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争夺春节市场 企业加速创新升级

预制菜争夺春节市场 企业加速创新升级
2024年02月03日 05:03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党鹏 成都报道

“盒马居然卖凉拌折耳根。”临近春节,成都市民翁女士打算在盒马采购一些预制菜,囤积起来以便春节招待亲朋。凉拌折耳根,这个深受西南地区人民欢迎的凉拌菜,成为盒马预制菜系列中的新品。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一场春节市场的预制菜争夺战,在盒马、山姆以及大型商超之间展开。此外,产业链上游的三元食品、全聚德、金陵饭店等龙头企业纷纷创新升级,为龙年春节奉上预制菜大餐,尤其是积极拥抱年轻人,争夺他们的年夜饭。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新春礼盒消费者行为洞察报告》显示,预制菜首次成为中国消费者新春礼盒十大选择类型之一,有26.91%的受访用户选择购买预制菜作为年货。

“2024年年夜饭订单的火爆,进一步推动了预制菜的应用场景、范围、频率。”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整体来看,预制菜受产业端追捧的原因,首先,可以降本增效;其次,后厨管理的难度也会降低;另外,出菜率会更高,成本会更低。至于年夜饭,无论是餐饮店还是家庭,都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瞄准春节市场

据悉,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零售商超都在力推预制菜。其中,针对消费者的年夜饭需求,盒马推出“让年菜先到家”的包邮服务;京东、淘宝等平台推出年夜饭专题,佛跳墙等一些菜品的销售超过了4万+。

“春节期间的盒马年菜半成品,主要的品类是海鲜、鱼、鸡鸭等硬菜,减少了大家买回去处理烹饪的难度。”盒马西南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的趋势是消费者喜欢购买一些大菜、硬菜,为年夜饭餐桌增彩,例如帝王蟹半成品卖得很好,能做到7分钟成菜,免去了帝王蟹买回家加工、烹饪等繁琐环节。

记者注意到,近一周盒马半成品年菜销售环比增长20%。其中,黑松露芝士帝王蟹腿、金汤佛跳墙、鲍鱼花胶鸡最受欢迎。此外,已经有不少准备回家过年的消费者,通过盒马云超把年菜先买回家,这类订单中上海占比最高,达35%,其次是北京,达31%。

盒马半成品年菜负责人毛瑞超表示,在小年后会迎来半成品年菜的销售高峰,小年后至春节假期期间的半成品年菜占比将达70%。盒马已提前准备好了商品和供应链,保证热销菜品供应充足。

就此,记者注意到,预制菜龙头企业已纷纷加码春节市场。

金陵饭店方面表示,其全资子公司食品科技公司打造了涵盖特色面点、经典卤味、招牌预制菜、地标小吃、礼盒五大系列的产品体系。公司目前招牌预制菜主要包括金陵大师菜、经典淮扬菜、家常菜等系列。

三全食品方面向记者介绍,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预制菜行业在品类及规模方面日益扩大并逐步规范。公司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相关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基于应用场景和现有业务延展性,从预制食材切入,在肉制品及米面类产品上均有布局,同时也储备了多款预制菜肴类新产品。

与此同时,随着预制菜细分赛道的不断内卷,一些企业则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了调整。记者注意到,2023年10月,海底捞推出“开饭了”系列新品,销售16款半成品菜肴,包括宫保虾球、辣子鸡丁等。但临近春节,海底捞在各大电商平台的预制菜已经收缩,品类减少。

“感觉现在预制菜的挑战还是很大。”海底捞相关负责人表示,“开饭了”只是此前的一个尝试,2024年春节没有特意做预制菜方面的规划,“实际上,春节期间的家庭聚会流行现炒,讲究锅气,预制菜还需要创新。”

此外,金龙鱼近日在投资者平台称,预制菜是公司央厨项目产品中的一部分,目前占公司总体营收比例很小。公司央厨产品以供应B端客户为主,面向C端消费者推出了红烧狮子头、锅烧肉、丰厨家宴礼盒、无菌米饭等预制菜产品,部分产品可以在山姆及其他渠道购买。

“选择什么样的赛道,什么样的产品都是企业主动的战略选择,基于自身资源能力以及投入产出的综合考量。”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郝振凯认为,春节是全国性的节日,对国人来说意义重大,但节假日型消费模式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和特殊性,部分春节产品可能不适用于日常性消费,为此专门投入的人力、物力、设备较难为企业持续性带来利润,或者相对于常规产品投产比并无明显增加,这可能是部分企业选择退出的原因。

拥抱年轻客群

《天猫年货节2024年味新趋势》显示,目前,淘宝购买年货的下单用户中,95后占比已超过一半。95后正在成为家庭年货的决策人,从“逃避过年”逐步转向“愿意参与”甚至“主导年夜餐桌”。

“主动消费、悦己型消费、个性鲜明是当前年轻人消费的主要特征,预制菜是近两年的热点消费品,追赶潮流的年轻人,自然成为预制菜消费的主力。”郝振凯表示。

“拥抱年轻客群,逐步完善品牌体系。”申万宏源研报表示,在食品板块,全聚德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有序推进餐饮产品食品化项目,丰富产品矩阵。以全新副品牌“零研所”进入休闲食品赛道,全方位开启老字号品牌与90后、Z世代消费者的“同频共振”。

但是,目前预制菜的主销渠道是B端,在C端尤其是针对年轻人的消费市场仍处于培育期。赛迪顾问2023年6月的数据显示,预制菜的 B、C 端消费占比为8:2,这一比例已保持多年。

就此,郝振凯认为,预制菜作为一个既“老”又“新”的赛道,处在新技术涌现、食品产业化加速推进的风口期,整体市场加速增长。从竞争角度来看,各行业主体正处在业务竞争的关键阶段,如何影响更多消费者,推出更好的产品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郝振凯表示,预制菜ToC业务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流量,多元化的渠道选择是触达更多消费者的前提,线上和线下流量都是宝;二是健康概念,许多消费者认为预制菜没有营养,要进一步普及和教育消费者,让更多人客观认识预制菜,并促进行业的进一步规范。

产业发展待提升

“我们针对川渝消费者做了夹沙肉、粉蒸排骨、梅菜扣肉、凉拌折耳根等产品。”盒马西南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对此,郝振凯认为,从创新角度来看,预制菜主要的优势在于便捷,使用场景从餐桌延伸至户外,可基本适用于全部就餐场景,预制菜年夜饭作为餐桌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来的意义是增加了餐桌内容的丰富度,实现了南菜北吃,北菜南吃,饮食文化不再受地域局限。

“年夜饭是中国人在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团圆饭,但能否接受预制菜年夜饭,这取决于消费者对传统年夜饭制作方式的情感寄托、对食品口味和品质的要求,以及对便捷性和效率的需求。”天眼查数据研究院认为,如果预制菜品牌能够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提供美味可口、品种丰富的产品,并能满足消费者在家享受团圆氛围的愿望,那么,预制菜年夜饭无疑是一种适应时代变化的有效解决方案,也是可以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的一种新形式。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现存与预制菜的相关企业6.4万余家;其中,2023年1—12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5000余家,与2022年同比增长152.9%;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以8200余家位列区域首位;河南、江苏分别拥有5900余家以及5200余家,位居二、三位。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5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运行及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5100亿元,并有望在2026年升至万亿元。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各地政府纷纷大力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主要强调的是产业发展与科研结合,但在国家标准方面还存在不足,产业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程度也有待提升。”朱丹蓬认为,2024年,预制菜行业应至少从两个方面改进:一是行业亟待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规范;二是要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