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银行股“否极泰来”?

被低估的银行股“否极泰来”?
2022年01月08日 02:03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尽管沪深股指在2022年开年震荡下行跌破3600点关口,但是银行板块却逆势走高成为了市场的热点。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纵观银行股在2021年的表现,近8成股票下跌,跌幅超过20%的银行数量达到7家,跌幅超过40%的有2家。同时,9成银行股破净,2家银行市净率跌至0.4以下。其中,厦门银行、重庆银行、齐鲁银行等次新股跌幅都超过了25%。

进入2022年,银行股此前的“筑底”为上行走势奠定了基础。中金公司、安信证券、光大证券等机构均看好银行股2022年开局行情。而业绩的公布和银行高管的密集增持也提振了市场信心,已经有部分基金加大了银行股的标的配置。

八成银行股下挫

在A股市场估值最低的银行股股价常被戏称为“白菜价”,但是多数银行股在2021年的走势仍未摆脱下跌的命运。

从市净率来看,41家上市银行中,目前仅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平安银行等8家银行的市净率在1以上,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银行市净率在0.5以下,其中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市净率分别为0.35和0.38位于0.4以下。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2021年银行板块在下半年表现低迷,主要是海外疫情再度扩散,国内实体经济面临新挑战,市场担忧银行板块的盈利前景。

“银行的盈利和资产质量是市场关注银行股的两个重要维度。由于国内下半年实体经济压力,市场对于银行的利润和不良都有所担忧,尤其是地产行业风险的暴露,让银行也受到了波及。”一家券商银行分析师称。

据他透露,市场对于银行业整体的资产质量预测是上行的,尤其是中小银行的不良可能会分化得更加明显。“以前中小银行的盘子小往往成为爆炒、投机的标的,但是如今该类股票缺少市场关注度,市场对于风险会更加敏感。”

统计数据显示,在上市银行中,国有大行股价的表现相比中小银行次新股要好很多。在国有大行中,表现较弱的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两家银行的股价跌幅也仅为7%,而厦门银行、重庆银行、齐鲁银行等次新股跌幅都超过了25%。

积极信号频现

经历了2021年的“筑底”之后,银行股的积极信号频现,且在新年第一周大盘接连下挫的情况下逆势走高。

2022年1月4日,浙商银行宣布该行行长张荣森斥资100万元增持了自家股票,这成为了新年A股银行首例高管增持案,而此前2021年12月,重庆银行、紫金银行等银行也密集宣布了董事、高管因稳定股价完成增持或计划增持。

数据显示,2022年1月6日中午收盘,浙商银行的收盘价格为3.51元/股,而张荣森的增持价为3.52元/股。此外,张荣森还曾在2021年9月23日斥资106.5万元增持了浙商银行30万股A股股份。

此外,重庆银行于2021年12月30日公告,该行董事、高管等合计斥资2664.22万元增持302.31万股,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同日,紫金银行宣布,公司董事、高管人员拟增持该行股份。两家银行董事、高管增持均系因自家银行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破净,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

在银行高管密集增持股票的同时,银行在2021年的业绩预告也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2022年1月4日,成都银行率先在市场上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该行预计2021年净利润增长为18%至25%。

业内人士认为,从银行的业绩来看,实际的经营指标是要远远高于预期的。并且,随着经济的企稳和资产质量悲观预期的改善,市场对于银行股的看法也会有所改变。

一家私募基金人士向记者透露,银行股在2021年的市场表现与业绩在一定程度上是背道而驰的。在2021年下半年,上市银行的基本面都有超预期的表现,其中前三季度的净利润超过1.4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3.6%。部分明星基金经理也在2021年三季度大幅加仓了银行股,但是银行股的整体表现还是比较弱。“这可能与房地产风险暴露有关。在情况不明朗的时候,投资机构还是相对会谨慎很多。”

据记者了解,2021年下半年,机构对于银行的调研的热情空前高涨,总体参与调研的机构数量较2020年同期实现翻倍达到1550家,而很大一部分的调研集中在2021年12月份,其中参与杭州银行、宁波银行调研的机构数量均超过300家,常熟银行、无锡银行、张家港行调研机构也在100家以上。

2022年机构加仓

事实上,对于2022年的银行股的表现,目前大多数机构均持乐观态度,而部分基金已经在资产配置的投资标的中不断加仓。

1月5日,中金公司发布报告称,“否极泰来,看好2022年银行股表现”,并预期2022年至2023年覆盖银行净利润增速或为7.2%至7.7%,增速高于过去两年复合增速5.2%。

中金公司认为,稳增长的政策发力见效,银行部分问题资产以重组方式化解,行业指标将保持稳定。同时,疫情冲击后盈利重回稳健增长轨道,净息差企稳和高增手续费收入带动利润增速走高。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金公司对于2022年银行业的展望中,该公司认为净息差压力最大的阶段已过,2022年或将小幅收窄;信用成本稳中略降,优质机构净利润增速达到15%-20%;财富管理业务保持高景气度,对头部机构营收增长贡献达到30%。

光大证券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也表示,对2022年一季度银行股表现适度乐观。该报告认为,在货币政策工具总量、结构齐发力的同时,房地产风险或阶段性缓释,前期压制银行股表现的资产质量风险将有所缓和,并将分步化解。同时,历史上一季度银行股的走势较好,涨幅均位于板块涨幅的前五。

安信证券分析人士称,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稳增长对于银行而言是一项利好。信用从收紧转向扩张,银行规模增长将提速。在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基建、新能源等等方面的同时,企业中长期信贷投放有望逐步回暖,有效融资需求将改善。同时,监管重点着力于房地产风险化解,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这将有利于市场对银行风险担忧的消退。

据记者了解,在2021年初的银行业绩会上,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高管明确表示了银行股被严重低估。经历了银行股在2021年继续探底之后,2022年的表现也将更受市场关注。

“银行股和科技股、医药股这类赛道投资题材不一样,而是资产配置的一个底层资产,相较于其他股票的股价相对要稳定,且持有的时间周期会更长一些。”上述私募人士认为,毕竟银行股的估值和股价在历史的底部,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比较低,这可能也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