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理财公司发行权益类产品 投研能力成竞争关键

合资理财公司发行权益类产品 投研能力成竞争关键
2021年09月09日 13:28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报道

近日,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贝莱德建信”)发行首款产品“贝莱德建信理财贝盈A股新机遇私行专享权益类理财产品1期”,产品为权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

《中国经营报》记者检索发现,截至目前,共有4家合资理财公司获批筹建。从发行产品来看,汇华理财已发行2只固收类理财产品。谈到贝莱德建信理财首单布局权益类投资,中信建投杨荣团队认为,中外理财公司将谋求差异化竞争发展路线,凭借自身领先的投研实力,以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系统化投资策略,瞄准权益类理财市场这片蓝海。

随着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以及估值法的调整,布局权益类投资已是大势所趋。不过,从数据上看,2021年上半年,银行理财的权益配比呈现收窄。分析人士指出,相比固收类,权益产品的投资风险较大,对发行机构的投研能力要求更高,需要从投资团队、研究体系以及风险管理体系三方面长期建设。

合资理财公司“抢滩”权益蓝海

合资理财公司从获批到开业,其投资动向颇受市场关注。

日前,贝莱德建信发行首款产品“贝莱德建信理财贝盈A股新机遇私行专享权益类理财产品1期”,产品为权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定位私行人群。

官网显示,该款产品为五级(高)风险的权益类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最短持有360天。业绩比较基准为“95%×沪深 300 指数收益率+5%×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产品募集规模上限为50亿元,起购金额为10万元,主要面向建行财富管理级及以上的个人投资者进行销售。基本费率合计为1.52%,不收取超额业绩报酬。

记者就该款产品参与权益投资的方式以及投研方面的问题采访贝莱德建信,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谈到合资理财公司布局权益类市场,普益标准研究员唐春艳指出,纵观我国银行理财市场,权益资产一直是其投资的短板,截至2021年6月底,理财产品权益类资产余额为1.17万亿元,仅占总投资资产的4.08%;与之相对,国外大型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领域广泛,横跨全球各大市场、各类资产,在权益产品的创设、管理、风控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因此,相比于国内商业银行的全资理财公司,合资理财公司可以快速吸收借鉴国外资产管理机构股东在权益资产方面的投资经验,布局权益市场。

普益标准统计的数据显示, 截至2021年9月7日,银行理财市场上共存续232款权益类理财产品。

唐春艳向记者分析,权益类理财产品发行量相对较少,一方面,尽管资管新规实行以来,打破刚兑,实现净值化转型,加大投资者教育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但目前的银行理财客群仍以中低风险偏好者为主,其对产品的波动较为敏感,刚性兑付思维仍存,较难接受产品投资收益损失,甚至本金受损的结果,因而影响了权益类产品的规模发展;另一方面,银行(包含理财子公司)在权益类产品的开发上,存在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投研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新发权益产品增长缓慢。

银行理财如何把握权益投资“红利”?

随着居民财富配置需求日益增强,多元化配置将成为理财公司的必然方向,其中,权益投资能力将成为关键赛道。

普益标准研究员苟海川表示,随着监管政策不断完善,银行系资金进入权益市场的障碍已基本扫清。此外,目前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高达192.28万亿元,国家鼓励居民储蓄进入权益市场,同时,居民进入权益市场意愿较强,将使权益市场将迎来更多资金,利好银行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发展。

此外,净值化转型带来的压力亦成为理财公司布局权益的客观环境。中金公司指出,在净值化转型压力之下,理财公司拓展多元产品结构刻不容缓,固收类产品“单兵作战”仅是现有能力约束下的最优解,并未充分发挥银行资源禀赋优势。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6月末银行理财中,“债券+同业存单”配比达到67.31%;相比之下,权益类资产的配比仅4.08%,较2020年末继续下降了0.67%,并且从产品的投资类型来看,固定收益类理财占比增至九成。

“与固收类产品相比,权益产品的投资风险较大,对发行机构的投研能力要求更高。”唐春艳如是说。

具体来看,中金公司分析,受制于银行体系内较为严格的风控文化影响,银行理财多元化资管产品的能力建设较为缓慢。银行风控属独立的业务条线,一线部门的贷款投放,皆需要通过风险管理部门的审核才可获批放款。这种模式一定程度影响了成立不久的理财公司,即资产配置与风控无法实现一体化;投资与风控的割裂,一定程度阻碍了优质产品的创设。理财公司需在组织架构上实现对原有架构的突破,应对标成熟的资管机构,以更扁平、敏捷的形式实现投研风控一体化;同时各投研条线应打破业务壁垒、充分共享研究资源。

为此,唐春艳建议,理财发行机构首先应通过市场化的薪酬机制引入具有权益投资方面的人才,打造权益投资团队;其次,应针对权益投资搭建覆盖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的自上而下的研究体系;最后,应构建并完善权益投资方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把控权益产品的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体验。

(编辑:朱紫云 校对:彭玉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