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韧性背后的金融力量

中国经济增长韧性背后的金融力量
2021年10月25日 12:05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张漫游北京报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链面临冲击,各经济体纷纷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及金融支持手段增强经济韧性。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10月20日开幕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2021年以来,面对多重风险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有效实施宏观政策,国民经济稳定复苏,金融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刘鹤强调,下一步金融系统要进一步主动担当作为。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亦在上述论坛中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金融业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

    金融业要主动担当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刘鹤指出,中国是具有强劲韧性的超大型经济体。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这种强劲韧性来自四方面,即来自市场主体竞争力,来自经济结构的完整性,来自改革开放的正确政策,更来自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亿万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实现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亦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CPI温和上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易纲认为,我国拥有经济规模大、经济结构完整、技术创新不断加快、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等有利条件,特别是拥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优势,经济韧性一定会不断加强。

    在此过程中,金融力量不可或缺。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指出,在当前形势下,需要金融业更加主动担当作为。

    以北京银行为例,作为金融机构的一员,北京银行始终坚持以服务市民百姓为己任,充分依托产品服务优势,在抗疫防疫、社保、教育、医疗、工会、公积金、适老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努力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在抗疫防疫领域,推出“京诚贷”“赢疫宝”等专属产品,承销北京市属金融机构首单“疫情防控债券”,发行全国首单抗疫主题小微金融债。在社保领域,累计发行北京市社保卡超过2500万张,覆盖全市3000余家定点机构;2020年成功开立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账户,实现社保业务新的突破。在教育领域,为北京市教委及所属各级院校提供高质量综合金融服务,服务北京市市属高校占比超90%,服务市属中小学占比近30%。在医疗领域,为北京地区多家三甲医院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联合推出“京医通”平台,截至2020年底,该平台挂号预约量占市属医院门诊预约率近90%,累计为5亿人次患者提供服务。在工会领域,与北京市总工会携手打造的“工会会员互助卡”已累计发卡近600万张,覆盖首都近10万家企业。在公积金领域,北京银行与北京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共同合作打造了全市首家“e通厅”示范窗口网点,实现公积金服务与银行服务“一站通达”。在适老化服务领域,打造适老金融服务项目“长者驿站”,提高老年人金融消费的便利性,帮助“银发一族”跨越数字鸿沟,以高质量的普惠金融服务,助力全龄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论坛中谈到,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资源丰富,金融机构云集,金融人才汇聚,金融要素完备;要紧抓机遇,坚持首善标准,着力发展与大国首都地位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业,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北京银行作为立足首都、服务首都的金融机构,始终紧贴首都发展脉搏,全力服务北京“四个中心”“两区”“三平台”“五子联动”等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北京银行更是紧密围绕科技自立自强、文化强国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持续锻造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的金字招牌,抢占绿色金融发展的新高地,创造业务发展新引擎,构建创新发展新格局。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北京银行也实现了经营突破的双赢。截至2021年6月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达到3.06万亿元,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83亿元,各项经营指标均达到国际银行业先进水平。

    聚焦文化、科创重点方向助力民营经济、小微企业

    民营经济、小微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向发展对于增强中国经济韧性大有裨益。

    在论坛中,刘鹤强调,金融系统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做好货币政策调节,加大对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等的融资支持。

    蔡奇也指出,北京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成长、重点行业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持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北京银行自成立之初便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发展方向,在具体实践中,北京银行将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中的科技、文化企业列为重点服务对象,探索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特色路径。

    北京银行自2006年便开启文化金融之旅,并将文化金融纳入全行战略。设立总行级文化金融中心,成立首家银行系文化创客中心,相继打造文创特色支行、文创专营支行;持续强化文化金融产品创新,推出“文创普惠贷”“文化IP通”等文化金融特色产品,推出“京彩文园”文化产业园区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和“文园贷”专属产品,支持了《长津湖》《金刚川》《夺冠》《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等多部优秀影视作品,累计为近9700余户文创企业提供资金超3600亿元。截至6月末,该行文化金融贷款余额达到了767.97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4%。今年4月26日,北京银行与北京市委宣传部、西城区人民政府、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共同签署《支持建设北京版权资产管理与金融服务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北京版权资产管理与金融服务中心,创新以版权资产为核心的金融服务机制,全力推进全国首家版权金融专营支行建设,助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在支持科创企业方面,北京银行充分依托北京科技创新资源高度集中的区位优势,致力推动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机结合,率先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成立中关村地区首家分行级金融机构;首批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成为首批投贷联动试点银行;打造同业首家创客中心,建设26家科技特色支行,创新推出了“智权贷”“前沿科技贷”等一大批特色拳头产品。2021年,将科技金融中心升级为科技创新金融中心,制定《北京银行升级科技金融服务助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更好地统筹全行科技金融发展。截至目前,北京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近1700亿元,累计为3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7000亿元;服务北京地区87%的主板、82%的创业板、74%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及75%的新三板精选层和创新层挂牌企业;服务全国精选层、创新层企业占比22%,以金融活水灌溉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产业升级。

    未来,北京银行将抢抓成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战略机遇,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助力培育高质量的上市挂牌公司。

    拥抱数字经济蓝海 推动科技赋能实体经济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刘鹤在论坛上强调,金融系统要更加重视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强科技监管能力建设。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实体经济的血脉,作为金融业中流砥柱的银行业,其加速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以北京银行为例,近年来,该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来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更加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实现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2019年,北京银行正式将数字化转型上升为全行核心战略,以“数字化转型三年发展规划”为行动纲领,全面深化科技与业务融合发展,朝着数字银行的建设目标加速进军。目前已初步搭建起涵盖信息技术条线,数字金融部、数据管理部、电子银行部三大部门以及北银金融科技公司“1+3+1”的科技治理格局。

    2021年上半年,北京银行以“211工程”为牵引,以核心系统改造、支付体系提升、数字风控、开放银行等“京匠工程”十大项目群建设为支撑,全面加快企业级数字化转型步伐,从企业级业务架构建模出发,形成企业级业务能力和企业级工程方法;打造敏捷前台、聚能中台和稳健后台,提升管理效能、业务效率及客户体验。

    谈及下一步,北京银行表示,将继续紧密围绕国家和北京市“十四五”规划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发展模式、业务结构、客户结构、营运能力、管理模式”五大转型,打造“正确、正直、正能量”的团队,建设“讲政治、创价值、担责任”的银行,立足新发展阶段,紧扣新发展理念,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多金融作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