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玩家颠覆行业生态 传统车企竞夺小米“泼天流量”

跨界玩家颠覆行业生态 传统车企竞夺小米“泼天流量”
2024年04月15日 12:05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郭阳琛石英婧上海报道

    “跨界造车玩家”小米无疑是近期汽车行业的“顶流”。小米SU7的入市,让本就“内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硝烟再次燃起,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行业生态。

    与小米相比,无论是老牌合资品牌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可以称得上是“资深玩家”。4月以来,蔚来、极氪汽车、小鹏汽车、奇瑞汽车等“资深玩家”纷纷宣布降价或变相降价,幅度在5000元—2万元。甚至一向不参加价格战的特斯拉也宣布,原价1.2万元的星空灰车漆,Model3和Model Y均可免费选配。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除了选择降价应对小米SU7的竞争,传统车企纷纷抢抓“小米流量”以此展开新车宣传、亮点展示等品牌营销,但上汽集团旗下高端纯电品牌智己汽车却因此“翻车”。

    原来,4月8日晚,新车智己L6发布会标错小米SU7Max参数,为此小米方面不到一小时连发三文怒怼智己汽车要求其道歉。最终4月9日下午,智己汽车官方发文向小米“诚恳道歉”,并强调“主观上真的没有蓄意抹黑的意图,无意也更无力挑战小米汽车的泼天流量”,让这场拉锯战暂时休战。

    “智己和小米公司两家都应当保持专业和尊重,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不必要的比较和批评。”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小米汽车的互联网营销思维确实值得传统车企学习,传统车企应更加注重与用户的互动和沟通。同时,小米汽车简洁、直接的传播方式也值得借鉴,传统车企应尝试用更接地气的方式与用户沟通。

    智己、小米流量拉锯战

    新发布的智己L6预售价格区间为23万—33万元,将于2024年5月正式上市。在外界看来,智己的这款新车无论是定价还是产品定位都与小米SU7十分接近,两款车无疑将会是竞品。正因如此,智己L6发布会也充满了小米元素。

    记者注意到,在产品介绍阶段,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将小米SU7Max和智己L6超强性能版的电池容量、电池能量密度、电机峰值电压、最大功率等配置进行了对比。

    在介绍电驱系统时,刘涛指出,智己L6超强性能版采用了前、后双SiC(碳化硅)电驱,而小米SU7Max版则采用了前IGBT、后SiC模块的电驱,这与小米官方宣传并不相符。发布会结束后刘涛才反应过来,他在社交平台向小米汽车道歉并称,发布会错误是由于产品信息的调研结果有误。

    但这仍旧引发小米的强烈不满。4月8日23时24分,小米社交平台账号“小米公司发言人”发文称,智己公司在发布会上对小米SU7Max关键参数进行错误标注,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10多分钟后,“小米公司发言人”再次谴责道:“我们不接受个人轻描淡写的非正式的道歉。再次敦促智己公司,立即公开澄清,并向被其误导的公众正式道歉!”

    4月9日凌晨,“小米公司发言人”第三次发文称,对于智己公司近期一而再、再而三的骚扰、抹黑行为,忍让是有限度的。最后一次敦促智己公司立即正式道歉,否则会采取法律手段。

    最终,半个小时后,智己汽车以公关部名义发布致歉函。智己汽车方面称,在发布会对标近期同级流量热议的小米SU7产品力介绍过程中,由于团队内容审核疏漏,造成小米SU7Max版前后电机的错误标注。

    4月9日下午,智己汽车以公司名义再次发文向小米汽车道歉。智己汽车方面表示:“我们还是想诚恳地说明,智己汽车在该事件中,主观上不存在蓄意抹黑的意图。”

    对于发布会出现的错误,智己汽车方面具体解释称,小米汽车分别提出“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和“全域碳化硅真800V高压平台”,因未明确发布前后电机的功率块具体类型,智己汽车经由工信部公开的小米SU7公告信息,与相关供应链的企业专家进行了多次调研。同时,结合行业主流技术趋势,调研结果显示辅驱异步电机通常会采用IGBT功率模块。

    但针对小米方面的激烈言辞,智己汽车方面也强调“主观上真的没有蓄意抹黑的意图,无意也更无力挑战小米汽车的泼天流量”,并请求小米公司“口下留情”。

    “泼天流量”搅动汽车生态

    面对小米汽车的“泼天流量”,主动靠拢的汽车行业“前辈”并不只有智己汽车一家。

    3月30日,凯迪拉克在社交平台连发多张“椰树”风格海报,标题为“对不起,搞了120年营销忽然给我整不会了”。其中提到“对不起雷神,我们帮你把50万以内也挺好的SUV造出来了”“对不起,傲歌太不爱学习了,我们既不像保时捷也不像特斯拉,我们只想美美地做自己就好”等。

    第二天,针对海报暗讽小米SU7,凯迪拉克发文回应受到的批评:“关注都一一收到了,没想到这回泼天的流量轮到我了!”

    4月1日,FF创始人贾跃亭也主动点评小米汽车。他表示,小米汽车的首次发布非常成功,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近几年的日臻成熟和中国制造性价比的巨大优势。小米造车的执行力和营销能力值得点赞。

    “但是山寨文化、走捷径模式和跟随者思维却被很多人奉为圭臬,令人担忧。价值观决定了天花板,对标、抄袭和浅层次的创新无法带来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和基础科技超越。”贾跃亭批评道。

    更多的车企则是抢抓“小米流量”积极宣传自家新车。“雷氏对比的精髓我们get了,雷总给不了的雷达给! 四驱纯电超级皮卡——雷达地平线值得期待。”近日,纯电皮卡品牌吉利雷达在官方宣传时表示。

    记者了解到,3月22日,雷达地平线开启预售。据吉利雷达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款新车雷达地平线基于M.A.P雷达瀚海平台打造,作为国内首款也是目前唯一的原生纯电皮卡平台,让这款新车拥有了能源平台、物联平台以及智能平台三大属性。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雷达采用“雷氏对比法”,将雷达地平线的优势与小米SU7进行比较。尺寸方面,雷达 地平 线 拥 有5260mm ×1900mm×1880mm×3120mm的轴距,48L+70L+1200L的存储空间;四驱性能方面,拥有865kg载重、3000kg拖拽、815mm涉水以及95%最大空载爬坡、65%最大满载爬坡等。

    “关于传统车企‘蹭小米流量’的边界,我认为首先应尊重对手,避免使用攻击性语言或行为。”江瀚认为,传统车企要做到保持诚信,不夸大或虚假宣传自己的产品。同时,还要注重自身品牌建设,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来吸引消费者,而不是仅仅依靠“蹭流量”来提高知名度。

    用户思维与创新精神

    在发布会出现“乌龙”之前,智己汽车与小米之间便已经有了交锋。

    4月6日,刘涛就在社交平台质疑小米汽车的研发速度之快:3年就从平台开始干出了第一辆整车,从原生平台开始做研发,如此纷繁复杂的整车与零部件试验和验证计划,按照大厂研发测试的节奏,没有四五年是很难完成的。

    对此,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回应称:“对汽车工业一直充满敬畏之心,我们会尊重客观规律,竭尽全力把车做好。新势力造车之所以快,其实还和新势力组织效率(高)、决策流程(快)等息息相关。”

    刘涛随即更改了社交平台内容,并解释称并不是质疑小米,而是想说小米造车速度很快、机制令人羡慕。“接下来不提速迭代的品牌将被淘汰,我们也正在全力提速。”

    相比于刘涛这样的“质疑派”,此前被360公司(601360.SH)创始人周鸿 批评的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则是十足的“学习派”。

    周鸿 在直播探访哪吒汽车桐乡工厂时表示,车企应当向用户展示最先进的技术。例如进行车辆暴雨测试的喷淋系统,现在完全是封闭的,看不到内部具体结构,应该做成玻璃透明的。“要学学小米汽车,要让用户(能够)看得懂。”

    周鸿 认为,哪吒汽车的团队过于工程师化,虽然把技术做得很扎实,但却过于内敛和保守,干了10分多,展示的连5分都不到,希望哪吒汽车能够从上到下扭转(这种风气)。车企要从用户的视角出发,了解用户关心什么,用户对什么场景比较熟悉。

    “接受老周批评,营销向雷总学习。”对此,张勇表示,哪吒GT、哪吒X等三款新车在2024年下半年值得重新上市发布一次。“要讲好品牌故事,讲好产品亮点。”

    在江瀚看来,传统车企应向小米学习。一是注重用户体验,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设计和改进产品;二是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新的技术和营销方式;三是保持开放和合作的态度,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相比小米汽车,传统车企也拥有一些自身的优势。”江瀚表示,首先,传统车企在品牌认知度和口碑方面有着长期积累的优势。消费者对于传统车企的品牌通常有着更高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其次,传统车企在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方面拥有更为成熟的经验和能力,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此外,传统车企还拥有更广泛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络,能够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和支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