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真金 洞见非凡”——幂方资本CEO论坛暨医药基金投资人大会圆满召开

“烈火真金 洞见非凡”——幂方资本CEO论坛暨医药基金投资人大会圆满召开
2021年07月15日 17:30 投中网

身处受到疫情直接刺激的医疗健康领域,医疗行业迎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医疗领域创新企业的潜力和价值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正在发挥更加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由幂方资本主办、AME协办的“烈火真金 洞见非凡--Med-Fine CEO 论坛暨医药投资人大会”隆重召开,在本次论坛上,特邀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医疗器械司长王宝亭,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和执行理事长蔡江南、天津市胸科医院院长郭志刚,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医药行业首席研究员徐佳熹等业内重磅嘉宾,以及多位生物医药企业创始人、幂方资本背后的知名母基金、上市公司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生物医药的未来发展趋势、企业如何进行自主创新、资本方如何选择投资企业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避免“内卷”投资策略要更趋理性

在多重因素的利好驱动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迈入快速发展期,市场容量也在稳步上升,有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到2019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总体规模从1836亿元增加到317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预计到2025年,我国生物药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8332亿元,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生物医药行业的价值性更加凸显。

与此同时,生物医药创新模式正逐渐从封闭式转为开放式,新药申报由原先的重审批转向重监管,研发生产也在逐步数字化,由此,资本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投入开始渐趋理性化和多元化。

幂方资本作为一家专注于医药健康与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投资机构,更懂得投资策略的理性和长远性规划,其管理合伙人周玉建在会上表示:在“万物皆可卷”的当下,幂方资本并未遇到“内卷”的情况,这得益于公司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按照具备持续经营管理能力的专业基金打造,从人才聚集、专业分工、投资决策流程等多个方面做了准备。

周玉建介绍:“做风险投资,尤其要做持续的基金管理,囿于面临变化的产业、周期、市场等多种因素,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正是看到了这些难点,幂方资本希望通过在团队建设、项目立项、尽调实施、投资决策、投后管理各方面努力,提高整体投资管理的标准度与可控性。比如在人才方面,让最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幂方资本投资团队人员分工非常细,在药、器械、检验诊断、数字医疗等每个子领域都有专人负责,对于投资决策专门设立的投委会也是按照该人员设置标准,让最专业的人才履行投委会决策,才能让整个投资决策变得更科学、合理,投资判断的成功率也就越高,我们希望做到‘幂方出手,必属佳品’。”

另据周玉建透露,在过去的2020年,幂方资本参与投资10余起,且幂方资本一期基金投资企业均完成了后续一轮、二轮及多轮融资,有的企业已开始申报IPO,2021年还有5家所投企业将进行IPO申报,截止目前,幂方资本已经完成了包括天广实生物、扞宇医疗、亦诺微、凌科药业、赞荣医药、求臻医学、安颂科技、微米生物、澎立生物、礼邦医药、烨辉医药、中逸安科及中科基因等近50个生物医药项目的投资。

同样在投资领域浸润多年,且同为幂方资本的合伙人,梁占超对于机构的投资心得也深有体会,其表示:“国家政策、本土人才的崛起、人口老龄化、资本路径的打通等因素共同助推生物医药领域朝更好的趋势发展,幂方资本从成立伊始就非常看好生物医药的发展前景,尤其是现阶段,大部分企业都开始以‘创新为王’,从此前的仿制药、原料药到Me-Too、Me-Better的产品,再到现在的First in class或Best in class产品,创新不仅给企业带来机会,也为投资机构带来了机会。”

梁占超还为资本投资划出了重点领域,他认为:包括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为代表的创新治疗;生物医药CRO、CDMO;医院、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产业转化项目;医疗数字化营销方向;辅助生殖和医美整形;创新器械和检验诊断等领域都是比较好的投资赛道。

有了合适的赛道,还需要找到合适的创业团队,“如果我们在这个赛道上觉得有前景,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团队,我们也会采取做类孵化的方式,即把创业者请出来,一起做孵化式发展。”梁占超说道。

此外,梁占超还特别提到,幂方资本主要关注早期投资项目,并为标的企业提供比较完善的投后赋能服务,为其进行资源对接,搭建产业小生态,“作为一家生物医药投资机构,幂方资本并不是想做简单的财务投资人,除了给钱,还希望做企业家创业路上的助力者、出资人值得信赖的管理者、为患者缓解病痛,为医护减轻负担。”

也正是幂方资本在投资策略和管理上的专业性,吸引了众多专业母基金、引导基金、上市公司、家族办公室等与其合作,如苏高新创投、钡沣投资、豪石投资等。

事实上,上述基金公司作为资本化运作更强、更讲求投资收益回报率的母基金,对于子基金的配置,也更为审慎。

苏高新创投总经理董敏就表示:基金的“募投管退”中,募是难度最大的过程,但其实对于母基金的管理人而言,如何选择好的子基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如何选择一支好的子基金,基金公司管理层自有一套衡量筛选的标准。

作为专门投天使阶段子基金的母基金公司,苏州天使母基金总经理朱巍指出:“苏州天使母基金虽然在本质上是政府引导基金,但在具体运作上会更偏向市场化运作,因此对于子基金的配置更倾向于关注有着良好资质的管理团队,并能为苏州或者是某一个产业能带来突破性发展的投资项目。”

同为政府引导基金,安徽省科投总经理马鑫强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公司投资的导向就是如何带推动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具体到做法上,即借助资本的力量,在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单独的区域板块都专门设立子基金,撬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与苏州天使母基金和安徽省科投相比投资的多元化,大唐元一关注的更加细分,即只关注医疗领域赛道,其董事总经理赵宁远介绍:“目前公司已投了10余家医疗子基金,覆盖100多个项目,总体来说,公司更关注天使和早期的医疗子基金,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一个见证者,‘帮忙不添乱’”。

钡沣投资因为属于类似家族办公室的投资机构,是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因此在子基金选择上会更加谨慎,其总经理王晓龙直言:“我们这类性质的基金公司在投资选择上会比较灵活,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可能对于某一个细分行业不是非常精通,这样的情况下,对行业的判断和投资就必须借助于专业投资机构,也就是专业的子基金管理人、管理机构去达到我们的目标,也由此,近几年我们在市场上筛选了一批符合我们要求的很好的专业投资机构,幂方资本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医疗投资领域的专业性和开放性能很好地达到我们‘行业配置’的目标。”

与钡沣投资一样,“专业性”是昌科金投资选择子基金的首要,“我们很看重子基金团队的专业性,看他们的擅长领域在哪些方面,这种专业性也可以帮母基金公司链接到更多的资源,截止目前,公司就已投资了超30支子基金,覆盖的项目超200个。” 昌科金投资执行总经理陶宇说道。

作为最早一批和幂方资本达成合作的投资机构,豪石投资与幂方资本合作投资了多个项目,豪石投资总经理潘振宇表示:“从当初的尝试投资到现今每一期幂方新基金我们都全部复投,幂方资本就是比较好的子基金的典型代表,他们在医疗健康领域非常专业,能给我们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议,近几年在医疗领域投资方面,我们基本只和幂方资本进行合作。”

 “创新”正成为医药企业发展主旋律

也正是幂方资本对于生物医药行业的专业洞见,在细分赛道上筛选出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长型生物医药企业,他们基于自身原有的雄厚的技术积累,在多个疾病治疗领域加速前进。在此次投资大会上,这些企业分享了各自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创新策略,他们在研发管线上的创新也与当前大环境形势极为吻合。

在肿瘤免疫双抗药物研发领域已深耕多年,并曾履职多家知名跨国药企的张文军,深知“创新”对于专注打造肿瘤免疫领域best in class双特异性抗体(简称:双抗)新药研发企业的重要性, “双抗药物相较于单抗,在国内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在治疗效果、副作用等方面要优于单抗,不过研发难点也很多,所以如何做到技术和思路的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 张文军说道。

据了解,爱思迈生物虽成立才5年的时间,但其已应用国内独家的IGG双重改造技术ExMab,将两个不同的特异性的抗体分子融合在一起,在保证双特异性功能的前提下,让IgG结构改造最少,免疫原性降到最低,使其形成稳定的创新药。在工艺上,爱思迈生物则将Fab、Fc片段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升级,并且相关技术已经获得了美国、日本、韩国及澳大利亚等多个生物医药强国专利授权,能够减少Fab端四链错配问题、提升产量。此外,公司还建立了多种属来源、超高容量的抗体发现平台,在经过一系列严苛的验证环节后能产生满足临床治疗应用的候选抗体。

而幂方资本投资的另外一家药企志道生物则在重点围绕细胞因子等重组蛋白药物进行开发,据志道生物董事长张维表示,公司核心的蛋白质定向变复性技术,会根据蛋白自身特性在表达菌株、基因、复性配方、剂型等阶段量身定做属于该蛋白自己的流程和工艺,非常适用于以细胞因子为代表的多肽和小蛋白类管线开发、及原料蛋白产品的制造及生产,目前已完成多个战略合作客户管线的工艺开发及放大,同时,志道生物还逐渐完善了真核表达平台技术体系,利用在真核表达领域的技术不断革新,开发出了多个工艺难度极大也极具竞争力的细胞因子及酶类药物品种。

在张维看来,公司能逐步走到今天,靠的正是创新,“创新的核心点应该是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作为创新者,要敢想敢干, 要敢于去颠覆,世界上并不缺聪明人,也不缺努力奋斗的人,创新一定是赢在思路上。”

近年来,诸如CAR-T的过继性细胞疗法显示出强大的前景,TIL细胞疗法也显示出积极的治疗希望,从而吸引了众多布局者,君赛生物就是其中之一,其董事长金华君坚定地认为TIL用于治疗实体肿瘤是很有前景的。

“我们虽然布局的是一个相对小众的方向,但在该领域,我们也有自身创新的核心技术,可以从多种类型的实体肿瘤中,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很好的地培养起来,比如像一些脑胶质瘤、胰腺癌等,培养成功率都非常不错,且回输剂量可以达到百亿级别,和我们的对标公司差不多。

现阶段,君赛生物已建立了高效简便的TIL 细胞富集培养技术体系,能从微量的穿刺组织或TIL 细胞丰富度低的冷肿瘤中获得临床级的TIL 细胞,不限肿瘤类型,成功率高;可以不依赖健康人PBMC 作为滋养细胞,扩增临床级规模的TIL细胞,肿瘤特异性T 细胞、记忆性T 细胞比例高;建立了一套基于非病毒载体的高效、安全、成本低廉的T 细胞离体基因修饰技术体系,可赋予天然TIL 细胞更强大的抗癌活性与体内适应能力。

与君赛生物一样,和度生物董事长向斌自称公司目前专注的也是比较“冷门”的领域——基因治疗,实则上,该领域并不冷门,且是业界都比较关注的领域。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细菌载体基因治疗药物开发的生物医药企业,和度生物正在持续推进多个临床前研究阶段的新药项目,向斌透露,目前公司的一些研发项目在动物疾病模型中表现出了很积极的数据,这也为下一步的人体临床验证打下了基础。

向斌还表示,目前和度生物正在艰难地走在一条“原始创新”的道路上,但和度生物会一直坚持,逐步建立起自身的技术壁垒和核心技术。

除了以上这些企业,幂方投资的其他生物医药企业也正在创新道路上开足马力,包括礼邦医药、泰励生物、赞荣医药、安锐医药、澎立生物、诚益生物等。

其中,礼邦医药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肾脏病领域新药开发的企业,据礼邦医药CEO夏国尧介绍,经过三年的蛰伏和积累,公司已经建立起了丰富且均衡的产品管线,包括针对慢性肾脏病(CKD)/透析并发症,IgA肾病,糖尿病肾病和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等多个候选产品,研发进度最快的治疗高磷血症的产品AP-301,该产品具备best-in-class(同类最佳)潜力,正处于临床二期阶段,并预计于明年启动三期注册性临床研究,在幂方资本等投资机构强有力的资本支持下,礼邦医药有望进一步加速该产品及其它管线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开发工作,以及推进生产基地的建设。

夏国尧还特别提到,礼邦医药是一家“在中国为世界”的公司,公司愿景是开发出普通民众也能支付的起“平民药”,让自主创新药能惠及更多肾脏病患者。

同样是开发创新类新药,泰励生物与礼邦医药具有一样的初衷。

泰励生物虽然成立三年左右的时间,但其团队立足于合成化学探索新的分子空间的能力,综合对生物靶点的科学洞见和丰富的药物研发经验,已建立起一条独特的抗肿瘤分子管线, 适应症覆盖肺癌、结直肠癌、激素驱动肿瘤、以及多种实体瘤。

谈及当初为何要进入该赛道,泰励生物董事长张彦涛坦言:主要还是考虑到药物的可及性,其一是靶点可及性,其二更重要的是对于病人的可及性,泰励生物自成立伊始的企业理念就是要做‘大家都用得起的药’。我们相信,一个新药无论如何创新,如果病人要倾家荡产或在是否治病之间做出选择,那给患者提供的不是选择,而是难题,所以我们要给患者开发的是能够得着的创新药。” 目前,泰励生物一款产品正在进行IND申报阶段,以及3款创新分子临床前研究及IND申报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进行。

同样作为一家涉足癌症领域的企业,赞荣医药更加侧重的是乳腺癌领域,据赞荣医药董事长程子强介绍,目前赞荣医药旗下有五条核心管线,其中针对乳腺癌脑转移搭建的创新药管线是进展最快的临床管线,这五条管线立足于药代动力学(DMPK),从药物的分布,代谢、和吸收等方面入手,重点发现并解决现有临床化合物的突出问题,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保证立项的差异化。

不同于其他生物医药企业,安锐生物更专注于早期研发阶段,重点针对自免疫疾病和肿瘤领域,开发变构抑制剂和不可逆共价结合化合物。“公司团队基本都是来自诺华,我们会以高标准的要求,把公司打造成一家很厉害的Biotech公司,以产品的高质量对标国际的Biotech。” 安锐生物总经理熊文说道。

聚焦于代谢及免疫小分子药物研发的诚益生物更侧重于以疾病生物学、药物化学及临床转化医学为基础,以差异化的研发管线项目来解决代谢和免疫相关疾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诚益生物董事长周敬业认为:“无论选择何种技术领域,创新药物的终极目标和评价标准是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小分子药物研发领域依然存在大量的机会,并且有着其他技术手段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这正是诚益生物的核心价值之处。”

有别于上述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的药企,澎立生物虽自己不研发药物,但这家专注于临床前药理学服务的CRO企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动物模型方法、提供一站式临床前药理服务,特别是其自主开发建设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平台和CD34 +人源化小鼠模型独具优势,在业内已帮助上百个客户完成向FDA(美国)和NMPA(中国)提交IND申请,筛选出多个针对各种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的候选药物。

澎立生物董事长段继峰指出:“由于本是做药出身,更能站在药企的角度思考问题,药企想做出的差异化可以表现在靶点的新颖性、数据的可靠性和推进的速度,而我们则旨在‘帮助更多中国生物医药早期项目或企业向临床转化,解决客户的难题’,这也是澎立生物较于其他CRO企业的差异化之处。”

未来器械增量市场属于创新与技术驱动型赛道

创新不仅是医药行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当下医疗器械行业最关键的发展动力,未来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量市场属于创新与技术驱动型的器械赛道。与此同时,现阶段的医疗器械市场还在不断扩容中,据统计,2019年,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337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9.48%,按照此发展趋势,预计 2021年至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容将有望突破万亿元,复合增长率持续保持在15%-20%左右,充满想象的市场空间,正吸引着布局者的不断涌入。

在人工心脏研发领域有着近14年的经验的徐博翎显然是有备而来,其对市场有着很清晰的判断: “目前心衰在国内的发病非常高(《中国心血管报告2018》显示,我国心血管患者数量为2.9亿,其中心力衰竭患者为450万),但是在治疗器械这块却几乎属于空白状态,现有市面的产品也基本被进口产品垄断,自研产品非常少,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血管基础疾病病程的延长,患者体量还在不断上升,由此心衰也成为了心血管板块少有的超百亿市场空间的广阔赛道,心衰器械治疗市场拐点临近,心擎的战略布局在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与预防性使用方面机会巨大。”徐博翎说道。

而让心擎医疗能够快速抓住机会的是其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产品,据了解,心擎医疗仅花费三年,便将该款产品推向临床,成为国内首个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的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在该细分领域,目前全球仅有一个上市产品,即雅培旗下的全磁悬浮式血泵产品CentriMag,2019年植入量超3万例。另据徐博翎透露,目前公司旗下还有款创新产品对标美国医疗器械上市公司Abiomed的最新一代型介入泵产品(也正处于临床中),用了折叠式的人工心脏技术,目前还处于动物试验阶段。

同样是布局心脏介入领域,捍宇医疗关注的是心脏瓣膜疾病(其中二尖瓣反流(MR)和主动脉瓣狭窄(AS)是最常见的类型),据了解,捍宇医疗打造的重磅核心产品ValveClamp,是一款针对MR的经导管介入的二尖瓣(TMV)治疗器械,其有望成为首个国内开发经导管二尖瓣(TMV)器械,以及全球首款即将上市的经心尖缘对缘TMV修复(TMVr)器械,该产品已经完成上市场前确证性临床实验的入组,在一年的随访期结束之后,将有望在2023年初实现商业化落地。

捍宇医疗董事长戴宇峰表示:“公司在欧洲的FI-Mark认证已经启动,我们的产品从效果、性价比上较于雅培的MitraClip还是有优势的,所以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讲,在医疗器械创新,尤其是心血管方面,我们基本做到了与全球的同步,国内有一大批具有创造力的医生和优秀的工程师团队,再加上像有幂方资本这样的资本机构的大力支持,国内医疗器械的创新定会走在世界的前面。”

谈到创新,莱恩瑟特董事长张剑坦言:“这确实是一条很艰难的路,每一个步骤的工艺都需要经过上百次的验证,同时,创新还需要和临床实际需求,以及国情相结合,虽然道路难走,但是创新不管对于行业还是个体企业而言都是必须要坚持的事情,在大家都在做创新的大时代背景下,公司也会不断加大投入,持续研发,争取一年能生‘两胎’或者‘三胎’”。

据悉,结合临床研发,莱恩瑟特已打造了一次性使用ERCP电子内窥镜,该设备通过快速辅助插管,极大地提高了插管效率。此外,胰、胆道可即时分辨,设备也可进入胆囊管,实现保胆治疗良性息肉和结石,该产品已获得CE认证,国内上市审批也在同步跟进中。

同样作为公司创始人,对于创新中遇到的坎儿,国内唯一同时掌握氧化锆和氧化铝2种陶瓷材料生产技术关节的企业安颂科技董事长张纪锋深有体会:“我们做的是骨科医疗器械,涉及到设计的创新和加工工艺的创新,但是即使设计出来了,做不出来,加工不出来,也毫无意义。”

张纪锋举了一个例子,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一家德国公司可以生产陶瓷关节,莱恩瑟特想依样按照他们的设备配置进行加工,但光是生产设备报价就高达1700万,严重超出了公司的预算,无奈之下,公司团队硬是啃下了技术上的硬骨头,对零部件设计进行创新,对国产设备进行改装,最终把设备成本降到了100万,并达到了同样的加工生产效果。“之前我们认为无法实现的,最终还是成功了,创新开头难,但只要迈出这一步,就是勇士。”

在奥昇医疗总经理李焕看来,创新是一件“痛苦并快乐”的事情,“创新是很难,但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要选择做难的事情,因为太简单的事情会很快变成红海,比如我们做的消融,要做到毫米级的精准消融,虽然复杂程度非常很高,在不断攻坚克难的过程中,我们还顺便把手术导航专科应用的超声也做出来了,成为了在这个细分领域的强势搅局玩家,也觉得挺快乐。”成立仅两年左右的奥昇医疗,已开发除了泌尿超声、麻醉超声等多款产品,并在新加坡设有研发中心,与新加坡国大,南洋理工大学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达成了多项科研合作。

与奥昇医疗一样,虽成立时间不长,但在细分赛道上不断狂奔的还有卓道医疗,成立才五年的时间,卓道医疗已经研发出了十余款全球技术领先的康复机器人。其中,外骨骼上肢机器人“Nimbot”有着全球首款实现肩部复合体五自由度设计的机械动力外骨骼结构,在国际上属于领先标杆产品,卓道医疗董事长王道雨特别提到,卓道医疗把眼动追踪技术加在了机器人里,可以大幅提升康复治疗效果,此外,今年年初,卓道医疗在认知障碍领域立项了一个全新的产品,将会给该领域治疗带来全新的治疗方案。

不同于其他公司做得是介入性或者大型器械设备,韦拓生物深入的是一个更“隐秘” 领域的创新——辅助生殖,“高值耗材试剂产品有几个特点,容量小、价格高、效期短、稳定性差,而试剂成分对于患者最终能否怀孕的影响也比较大,且进口试剂单毫升的价格很高,有的需要几百元,有一些特殊用途的甚至要达到三四千元一毫升,此外,进口产品还存在货期的问题,订货周期比较长,效期就相应缩短。正是看到了这些痛点,韦拓生物想做出更好品质的产品、研发更先进的技术,打破欧美产品在辅助生殖上游的垄断。”韦拓生物联合创始人吴洁表示。目前,韦拓生物的人类胚胎及卵子冷冻/解冻试剂盒已获得国内注册证,根据韦拓生物的规划,未来,公司还将不断把国际领先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商业化产品,扩大产品线至全套辅助生殖器械无菌试剂、高端耗材、以及有源专用辅助生殖设备,做全产业链条的创新。

如果说器械类企业是以创新产品切入治疗空白地带,而检测诊断类企业则把治疗窗口进行了前移,他们的创新更多的是体现在如何赋能精准医学。

嘉检医学董事长张巍表示:此前,公司还处于把医院的样本输入到实验室的传统模式,近两年,公司做了创新尝试,把软硬件和检测体系输入到医院,目前已做了四家样板医院的合作,嘉检医学现阶段赶上了国内遗传性疾病包括出生缺陷防控的市场转折点,未来,希望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产品优势,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更专业的、合理的检测、诊断、会诊及个性化咨询服务,助力临床遗传精准医学的发展。

专注于感染精准医学的微岩医学的创新则是基于超广谱宏基因组学和超快速微流控芯片两大技术平台,将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技术(mNGS)技术应用于病原诊断,可一次性完成细菌、真菌、病毒等24000+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微岩医学董事长盖伟认为:“基于高通量测试的宏基因组病原微生物测序应该算比较革命性的技术,它的革命性就体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传统或者是现有的方法能够和它达到同样的性能、高度,因为该技术的功能性,我们可以从样本中直接检测所有的病源微生物,并进行光谱全景式的扫描,这对于精准诊断和精准用药是非常有利的,微岩医学作为国内最早宏基因组病原微生物测序的从业者,也希望一步一步的地把产品做扎实,真正地推向临床应用。”

在求臻医学首席医学官王东亮看来,由于肿瘤类疾病病程较长,临床需求较多,肿瘤伴随的精准诊断检测可以解决其中的很多问题,公司也在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让检测变得更为灵敏,并和全国的顶尖的医疗专家一起做合作研究,以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更多符合规范和指南的检测解决医生和患者的临床问题。截至目前,求臻医学已拥有多个细分领域的原创肿瘤检测产品,覆盖肿瘤早筛、靶向药物伴随诊断、免疫检测、动态监测、预后评估及肿瘤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平台分析等领域,全方位助力肿瘤精准医学。

基于流式荧光技术平台检测的指真医学也有着自己的打算,指真生物董事长马永波表示:“指真生物的最终目标集成化,即按照一个疾病诊断的路径形成自有的产品特点,这是公司近几年一直在潜力专注的事情,并持续深挖临床需求,根据疾病诊断特点和临床路径,研发一系列面向感染诊断、免疫评估等方向的多联检、自动化诊断产品。”目前,指真生物已逐步构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性荧光编码微球平台、蛋白荧光标记技术平台、多光谱流式荧光检测平台以及全自动磁分离技术平台,形成了针对临床诊断中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场景的流式荧光免疫产品线和血球感染联检产品线.

旌准医疗专注的则是为血液病患者提供更多的精准医疗服务,如今,旌准医疗已围绕各级医院血液病分子诊断需求建立了六个技术平台,可覆盖血液肿瘤、移植、新型分子病理、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支撑各级医院院内血液疾病检测、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监测全流程检测需求。这也达到了旌准医疗董事长叶锋的初步目标,“精准医疗不仅是一个概念,更多是一种实践,且该实践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疾病、不同公司甚至是不同科室都有不同的策略,就像旌准医疗对不同血液疾病的特点去做针对性的精准医疗。”

在本次论坛上,还有包括来自柯林布瑞、胡桃科技、铨融医药、壹博医院、聚陆医疗的多位企业家,就他们分别专注的领域对于新科技新业态如何赋能医疗服务进行了讨论。

其中,专注于医疗大数据整合治理的柯林布瑞联合创始人秦晓宏介绍:公司直译的意思是‘临床大脑’,所以公司从成立伊始的愿景就是要做一家领先的数据服务型的公司,为医疗机构做精细化管理、高质量科研、高标准质控服务,目前已与华西医院、瑞金医院、长海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展开合作与应用实践,未来还将面向药企和保险公司进行数据服务。”

胡桃科技董事长任为则把公司比喻为“数字化的艾昆纬”,但也表示和艾昆纬最大的不同,是胡桃科技更深入医院前端去做一些数据治理的工作,“我们在做医院数据合伙人,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医院治理数据,并把它变成一个合规的通道。”

已与多家头部SMO(临床试验现场管理)和CRO(合同研究组织)建立长期深入合作的铨融医药正在倾力推动虚拟化临床试验,辅助医院从传统的His以及EDC的录入功能延伸到平台服务,帮助医生在临床研究的过程中找到新的路径、方法和新的治疗手段,以此建立完整的科研体系。“我们最主要是以‘系统+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各大申请方在临床试验漫长过程中的小范围加速,包括招募加速、数据核查的远程加速、电子知情的加速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虚拟临床试验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创新。” 铨融医药CEO  杨帆说道。

不同于上述三家公司在数据和临床方面服务医院,壹博医生集团则是以医疗技术输出、多学科协作形式,破解长期以来临床上碎片化治疗、周期长的现状,壹博医院董事长孙成彦介绍,目前医生集团旗下第一家自建医院已正式开业,这是一家“大专科、小综合”性质的医院,主要发展“壹博”现有的功能神经外科强项,治疗以脑瘫、偏瘫为代表的肢体伤残、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癫痫、顽固性疼痛等疾病,“各病种本身具有延伸服务的属性,我们将来的目标是通过连锁方式,加上临床上较高的技术壁垒,到各地复制这家医院,从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聚焦于心肺康复中心的建设的聚陆医疗则希望依托资本支持及技术突破,进一步推动我国心肺康复事业的发展,让更多心肺疾病患者受益,聚陆医疗董事长许昌军表示:公司正在从心肺康复管理数字化系统的打造、托管运营心肺康复中心及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相关医疗设备研发和生产、心肺物理治疗师专业化培训等方向整体推进心肺康复落地建设。

总体而言,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如何构建企业的创新性,让产品和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解决临床上未被满足的需求,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石,幂方资本会持续关注这些领域,让资本发挥价值,为国人生命健康谋福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