入,在数据选用等方面不够客观,造成研究浮在表面甚至与事实相悖。”

    李鸿浩进一步解释道:“希望股票上涨的人不只是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包括重仓该股票的公募基金经理、私募投资经理在内,都希望股价上涨。研究所要生存,分析师要博新财富排名,不得不满足资金方、考核方需求。既是研报主要购买者,又掌握着对分析师评价权的基金经理等,自然成为研究所重点服务的对象,在日常关系维护上投入大量精力,甚至不惜为满足其要求而写配合性研报。”

    针对上市公司研报,李鸿浩更是感慨,分析师没有太多精力用于个股研究,无法进行个股深入调研,对单家公司的研报往往浮于表面。

    他特别强调:“有些个股研报并非分析师所写,而是由实习生从网上搜集资料汇集而成,且不在少数。”

    李世华同样指出实习生代写研报的问题。他说:“研报若想做得很深入,需要大量调研,既繁琐又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券商研究所往往从人力成本等方面考量而不会进行太深入的研究。有些研究报告甚至是粗制滥造的,更有甚者直接交由实习生复制粘贴。”

    某券商总部业务董事李鹏指出了券商个股研报客观性欠缺的另一大原因——分仓。

    他告诉记者,有些研究能力特别强的研究所,可以拿到分仓机会,即与资金方合作推投资组合,若盈利即可获得资金分仓。一般来说,大券商可以拿到更多的分仓机会。为了获取更多分仓收益,券商研究所自然而然配合资金方,根据其重仓情况撰写倾向性研报。

    李鹏同时指出,配合市值管理,也是分析师出具倾向性研报的一大原因。“市值管理者有时会找分析师配合出具研报,尽管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除满足资金方需求、个股研究深入度不够、参与分仓、配合市值管理外,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发布看多研报,增强投资者交易欲望以获得更多佣金,也是券商夸大上市公司业绩的一大原因。

    董登新告诉记者:“在对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测上,券商往往乐观看多。这种乐观看多不是盲目的,是有意而为之,符合券商本位利益。目前,经纪业务中的佣金收入,仍然是券商收入的重要来源。研报做多,一方面,可以迎合投资者看涨不看跌的口味;另一方面,可促进投资者买买买,交易越频繁,券商获得的佣金越多。”

    但他同时指出,分析师将精力集中于优势公司,而对表现较差的公司鲜少关注,也是市场上研报以看多居多的原因之一。

    聚焦研报乱象治理,董登新认为,研报专业性极高,往往处于灰色地带而未违反法律,监管层难以下手。对其规范,主要靠行业自律,靠行业协会组织来约束。比如中国证券业协会可制定黑名单,通过负面评价、通报等方式约束分析师。

    某头部券商投行高管周圣一则建议上市公司积极担起责任,关注针对自家的研报,并对于夸张研报主动发声,指出问题所在。

    监管部门和中证协也在加强对研报乱象的规范。

    2020年11月30日,北京证监局针对中信建投研报问题对其采取责令改正措施。警示函指出两大问题,“一是研究依据不充分,研究报告参考资料为电子平台个人账户上传文章,未进行规范信息源确认,关键数据交叉验证不足,数据基础不扎实;二是研究方法不够专业谨慎,分析逻辑客观性不足,以预测数据和假设条件主观推定结论。”

    2020年6月21日,经中证协修订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正式实施,新增诸如“建立健全证券分析师发表公开言论前的内部报备程序”“对引用信息和数据来源进行核实”等要求。并强调“不得有低俗、煽动性词语”“不得基于个别数据夸大或臆测行业或市场整体风险”“外部评选结果仅作为对分析师个人社会评价的参考,不得作为证券分析师薪酬激励的依据,研究销售人员也不得参与对分析师等研究人员的考核”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