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换赛道 探路竞逐小微信贷

金融科技换赛道 探路竞逐小微信贷
2021年12月20日 12:06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李晖北京报道

    小微金融是行业公认的硬骨头——很难同时兼顾业务的风险、成本和规模。不过,被认为是“不可能三角”的小微金融,正在成为金融科技公司业务新的增长点。

    在金融科技公司近期出炉的三季报中,小微类业务高歌猛进的趋势更加明显——多家公司增量业务中的小微类业务占比进一步扩大,各家公司均针对小微金融调整战略计划和进行专门资金投放。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这一现象的背后成因,一方面是政策面鼓励下小微领域流动性提高,水多鱼多;另一方面,To C起家的金融科技公司能无缝衔接到小微业务,也是因为其选择的主要客群是“小B大C”,在授信逻辑上与消费贷没有本质区别。

    机构扎堆小微贷,是一时之计还是核心战略,还需要持续观察与探讨。有机构人士也提醒,在鼓励平台真正服务实体之余,也需要警惕充裕的流动性下掩盖的一些问题,把控好贷款实际用途,防范多头借贷。

    小微业务增长迅猛

    对于不具备自营商业生态的公司,想触达真实的小微商户,并控制好风险,仅靠线上几乎没有可能。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经历了近十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已经迎来拐点。央行《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居民债务继续扩张的空间已非常有限。此外,疫情以来,央行、银保监会等对银行业普惠小微贷款的考核要求提高,都驱动着“小微贷”今年以来的持续升温。

    多家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的三季报透露出了业务调整的一致趋势:陆金所控股(LU.N)三季报披露,新增贷款1717亿元中8成为小微企业贷款;360数科(QFIN.O)三季度严口径下的小微贷款投放达到了约80亿元,小微首贷户达到7成;信也科技(FINV.N)三季度服务的小微企业数量为48.8万户,促成交易金额79亿元环比增长27%;三季度乐信(LX.O)促成小微企业贷款52亿元,占比增加至9.3%…………

    此外,在平台金融公司中,度小满金融的高管曾在11月底的一场公开论坛上披露:疫情以来,度小满联合金融机构已为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提供了超7000亿元的无抵押信用贷款。

    一位助贷机构风控人士告诉记者,当前竞逐小微贷款的主要有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以银行类税贷为代表,主要参与者包括大行与地方城商行,贷款笔均100万元以上,放款到对公账户,主要通过银行客户经理以及当地贷款中介合作获客。

    第二梯队是平台类税贷,以民营银行为主(比如微众银行、金城银行、新网银行、苏宁银行等),笔均约在30万元左右,部分放款到对公账户,部分放款到企业主个人账户,覆盖的是次优客群,更多通过代理平台连接当地贷款中介获客。

    而第三梯队主要对应的是平台类票贷,参与主体主要是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平台以及小贷公司。这一领域的年化利率通常要达到18%~24%,笔均在20万元左右甚至更低,大多放款到企业主个人账户,通过代理平台或自营队伍连接贷款中介获客。

    金融科技公司渗透小微领域贷款由来已久,但此前涉足这一领域的公司,一类是以生态内拥有商业闭环的机构为主,另一类是拥有较大规模线下团队的机构。对于不具备自营商业生态的公司,想触达真实的小微商户,并控制好风险,仅靠线上几乎没有可能。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以来,多家以线上数字贷款为主的公司,以及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都开始扩张地推部队。不少公司也通过“顾客介绍顾客”的“全民合伙人”模式拓客。“自建地推团队模式比较重,成本比中介获客要高,产能取决于转化率,与平台技术水平相关。”前述风控人士表示。

    此外,记者注意到,与协会类机构合作也是深入线下的一种手段。比如,有公司选择的一种模式是与全国中小企业协会、基金会等形式合作,再通过这类组织下沉商会、商圈、农村等经济末梢。

    一位曾在银行工作的金融科技创业者告诉记者:此前银行做小微获客,传统方式是客户经理从存量对公或者个人客户中挖掘需求。第二个更常见的方式是与贷款中介合作。近年来,从消费金融领域流行起来的“合伙人”模式在真实小微领域量比较少,95%都是前两者。

    整体看来,目前金融科技公司以助贷形式与金融机构联营小微贷,模式与消费贷没有本质区别,多以固收和分润为主。从助贷公司角度讲,固收的收入相对会多些,分润的模式则对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有帮助。

    赛道切换的风控逻辑

    从利率水平上,可以看到各金融机构对“小微”客群的差异化选择。

    金融科技公司在小微信贷领域多聚焦在平均几万到十几万无抵押信用贷款,确实与银行形成了差异化布局。但如果从风控逻辑看,在对这些主体进行授信时,与消费贷没有太大区别,最终还是依靠对“人”的风险把控,这也是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快速业务换挡的根本原因。

    市场上的一种争论在于,这类件均几万元到十几万元的经营类贷款,与消费贷的边界主要如何区分?

    小贷行业资深人士嵇少峰告诉记者,传统意义上的小微贷风控维度复杂。目前,金融科技平台做小微信贷,比较好的情况是有过经营贷记录,打上小微标签,做身份识别。这些小微贷款业务额度上和大额的现金类贷款差不多,起决定性作用的风控逻辑是面向消费者而不是经营者。

    因此,这种限制决定了当前金融科技平台做“小微”的额度普遍不高,面向群体以“双重身份”(既是个人也是商户)的个体工商户为主。“以一笔期限两三年的几十万元小微贷款为例,如果想积累到足够风控样本,是需要用坏账来‘喂养’的,这可能要花费两三百亿元,这对平台方是巨大的压力。金融科技公司有没有这种战略定力来做真实的小微贷?”前述风控人士直言。

    “在对1000万元以下规模的小微贷款授信时,企业实控人的信用在风控中权重占60%~70%,企业自身的信用权重占30%~40%。但针对30%~40%这部分的风险判断比单纯的消费金融要难得多,这部分才是竞争的重点和难点,却又不是机构可以在短期内提升的。”一位北京老牌征信机构人士告诉记者。

    从利率水平上,也可以看到各家金融机构对“小微”客群的差异化选择。记者在采访了解到,目前第一梯队中的银行税贷利率在年化5%左右,第二梯队的税贷年化利率在15%左右。而第三梯队,金融科技公司从事的票贷、流水贷的年化利率通常达到18%~24%。此外,一些消费金融机构年化利率在15%左右的消费个贷也可以放贷到十几万元,这类个贷也可能被用于经营周转。从资金价格上看,与大众对传统意义上的“普惠”概念还存在距离。但总体看,如果有经营记录的数据支撑,小微企业就能获得更好的资金价格和贷款期限。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银行机构向银保监会报送的《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情况表》里,普惠型小微贷款包括授信总额度1000万元(含)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法人贷款、普惠型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不过在实际展业中,各家银行对普惠小微贷款和个人经营贷的口径其实没有精确统一的标准。一位银行内部人士透露:近年来,不少银行给小企业主单笔20万元的经营贷,也可以算在普惠性小微贷款中。

    一时之计还是长期战略?

    小微金融是一个需要技术、经验,且精耕细作才可以长期可持续的领域。

    疫情以来,小微企业经营艰难,机构加码小微贷款显然是监管和企业乐见其成的。但其覆盖客群是否精准、风险是否可控,以及战略是否可持续,都还有待观察。

    记者注意到,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在部分小微贷业务上倾向于“拓客+社会责任”角度,比如目前有机构拿出20亿元资金以极低的年化利率(3%~4%)给小微企业授信,但要求申请人此前没有同平台消费贷产品的贷款记录。由于上述资金贷款利率不符合市场价格水平,其投放的回报也不会是该机构的主要考量。

    此外,当前市场上确实出现了一定的风险苗头。前述前银行从业者告诉记者,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在进行小微贷业务的拓客时其实“相当宽松”,不管有没有业务,申请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以“小微”标签来申请贷款,还能得到更低的利率。此外,很多客群和原有的消费金融客群存在重叠,甚至与“套现”群体重叠。而通常,这些小微贷背后的银行资金方也不会以“小微口径”来处理这些贷款。

    小微贷款业务本身波动大,过度授信容易造成高负债,也可能增大经营风险(如盲目扩张)。每一次“信贷放水”之后,往往会出现“一地鸡毛”。“我们注意到,对比前几年资金用途,今年贷款更多用于资金周转,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存在风险。小微贷‘放水’也可能催生更多中介乱象,如果中介有利可图,骗贷、乱收费等就会更猖獗。”前述风控人士透露。

    市场共识在于,小微金融是一个需要技术、经验,且精耕细作才可以长期可持续的领域。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顾问程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出现的小微贷款规模增加,同时利率降低,不见得是一个正常的市场现象。“小微金融的信贷问题在长期视角下可能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政策导向下的暂时缓解是有的。”

    针对如何辨别金融科技平台从事的小额信贷是否流向“真小微”,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整体来看目前金融科技公司的切入点是对的,先从个人经营者切入,用成熟经验找到一些风险抓手,再慢慢丰富B端风控维度。

    但他也认为,确实存在有大额现金贷被包装成小微贷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比较好区分,监管穿透检查,就能马上检查出来是真小微还是假小微。整体上而言,资金还是能够进入到底层经营者当中,这批人群是现在解决就业的主力人群,仍要好过资金流向房地产企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