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运营全球:外资外企规划沪上升级路径

在上海运营全球:外资外企规划沪上升级路径
2020年12月30日 14:08 一财网

  原标题:在上海,运营全球:外资外企规划沪上升级路径

  上海将谋划推动新一轮开放创新举措先行先试。

  上海将针对不同外资企业的特点加大制度供给、搭建更多平台,支持企业提升功能、做强总部、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布局全球、运营全球。

  12月29日,以“深耕共赢四十载 扩大开放再出发”为主题的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座谈会举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我们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为企业赋能增能,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以更优化的流程、更便捷的审批使外资企业的投资愿望加快变成现实生产力。

  城市能级跃升带来市场机遇

  李强表示,上海始终是充满投资机遇的热土,正承担着国家赋予的“三大任务、一大平台”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面向“十四五”还将谋划新的发展大目标、大战略,大力推动城市战略优势再造、核心功能升级、发展格局重塑和城市数字化转型,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实现战略目标任务,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李强同时表示,欢迎广大外资企业把握机遇,在推动上海城市能级不断跃升过程中实现自身更大发展。

  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促进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创造了上海全市超过1/4的GDP、 1/3的税收, 2/3左右货物进出口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以及1/5的就业岗位。

  同时,外商投资企业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外资占比不断攀升,为上海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联合利华全球副总裁、联合利华中国公共事务总裁曾锡文表示,联合利华在上海以及中国市场率先推出的试点,与上海要重点发展的“五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相吻合。

  9月18日,联合利华U创孵化器与天猫新品孵化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扶持中国创新品牌的新模式。这是联合利华总部发起的全球首个对外孵化器,也是“中国首创,全球支持”的创新模式。

  联合利华是全球最大的快速消费品公司之一,2019年全球销售额达520亿欧元。中国是联合利华最重要市场之一,位于上海的联合利华北亚区总部,管理包括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和日本、韩国的业务。“联合利华中国已成为联合利华全球电子商务和创新的引领者。”曾锡文说。

  霍尼韦尔(NYSE:HON)则在上海的数字化转型中看到了自己的机会。

  “依托我们在工业互联技术领域的专长,霍尼韦尔期待积极参与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工作,助力上海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张宇峰说。

  “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张宇峰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也是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和推广,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

  7月20日,霍尼韦尔与上工申贝(600843.SH)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发力工业物联网,提供包括智能智造、智能仓储和设备互联互通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张宇峰说,霍尼韦尔希望与更多的上海工业制造企业携手,牢牢把握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强化高端产业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部位于瑞士的罗氏,已经在跨国药企中率先完成了在上海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的布局和升级。

  罗氏中国区总裁周虹表示,罗氏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研发在全球的战略地位,这与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目标不谋而合。上海对于生物技术和创新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也让罗氏充满信心。

  加快打造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十四五”时期,上海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这意味着,上海一方面要把大国经济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的文章做足,在要素配置中占据关键环节,在供需对接中锻造关键链条,在内需体系中打造关键支撑,助力国内经济循环更加畅通。

  一方面要把国内国际双循环能量交换的文章做足。把国内国际双循环能量交换的文章做足,构建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规则链接,形成独具优势的战略通道,助力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在此前推出亚太营运商计划的基础上,12月16日,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提出“全球营运商计划(GOP)”,以培育一批全球营运的头部企业,强化区域的全球资源配置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

  总部位于奥地利的贝加莱,现为ABB集团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领域机械自动化事业部。由于中国是贝加莱全球第二大市场,因此总部正在制定本土化战略,以加强对中国本土市场的响应能力。

  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肖维荣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跨国企业不断提升中国公司能级的动力,一是来自于不断放大的中国市场需求,一是因为上海是链接国内国际市场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我们争取明年上半年,本土化战略的方案落地。”肖维荣说,之前贝加莱的市场策略是从总部进口,在中国做一定的二次研发后,再销售到中国市场。接下来则会在研发本地化之后,将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出口到亚洲其他市场。

  中国也已成为霍尼韦尔在美国之外最大的市场,今年中国业务尤其成为霍尼韦尔全球业务的亮点。张宇峰说,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霍尼韦尔亚太总部设在上海,并在上海提出了“东方服务东方”、“东方服务世界”等发展战略,在扎根并服务于中国市场的同时,把在中国的创新成果推广到国际市场。

  2020年,罗氏集团定下了中国2030目标,决定加速对中国研发的投入,升级为全球独立的研发中心,包括大幅拓展研发范围,加大投资。“我们希望把全球的创新技术引进来的同时,也能助力更多的本土创新从中国走向世界。”周虹说。

  2002年,联合利华在上海率先转型,关闭了劳动密集性工厂,将之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与此同时,在上海建立了地区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

  由此,联合利华逐渐形成了以上海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为决策“头脑”,以长三角各地的工厂为“身体”的布局,充分发挥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从近二十年的发展看来,这一转型是成功的,符合上海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我们也得以降低成本、迅速发展。”曾锡文说,2004至今,联合利华在中国的业务扩展了近四倍。

  12月22日至23日,中共上海市委举行学习讨论会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李强指出,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开展压力测试,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发展高水平、高能级的外资外贸外企。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座谈会上表示,结合“十四五”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谋划推动新一轮开放创新举措先行先试,支持外资外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把更多高能级项目、高层次业务带到上海,共享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发展机遇。

  资生堂中国的发展,也得益于上海推进的开放创新举措。

  2017年,资生堂成为第一批通过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审批的企业,使得企业产品的上市速度大幅提升。资生堂中国区对外事务副总裁中原杏里说,截至目前,资生堂已完成了数千件产品的备案。

  自2017年起,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成为资生堂集团最大海外市场。2020年资生堂中国前三季度销售额达1550亿日元(约100.7亿人民币),中国市场份额在集团整体占比达23.7%。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