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减碳 智能建造迎快速发展期

产业升级减碳 智能建造迎快速发展期
2022年11月26日 03:21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陈雪波 卢志坤 北京报道

近日,住建部将北京市、郑州市、重庆市等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智能建造的关注度进一步上升,一批参与了智能建造的企业和地区也进入了人们视野。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2020年,住建部就曾发文规划智能建造的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将基本建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产业基础、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建筑安全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大幅下降,环境保护效应也将显著增强。

提质升效加速

“这个机器人产品线,相比传统人工作业,能减少油漆粉尘对人体的伤害,还可以长时间连续作业。”位于四川德阳的碧桂园旌胜府一位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一台室内装修机器人,这台机器人不仅比人工的装修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它的综合效率更是人工辊涂的4倍之高。

山东德州一家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在龙门式三维等离子切割机器人、3D相机激光引导焊接机器人、自动抓取机器人等一系列机器的配合下,建筑用的墙板、楼板在生产流水线上被逐一生产出来。这些产品将成为装配式建筑的零件,让盖房子像“搭积木”一样便捷高效。

中建六局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郑恒介绍,有些建筑构件就在工厂生产,生产完直接在施工现场组装,组装完之后只需要拿构件进行连接。装配式建筑是智能建造的一种形式,改善了现场噪音、施工速度慢、材料浪费等问题。

现在,建筑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已经越来越高,包括软件、部品部件生产线、施工管理系统、产业互联网平台、机器人等各类智能建造公司也出现在了建筑市场。

根据住建部的目标,智能建造的预期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是培育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骨干建筑业企业,增强建筑业企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指出:“实现智能建造,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工程建造领域的深度融合,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推动建筑业低碳转型

但智能建造可以解决的问题,远远不止于生产效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今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也提到,力争到2060年前,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系统性变革全面实现,美好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治理现代化全面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让建筑业更加“绿色”已经成为共识。

此前,山西省发布《山西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根据条例,新建城镇民用建筑应当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并设置专章规定对绿色建筑的扶持政策。山东省住建厅在解读《山东省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时介绍,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全省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100%;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40%。此外,安徽、天津、张家口、佛山等省市绿色建筑领域相关规划及行动方案也已经落地。

智能建造则能够做到更加节能、低碳。以博智林生产的一台流动制砖车为例,它能够提供建筑余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够分离出有利用价值的建筑余料,并加工转化为符合要求的再生建材制品,如常见的园林路面砖、植草砖、盲道砖等,节省原料采购和建废清运的成本,同时还减少粉尘污染和运输排放,减碳效果非常明显。

不过,智能建造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智能建造的推广和普及,短期内势必涉及施工企业成本的增加,同时懂技术会操作的技能人才短缺也是一大问题。

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纪颖波也表示,目前全国已有70所院校开设了智能建造专业。现有人才缺口指的不仅是技术工人,连管理人员也缺。“最关键的是现在都没有工程师,在现场工作的时候,核心问题还是要有相应的工程师带领团队去做。施工组织也好,技术方案的设计也好,在这个方面能够适应新的生产方式的工程师是不足的。”纪颖波指出。

纪颖波认为,智能建造的试点推进,各试点城市需明确发展目标,并界定好智能建造的边界,在研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考虑,统筹推进。未来的智能建造,除了会对建筑业进行数字化改造,也将深刻影响普通人的居家生活。

统筹规划布局未来

其实早在2020年8月,住建部等部门就发布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对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目标进行了清晰的规划。今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再次强调,要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此前,一些地方在智能建造方面已经有所探索。如湖南省,投入1500万元财政资金,建立了全省统一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智能建造平台,推动全产业链高效共享各种要素资源,企业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BIM正向设计,通过链接标准部品部件库以及生产和施工管理系统,初步实现标准化设计方案一键出图,设计数据一键导入工厂自动排产,施工进度与BIM设计模型动态关联,施工高危环节远程实时监管和动态预警。

今年11月住建部发布的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保定、河北雄安新区、沈阳、哈尔滨、苏州、南京、温州、嘉兴、台州、合肥、厦门、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佛山、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

这24个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主攻方向将会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建筑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解决工程建设存在的生产方式粗放、劳动力紧缺、资源能源消耗大等突出问题,更好发挥建筑业对稳增长扩内需的重要支点作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列入试点的城市普遍属于一二线重点城市,这些城市智能建造的基础较好,也有实力在智能建造方面有更多的投入。比如雄安新区,城市定位较高,类似概念和智慧城市的定位很容易匹配。而类似嘉兴则属于长三角一体化城市,必然要在此类智能建造方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针对智能建造的住宅项目,要给予税费支持和购房方面的政策支持。

中建八局二公司工程研究院院长房海波坦言,目前建筑业产业数字化程度低,智能建造尚未形成有效生产力,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性不足,智能建造相关创新业务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为了加速建筑产业升级,有针对性的地方政策也已经陆续出现,如重庆市出台《重庆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规划(2022—2030)》,四川省印发《推动全省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等。

据了解,下一步住建部将重点从五个方面入手,来进一步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一是实施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创建行动;二是加快推广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三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四是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五是推进建筑机器人典型应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