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辉:利用金融科技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刘世辉:利用金融科技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09月20日 12:05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刘颖张荣旺北京报道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其中离不开企业助力。

    恒昌媒体矩阵及运营副总经理、北京恒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世辉认为,未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要尊重经济规律,按照企业和商业的规律来办;此外,需因地制宜,考虑金融科技的“精准发力”。

    强化科技赋能

    在刘世辉看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首先应发挥金融科技企业优势,强化科技赋能。根据《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金融机构应借助自身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优势,加强金融科技手段运用,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对金融科技企业而言,应探索运用数字技术,因地制宜打造惠农利民的产品与服务,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速推进“三农”数字化水平。

    此外,刘世辉指出,企业还需因地制宜,考虑金融科技的“精准发力”。精准扶贫方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要坚持精准发力,从供求两端着眼,科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对金融科技企业而言,在助推乡村振兴上,应持续统筹各方资源,打造科学合理的产业扶贫模式,畅通渠道,使乡村适应城市生产和消费空间拓展的趋势,自身融入到整个现代化产业链条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生态圈。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刘世辉认为,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也是重组乡村生产要素、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通过构建农业农村全产业链,能够打通企业乡镇市场,扩大市场范围,实现责任与经济双赢。此外,也为企业带来投资机遇。农村的投资潜力需要进一步激发。比如,构建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共享农庄、康养综合体及乡村振兴产业等共建、共享、共赢行业生态平台,在这些方面找到新商机;也可以结合县乡村三级一体的新角度,提高市场投资的项目布局和规划力度,同时通过全产业链打造、产业人才培育等多方面寻找到发展新空间。

    畅通城乡资源共享渠道

    十几年来,恒昌一直立足自身优势,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及销售作为支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扶贫路径,例如花田贡米“小罐米”、花田贡米“营养粥米”和“酉鸡酉鸭”等项目。

    据了解,恒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国内开展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格莱珉模式”实验,旨在扶贫上为国内农村地区人口带来更便捷的服务。依托“互联网金融+产业扶贫+基层党组织”的模式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主要包括:公益捐赠、定点帮扶、土地流转、直接生产带动。

    刘世辉举例谈到,2017年恒昌把重庆市酉阳县确定为公益助农基地,在酉阳成立桃花源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农业订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带动一批、直接生产带动一批等方式,由公司免费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同时依靠体量资源,抓住市场需求前端,结合酉阳生态农特产品的自然禀赋,以订单采购、加工形式,整合、开发当地知名农产品,建设酉阳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打造了“花田贡米”“酉鸡酉鸭”“酉阳苦荞”“酉阳山茶油”“酉阳蜂蜜”等系列优质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为酉阳绿色农产品赋予品牌附加值。

    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同时,恒昌还进一步拓展酉阳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线上多渠道,以及线下推广,融合多渠道资源,共同把优质、生态、安全的酉阳扶贫产品推向市场,从根源上解决“滞销卖难”的问题,帮助酉阳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持续激发当地乡村振兴新动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