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存款利率下调 专家称后续仍存下降空间

两类存款利率下调 专家称后续仍存下降空间
2023年05月15日 00:22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报道

近段时间,银行在存款业务上动作频频。继部分股份行宣布降低存款挂牌利率后,多家银行发布公告下调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

这一背景是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银行调整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的利率加点上限,将以上两类存款利率加点上限由基准利率加65BP左右调整为基准利率加10BP或20BP。

根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的4月存款监测报告显示,各类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居多。兴业研究认为,未来监管部门可能进一步通过降低定期存款利率加点幅度上限的方式,引导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下降。

规范银行业存款定价秩序

5月12日,部分银行发布调整通知存款利率的公告。如,四川天府银行称,于2023年5月15日0时起调整人民币通知存款及协定存款产品执行利率。其中,协定存款执行利率为1.35%,一天通知存款执行利率为1.00%,七天通知存款执行利率为1.55%,均较基准利率1.15%、0.8%、1.35%上浮20BP。

平安银行发布公告称,于5月14日起对智能存款—通知存款产品进行调整。自5月15日起,平安银行在杭州、宁波、温州地区将5万元以上7天通知存款利率调整为1.5%,而调整前这三个城市该期限产品利率为1.9%;南京、苏州、广州、深圳、上海等40个城市的5万元以上的7天通知存款利率下调至1.55%,此前,这些城市该存款产品利率普遍在1.8%~2%区间;同时5万元以下通知存款的利率按活期利率执行,提前支取亦将按活期存款执行。

根据报道,监管部门发布通知,要求5月15日起,银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将下调,四大行执行基准利率加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20个基点。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指出,调降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的利率上限,主要目的是规范银行业存款定价秩序,减少存款定价的无序竞争,合力压降银行负债成本。当前银行净利差空间较小,压降负债端成本,有助于改善银行盈利、补充净资本、降低金融风险。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做好中小银行、保险和信托机构改革化险工作。”此外,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也为资产端的贷款利率下调、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打开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于4月10日发布了《合格审慎评估指标(2023年修订版)》,在“定价行为”方面新增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扣分项)”,主要考察“银行按照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要求,落实存款利率合意调整幅度的情况”。

引导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下降

根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的数据,2023年4月银行网点定期存款2年及以内期限平均利率环比上涨,其中3个月、6个月短期利率涨幅相对较大,1年、2年期利率涨幅较小;3年、5年期平均利率环比下跌,跌幅分别为0.6BP、2.7BP。

“整体来看,各类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居多,短期存款利率上涨居多,国有银行利率调整幅度较小,城商行、农商行利率下调幅度相对较大,尤其是农商行,4月份1年、2年、3年、5年期存款平均利率分别环比下跌5BP、3BP、2.5BP、11.5BP。”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指出。

兴业研究策略研究高级分析师吕爽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此前,地方中小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曲线较全国性银行更陡峭,在3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方面较全国性银行有较明显价格优势。在监管部门引导长期限存款利率下行的趋势下,城商行和农商行较国有行、股份制银行的利差预计将有所收缩。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此轮存款利率下调背后本质是在贷款定价难以趋势回升的情形下,通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银行息差收敛压力,维护银行合理盈利空间、增强银行内生资本补充能力。本轮挂牌价下调短期内可优化新发存款利率,随存量存款陆续到期重置,贡献更为显著,定期存款占比较高的银行更为受益。事实上,存款定价下调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近期金融让利压力趋缓基调一致、互为补充。

从银行端来看,净息差持续承压成为银行普遍面临的挑战。“对银行来说,息差会有一定的压力,但是经过我们提前布局,在财务资源、资负摆布、经营策略等方面调整优化,一季度净息差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通过夯实客户基础,优化负债结构,提升定价能力,力争保持今年净息差水平总体稳定,不出现大的起落。”南京银行行长朱钢在该行的2022年度暨2023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兴业研究认为,未来监管部门还可能在2023年4~5月部分银行补降存款利率以及本次调整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利率加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降低定期存款利率加点幅度上限的方式,引导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下降。

(编辑:朱紫云 校对:颜京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