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金融审判的北京实践

深观察|金融审判的北京实践
2023年03月08日 11:21 瞭望

北京金融法院主体大楼 北京金融法院供图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任卫东 吴文诩

28名法官高效办结各类金融案件12766件,“蓝石资产”债券发行虚假陈述案、“易安财险”破产重整案、“梅花生物”行政处罚案等一批具有规则创设意义的示范引领案件顺利审结,完成26项金融审判体制机制创新任务,超七成法官成为各类专家型法官和业务技能标兵……成立近两年来,北京金融法院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作为具有国家级定位、承担重要职责使命的专门法院,北京金融法院建院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和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有力指导下,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国际一流金融法院”为目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审判高地和国家级金融法治协同平台,实现政治思想引领力、专业审判软实力、金融司法公信力、金融治理支撑力、金融法院影响力等五方面提升,探索金融审判的中国模式、首都方案和协同之路。

【“开放式·融党建”凝聚治理合力】

“设立金融法院是服务保障国家金融战略实施、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要高起点高标准设立金融法院,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特点,对金融案件实行集中管辖,推进金融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提高金融审判专业化水平。”走进北京金融法院的大楼,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段印刻在照壁上的文字。这是2020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设立北京金融法院的明确要求。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中国金融法治事业建设发展的最大优势。”北京金融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蔡慧永说,正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北京金融法院能够沟通上下,联结左右,广泛汇聚合力,以极高效率、极大效能推进新法院建设,办成金融治理的大事要事。

以党建引领发展、促进治理,是北京金融法院的工作特色,也是该院“开放式·融党建”工作模式的核心要义。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牛晓锐介绍,“‘开放式·融党建’,对内是院内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支部之间协同融合、队伍思想交互融合的重要抓手;对外是以党建引领金融领域社会治理,实现共建单位之间数据、政策、资源、智力协同融合,推动形成金融治理合力。”

作为北京金融法院党建共建单位之一,北京银保监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于洋说:“北京金融法院与多家监管机构建立党组联学机制,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实践联盟,并以党建工作为牵引,不断深化业务协同,联合开展精准普法,共同推进纠纷化解,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开放式·融党建’党建品牌已在业内颇具影响力,成为金融治理共同体的公共党建品牌。”

近两年来,在“开放式·融党建”引领下,北京金融法院持续推进金融法治协同机制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级金融法治协同平台。目前已与“一行两会一局”、三大政策性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36家单位开展合作,启动50余个合作项目,涵盖数据对接、信息共享、政策会商、平台建设、风险治理等。

2022年11月21日至23日,北京金融法院作为特邀单位连续第二年筹办金融街论坛年会,推动法治版块和数字新基建版块两场平行论坛、2022京津冀金融司法协同和2022金融专业化审判合作两场边场论坛成功举办,形成“2+2”论坛模式,来自司法机关、金融监管部门、重要基础设施、金融商事仲裁机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51家单位的90余位嘉宾出席论坛,共同为金融法治建设献智献策。

“发挥好中国特色金融法治协同机制的独特优势,还能促进原被告的双赢,办理一个案件救活一个企业。”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峰介绍说,2022年3月,某光伏电力公司因未能依照融资租赁合同约定支付7亿余元租金,被某金融租赁公司诉至北京金融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北京金融法院与北京市工商联、北京商会联合创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在工作室专家对企业发展潜力进行专业评估的基础上,优化资产处置,引入投融资资源,推动双方调解和解,修复当事人信任关系。最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光伏电力公司与金融租赁公司相互谅解,达成分期履行和解协议,避免光伏电力公司破产倒闭风险。据统计,北京金融法院已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处理案件41件,涉及金额223亿元,保障了3000余名涉案企业职工稳定就业,实现了债权实现和企业重生多赢局面。

【金融司法要走群众路线】

2020年5月14日,深交所发出公告,乐视网股票终止上市,数十万股东卷入其中。此后,2500余名投资者诉至北京金融法院,主张乐视网存在虚假陈述行为,要求乐视网及其董监高、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24名被告对投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说实话,和这些大公司、大机构打官司,我心里完全没有底。总是觉得打金融官司是耗时费力又烧钱,还得重金请律师立案。”乐视网股票投资者王先生回忆,“后来看到北京金融法院发布公告,就自己试着在电子平台登记了一下,结果都不用到现场,没过两天就收到法官电话,案子立上了。”

王先生提起的乐视网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是我国迄今为止登记权利人数最多、虚假陈述行为最繁、行为持续时间最长、被告数量最多、索赔金额最高的证券纠纷普通代表人诉讼案件,北京金融法院将此案纳入“双轨双平台”工作机制进行登记和办理。案件审理过程中,权利人登记、代表人的推举、程序事项的通知等每一个环节都依托代表人诉讼在线平台进行,极大提高了诉讼效率、降低了维权成本。经过一系列庭前准备程序,2023年2月4日和2月6日,蔡慧永院长担任审判长,丁宇翔等法官共同组成五人合议庭开庭审理该案。“案件目前尚未宣判,合议庭将审慎考量事实证据情况,就相关争议焦点进行评议,依法作出公正判决,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北京金融法院审一庭负责人丁宇翔介绍。

“北京金融法院专门创建‘双轨双平台’工作机制,即代表人诉讼机制和示范判决机制‘双轨’;代表人诉讼在线平台和示范判决服务平台‘双平台’”,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艳红介绍,该院“双轨双平台”工作机制运行以来,已适用于520余起涉普通中小投资者的案件审理,其中示范判决服务平台自2022年7月份上线以来已累计登记案件3000余件,惠及中小投资者近4000人,在节约成本、便捷维权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

司法为民的理念,贯穿北京金融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法官们积极探索为民举措,推动建设“共享融法庭”,目前已延伸至北京银行4个网点,为金融消费者提供触手可及的诉讼服务;设立司法指导中心暨中小投资者、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站,让投资者维权不再困难;持续优化12345接诉即办快速应答和12368热线及时响应机制,工单按期办结率100%;开办“融小法·呵护碎银双月谈”公益普法节目,用精准普法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一系列靶向攻坚诉讼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工作举措,共同构成北京金融法院“全流程一体化服务体系”。2022年12月28日,北京金融法院获评全国“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金融审判的实力应变】

随着我国现代金融业的持续发展,金融领域创新更加活跃,新类型金融交易产品层出不穷,金融交易结构更为复杂,给金融司法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对金融审判专业实力提出新要求。

2022年12月30日,北京金融法院1号案“大连机床”债券虚假陈述案作出一审判决。该案是全国首例银行间债券市场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也是北京金融法院2021年3月18日成立当天受理的第一个案子,故被称作“1号案”,涉案金额达5亿元。北京金融法院组成七人合议庭,经过13次庭前会议及询问、累计20多个小时的两次开庭审理,累计对240余份证据2万余页材料组织举证质证和审查,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7次合议。最终,根据该案涉及的债券各参与方对损失的过错程度,虚假陈述行为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主承销商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分别在发行人赔偿责任10%、4%和6%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形成长达100余页的裁判文书。

作为对银行间债券市场虚假陈述责任认定的首例实践探索,案件受到业内业外的广泛关注。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保生评价,该案判决全面考量债券市场全体参与者责任和义务的司法裁判理念,值得关注和肯定,案件判决对规范资本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具有指引作用。

成立以来,北京金融法院审理的首案要案还有很多。例如:全国首例保险公司破产重整案“易安财险”案,全国首例信托领域因限制股东权利引发的行政诉讼“四川宏达”案,全国首例证监会内幕交易行政处罚保全案,以及涉“獐子岛”“梅花生物”等一系列颇有影响力的重大敏感案件。

与此相伴随的,是北京金融法院在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和代表人诉讼机制、重大金融案件会商和执法司法协同机制、团队化集约化流程化信息化金融执行机制、重大敏感案件等七类重点案件全过程台账管理机制、规则创设类案件选育管理机制等各方面持续开展的一系列大胆探索和创新。据了解,近两年来北京金融法院已在北京市委深改委和改革办的督导下,完成26项金融审判体制机制创新任务,并通过验收。

专业实力的背后,是北京金融法院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据了解,北京金融法院现有法官28人,其中博士12名,硕士16名,71%以上为各类专家型法官和业务技能标兵。2022年12月29日,北京金融法院挂牌“金融审判特色人才高地”。国家法官学院民商事审判教研部教授、金融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王锐说,北京金融法院的每位干警都是优中选优。很多法官都是响当当的权威专家,队伍起点非常高,专业实力首屈一指。

“北京金融法院坚持‘首善标准’和‘专业立院’方针,通过建立以‘融光讲堂’‘融光业校’‘融光e课堂’为代表的院庭两级培训体系,成立域外金融法治研究小组等研究交流平台,编发《金融法治前沿》出版物,出台专家型人才递进式培养、‘一人一策’人才个性化培养等一系列制度。目前,已形成以3名全国审判业务专家、15名北京市审判业务和司法实务专家、110人次入选各类人才库干警为基础的金融法治人才矩阵。”北京金融法院政治部副主任葛玲介绍。

【数字化浪潮下的新作为】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蔡慧永认为,数字化驱动治理方式变革是时代所需。北京金融法院,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结合起来,推进金融审判高质量发展。

2022年9月28日,金融司法大数据研究(北京)中心、最高人民法院金融司法大数据研究中心(北京)调研基地在北京金融法院揭牌成立。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贵祥表示,研究中心和调研基地的成立,是金融审判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成果,是新时代智慧法院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推动司法数字化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积极探索和实践,对提升金融审判专业化水平、更好服务保障国家金融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天,受邀出席的众多嘉宾共同参观了北京金融法院智能化建设成果,对这家年轻法院的司法“黑科技”留下了深刻印象。许多信息化项目已经深植北京金融法院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

北交所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目前已全部纳入北京金融法院立案监测范围。综合化的风险研判,全流程的重点监管,确保司法裁判切实服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引入“冒烟指数”,助力风险研判,实现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信息与审判系统的对接共享。全面显示企业信息,自动进行风险提示,为法官科学作出司法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冻结时间长,处置手续繁,股票执行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协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北京金融法院查扣冻证券电子平台,成为全国首家实现对中证登北京、上海、深圳三家分公司进行证券在线查询、扣划、冻结的单位,最快一小时内完成股票冻结,极大提升金融执行效率。

……

北京金融法院不仅有“数辅审判”的深度发展,更有“数助治理”的生动实践。据了解,北京金融法院正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总部建立辐射全国的信息交换机制,定期开展涉诉情况反馈、风险联动预警、政策联合会商;定期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单位共享金融司法大数据分析研究报告、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专报,助力监管部门科学研判、精准治理金融风险;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北京金融街服务局、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城园管理委员会等四家单位设立“金融科技法治研究中心”,构建“司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该中心被列入北京“两区”建设标志性项目;参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指引》行业标准制定,开展监管工具数据合规试点,助推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

在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上,北京金融法院的法官们也保持着司法敏锐。以金融司法大数据为基础,对烂尾楼停贷断供、消费贷乱象频发、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学科类教培机构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深度调研,形成一批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司法建议等成果。比如:关于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调研成果被草案修改吸纳,推动立法进程;关于全方位加强房贷资金监管、防范房地产乱象引发金融风险的调研,推动涉房资金监管政策优化。

“以北京金融法院为代表的中国金融司法机关广泛协同,充分延伸审判职能,主动服务金融风险治理,护航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正努力创造金融司法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模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说。

刊于《瞭望》2023年第10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