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报告:外卖包装塑料五年增长10倍、“放错位置的资源”减碳空间巨大

中石化报告:外卖包装塑料五年增长10倍、“放错位置的资源”减碳空间巨大
2022年09月30日 23:50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在碳中和推动下,“变废为宝”的资源利用方式,为减碳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中国石化正将目光投向这些“放错位置的资源”。

9月30日,中国石化发布的《2021-2030中国快递业绿色包装碳减排潜力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快递业绿色包装报告》”)和《外卖业包装塑料环境影响及回收循环研究报告(2021)》(以下简称“《外卖业包装塑料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快递包装在生产、废弃物处理阶段等全流程的碳排放总量为2395.8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这些碳排放需要种植相当于一个北京市土地面积的树木才能抵消。《外卖业包装塑料报告》指出,从2015年至2020年的五年间,我国通过主流互联网外卖平台消耗(废弃)的塑料增长10倍。

2020年快递包装碳排放2395.84万吨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推动再生资源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利用,促进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市矿产”基地。

《快递业绿色包装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达833.6亿件,与2018年相比,增长近70%。随着快递量的增长,快递包装碳排放问题也日益凸显。

《快递业绿色包装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快递包装在生产、废弃物处理阶段等全流程的碳排放总量为2395.8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这些碳排放需要种植相当于一个北京市土地面积的树木才能抵消。若对快递业产生的一次性塑料袋不做任何循环或替代,2021~2030年我国快递业一次性塑料袋累计碳排放量将达到5961万吨。

然而,目前大多数塑料快递包装都随着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烧了。《快递业绿色包装报告》中提到,推广应用循环包装塑料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塑料废弃物产生,也能减少快递包装材料所导致的碳排放。但是,近年来我国试点推广应用快递循环包装时仍然存在着循环利用无法形成闭环、缺少强制性政策、消费者习惯尚待形成等一些问题。

而循环快递包装的推行则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此,《快递业绿色包装报告》建议:首先,要形成产业链和生态链,循环快递包装问题应和垃圾分类、减塑限塑政策结合起来整体进行考虑。其次,应该将快递包装废弃物纳入地方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的建设体系中进行治理,由地方政府牵头作为产业链各方的链接“中枢”,立足资源化利用,推动循环快递包装协同和共享机制操作范式的标准化、规范化。再次,建议推行“一次性包装收费政策+循环包装押金制”,解决循环快递包装“难回收”的问题。最后,支持有网点体系的企业成为城市公共环境服务商,比如快递公司网店、大型石化企业加油站等。

外卖包装塑料五年增长10倍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塑料污染治理问题。

《外卖业包装塑料报告》显示,我国主流互联网外卖平台订单量从2015年的17亿件增长到2020年的171.2亿件,消耗(废弃)的塑料从2015年的5.7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57.4万吨,外卖订单量的爆发式增长直接导致了外卖塑料包装垃圾的大幅度产生。

五年间增长10倍的同时,这些外卖塑料包装在2015年至2020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达771万吨,其中处理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175.28万吨。

然而,当前阶段外卖包装塑料的主要处理方式是混入生活垃圾中进行填埋或焚烧,这种方式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外卖业包装塑料报告》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处置方式造成的碳排放和资源浪费,塑料化学循环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假设2015~2020年所有的外卖塑料都进行化学循环,处理阶段的累计碳排放量仅为原来的58.56%,可减排四成以上。

《外卖业包装塑料报告》预测,到2025年,我国互联网餐饮外卖订单量将达339亿单。因此,未来实现外卖塑料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要按照“减量—循环—替代”进行绿色化治理。首先,要更加系统和全面地对外卖塑料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通盘进行设计,构成外卖塑料包装闭路循环体系;其次,要分场景地解决外卖塑料包装回收的问题,推动外卖塑料包装循环经济重点在于推进外卖包装废塑料回收体系建设;再次,外卖垃圾具有使用场景集中、消费时间固定的特点,可探索押金制推动外卖塑料包装的循环体系;最后,鼓励大型化工企业在外卖塑料包装废弃物大量产生的地区建设规模化的塑料化学法循环处理设施,进行塑料的末端治理。

(编辑:董曙光 校对:颜京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