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来办公室”成为一件有趣的事

当“来办公室”成为一件有趣的事
2021年03月16日 14:31 一财网

原标题:当“来办公室”成为一件有趣的事

良好的办公环境可以起到疗愈效果,让公司人摆脱焦虑与倦怠,在办公场所重拾归属感。

良好的办公环境可以起到疗愈效果,让公司人摆脱焦虑与倦怠,在办公场所重拾归属感。

无论是在北上时髦公寓里的办公角落,还是在广深熙熙攘攘的咖啡店和茶餐厅,都能窥见人们远程办公的踪影。在线上会议的间隙,父母会瞅瞅他们上着网课的孩子,文字工作者们盘算昨夜的咖喱是否还合口味,程序员会抓紧把攒了几天的衣服扔进洗衣机里。在处理这些日常琐事的同时,我们也在和客户核对需求、处理财务报销,以及构思新的产品。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还需要面对面的办公空间吗?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过去每一场危机发生后,“办公室没有未来”的预言都会引发讨论,但从未真正实现。

人们发现,尽管远程或线上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他们依然渴望有一个高效、灵活的办公室,会怀念部门会议上的文件传阅和肢体互动,以及那群拼单点咖啡外卖的同事。一些绝佳的idea往往来源于同事们在公司茶水间的闲谈,而非一本正经的会议场景。

因此,疫情之后的办公空间真正的讨论核心并非“是否还需要”,而应该是“它要用怎样的方式让更多的员工愿意来到线下?”

▲如何让办公空间切实提高员工的愉悦感,已成为目前不少企业主的核心议题。图片来源:仲量联行

过去,作为公共场所的办公空间与私人空间往往泾渭分明,并常与严肃、紧张、有条理等形容词相勾连。人们在办公空间开始和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住宅再享受归属和放松感。然而,随着技术发展和数字化进程加快,办公空间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质疑——不同空间在功能上真的存在明显区隔吗?我们该如何定义办公空间?又该如何用设计来应对这一系列变化?

当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在消弭时,办公空间理应承担更多复合功能,它不该只是一味的严肃规整,也可以给人治愈和温馨感:让建筑本身形式更柔和贴近自然,而非僵硬死板的直角房间;促进团队协作与交流,用团体的力量给予其中的个体以治愈感;用智能技术提高室内空间使用体验和频率等。

▲未来办公空间的升级进化,需要通过设计的力量应对

当然,如何确保办公空间足够“安全”,是设计师当下思考的首要问题。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办公场所被视为具有一定风险隐患的存在,一些设计师会在项目中加入新思考,比如通过网格化的布局调整使用者的社交距离,通过数字化的后台改造监测办公区域的人群密度,或是通过改进通风系统增强办公室的空气流动性,以防漂白剂和消毒剂的气味过分刺鼻。

一些商办地产业主也在想办法将办公场所变得更“健康”。疫情期间,一线城市居高不下的写字楼空置率,已成为困扰商办地产行业的难题。房地产服务和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JLL)告诉《第一财经》,随着公司人对健康的需求高涨,部分商办业主会选择增设健身房、冥想或瑜伽区等。“企业需要针对员工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面对租户对灵活性的更大需求,业主若想留住租户,也需重新审视其价值主张和盈利方式。”仲量联行解释称。

▲ JLL上海办公室:全球首个LEED v4和WELL v1建筑标准双铂金认证的项目

在安全和生理健康之外,员工的心理状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议题。甲骨文公司和调研机构Workplace Intelligence于2020年联合发布的《AI@Work》报告显示,在调研了来自11个国家的1.2万多名公司人后,有78%的受访者表示,2020年是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年,新冠疫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了负面影响。在被迫远程工作的日子里,如何平衡工作、育儿和家务的矛盾,并应对无法预料的财务状况,这些都给公司人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中文互联网上也可以经常窥见这样的案例,当职场PUA、抑郁症和互联网人的35岁困境一次次被推上热搜时,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创造一个充满治愈和归属感的新办公环境已迫在眉睫。从本质来看,这涉及到经济分配的合理性、现代劳动制度和公司架构等更深层的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室内设计师没有转圜现状和发挥才能的余地——从空间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设计本身即可影响个体的潜意识和情绪,并借此成为人们心理的固有组成部分。

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与建筑环境系副教授Sergio Altomonte曾在《独立报》上发表文章称,“建筑作为触发身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已成为意义重大的议题。”经济学家Richard Thaler的“助推”理论同样可以佐证室内设计的引导和疗愈作用,好的空间设计就像助推者,它可以通过微妙的心理暗示,在不经意间正向调整使用者的行为,而不会像重大变革那样给人以抵触感。

基于这些新理念,一些设计团队已经开始着手实验,探索未来办公空间的新样态。AECOM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设计与咨询公司,AECOM室内设计总监Daniel Prado预测,后疫情时代,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远程办公与传统办公相结合的模式将成为新趋势。他解释称,“研究表明,人们越来越在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这意味着新的混合模式会更受欢迎。未来,理想的办公空间一定是更灵动且非正式的,同时也更能鼓励合作、激发创意。”

在即将于本月17-21日开幕的2021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7号馆国际工作环境设计应用展上,Daniel和他的团队成员们构思了一个全新的办公空间——他们以自然界的生物为灵感,将建筑外壳设计成茧形,内部则是一个弧状实体空间。当参观者走进这一空间时,材质、音效和光影的随机变动会让他们收获不同的感官体验。从外部看,这一建筑就像在城市钢铁森林中散发着幽光的生物体,朦胧而静谧,犹如一件艺术品,内部则摆放着沙发桌椅,人们可以在此交谈或独自工作,别有一番天地。

▲AECOM以“破茧”为概念的未来工作空间

“我们希望创造一种自然且微小的抽象形式,该形式不仅可以营造治愈和归属感,还能在建筑的内外部之间制造交互。”Daniel告诉《第一财经》,“我们采用了大量具有对比性的设计元素,比如可渗透的外壳和密闭的中央空间,黑暗和光亮,狭窄和宽阔,安静和喧闹等。”

▲AECOM以“破茧”为概念的未来工作空间外部结构

室内设计顾问公司Studio HBA也在思考未来办公空间的新可能,他们选择的关键词是“突破”。HBA董事合伙人兼Studio HBA中国主事人李鹰认为,出于团队协作的必要性,在眼下至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面对面的办公室仍是不可替代的。基于团队协作的办公需求,这家公司的办公设计以人体的免疫功能为灵感,具像化地诠释了细胞联合抵御外界风险这一过程。

在Studio HBA搭建的办公空间样板中,大量实心或镂空的六边形元素构成了建筑主体。“六边形的设计灵感源于细胞的形态,实心的六边形代表健康的个体,镂空的六边形代表被外界侵袭的部分。就像细胞结合在一起抵御外界病毒入侵一样,现代意义上的办公一定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当个体的力量聚合在一起时,就有可能突破眼下存在的问题。”李鹰说。

▲Studio HBA以“突破”为概念的未来工作空间

在缩小虚实界限、强调团队协作等设计思路之外,在办公空间中融入科技元素成为从功能上吸引员工更多使用办公室的有效方式。

仲量联行提供的一组调研数据显示,早在疫情暴发前,中国企业在不动产科技应用方面的投入就呈现出增强态势,其中,办公场所和员工体验应用程序是投资者最优先看重的领域,占比高达35%。基于对趋势的洞察,仲量联行本次参展的作品将引入升降桌、扫地机器人和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椅等智能设备,同时采用移动屏风和方形办公舱等元素加以点缀,以此塑造出一个充满科技感和灵活的新型空间。

▲ 仲量联行以“未来办公应许之地”为主题的人性化工作空间

美国办公家具品牌海沃氏也加入了这场办公空间的畅想实验中,在海沃氏与第一财经的联合展位中,整个空间以媒体人的办公室为切入点,设计了一个可以邀请任何人进入的罗马环形空间。办公空间被切分为公开、半私密和私密几个不同的场景,以配合员工讨论、采访和写作的不同工作状态。第一财经认为:“媒体的本质仍然是传递信息和引发公众讨论,这和古罗马的公共议事空间不谋而合,在未来恐怕也不会改变……它首先应是鼓励内部交流的,因为这是创意型工作最重要的生产条件。”海沃氏补充道:“我们相信,在疫情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与人之间的物理交流带来的治愈效果要远胜于虚拟空间。”因此,展位空间中既提供了开放的交流空间,也兼顾私人和专注空间,以此解决开放办公空间中的噪音和低效率问题。

▲ 海沃氏x第一财经联手打造的未来媒体工作间展区

海沃氏总结道,“我们一直专注于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疗愈的工作场所,使我们能够隔绝外界干扰,并有能力保持专注。使用精心考量的设计语言影响每个使用者的行为,就能达到减压和治愈的目的。”

上述几家公司的未来工作空间实验,都将在本次2021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7号馆的“国际工作环境设计应用展”亮相,届时来自国内外的办公家具企业、设计机构及房地产服务和咨询公司,会和设计从业者们产生更多交流和碰撞。事实上,尽管疫情催生了办公空间的设计新理念,诸如身心疗愈和科技智能等,但从本质来讲,它依然是设计师们孜孜不倦追求的“人性化”。

“真正的人性化设计,不是你选一个人体工学特别好的产品放进来就行,从空间的动线到人的行为规划,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设计师投入更多时间做前置研究。”李鹰强调。

本届国际工作环境设计应用展还联手多家参展品牌,集合品牌最新未来办公研究趋势,打造了一个“未来打工人办公指南”,互动呈现一座来自未来的办公楼,让无论“打工人”还是“老板”,都能在这里感受到新鲜又好玩的办公体验,并且更深入地感知到——我们因何需要办公室,我们因何愿意来到办公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