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巨震!北向资金狂卖“茅指数”,外资A股配置下沉

市场巨震!北向资金狂卖“茅指数”,外资A股配置下沉
2021年07月26日 15:29 一财网

周一(7月26日)A股、港股市场剧烈波动,北向资金狂卖“茅指数”,截至收盘,北向资金净流出128亿元,上证综指收跌2.34%,深成指跌2.65%,创业板跌2.84%。

涵盖了众多中国核心资产的“茅指数”过去两年一直是外资的“心头好”,估值也因外资的加码而不断抬升,如今似乎悄然生变。

“茅指数”还会继续下跌吗?随着近期有关房地产、教育、互联网等行业监管措施落地,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策略将会发生什么变化?接受记者采访的多数机构认为,受经济下行影响,传统白马股业绩预期下调,股价也在不断下行,所谓的“茅指数”不断下跌,但下行趋势仍未结束。资金从白马股向半导体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成长股迁移,但半导体和新能源的估值已经颇高,后续需观察资金利率的变化。

北向资金狂卖“茅指数”

截至26日午盘,“茅指数”不断杀跌。当日净流出资金最多的股票分别是:贵州茅台、隆基股份、江淮汽车、京东方A、均胜电子、舍得酒业、片仔癀、五粮液、中国中免、兴业银行、中国平安、中天科技、万科A、平安银行、长安汽车、招商银行、包钢股份、北方稀土、华海药业、通策医疗。贵州茅台、隆基股份分别净流出超12亿元和11亿元,跌幅也分别超过5%。

上述公司中不乏“茅指数”成分股。“茅指数”其实就是“各行各业的茅台”,一般指公司在行业内的头部地位足够明显、行业业绩长期表现稳定优异的领军企业,这些公司多被视为A股的“核心资产”。例如,酒茅——贵州茅台;药茅——恒瑞医药;械茅——迈瑞医疗;疫茅——智飞生物;套茅——英科医疗;眼茅——爱尔眼科;机茅——三一重工;空茅——格力电器;车茅——比亚迪;猪茅——牧原股份;酱茅——海天味业;泥茅——海螺水泥;旅茅——中国中免;银茅——招商银行;芯茅——中芯国际;5G茅——中兴通讯;化茅——万华化学。

但回顾2021年上半年A股市场,“茅指数”下的白马股反弹乏力,而新能源等高成长、高景气赛道领衔的“宁组合”却在短暂回调后走出新一轮大涨行情。基金二季报中明星基金经理的调仓动向也显示出他们顺势而为的迹象。白酒和教育成为减持的“重灾区”,而新能源、科技等获增持。

在二季度公募基金集中减持的名单中,中国平安、美的集团、恒瑞医药、三一重工、格力电器等各种行业“茅”悉数在列。在一季度末,中国平安尚有676只公募基金重仓持有,二季度末仅剩334只基金重仓持有,一个季度流失了一半基金“股东”。即便是“茅指数”的“头牌”贵州茅台,在二季度末被1333只基金重仓持有,一季度末则有1447只基金重仓持有该股。看似绝对数量下降不多,但对于此前以“茅指数”为特点的市场风格来说,这一变化的指标意义极强。

“茅指数”抛压仍存

目前,机构认为“茅指数”的抛压仍然存在。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受经济下行影响,传统白马股的业绩预期下调,所谓的“茅指数”不断下跌。目前看,“茅指数”的下行趋势没有结束。资金仍在从白马股向半导体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成长股迁移,但半导体和新能源的估值已经非常高,其上涨的宏观逻辑是市场的资金利率下行,推动成长股估值上升。目前资金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成长股股价的进一步上升空间也有限。相对而言,券商股近两年的业绩一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是股价却在不断下移,并且跌幅还非常大。因此,券商股目前到了价值投资区间。

资深全球宏观交易员袁玉玮则对记者表示,近期,地产、互联网、教育行业的监管政策对市场整体情绪造成影响,对大盘蓝筹的影响尤为明显。上周五,在地产调控的基础上,上海从7月24日开始,首套、二套房贷利率分别增加35基点、45基点,上调至5%、5.7%;同日,教育“双减政策”出台,提出校外培训具公益属性,收费标准纳入政府指导管理,禁止学科类培训机构上市融资;同时,反垄断监管持续。上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责令腾讯及相关企业在30天内取消独家音乐版权。

近期,家电类消费概念公司的估值也持续下行,其中涵盖了诸多“茅指数”成分股。除了成本压力,市场认为这也与地产监管相关。穆迪分析师杨昱颖对记者称,5月全国合约销售额同比增速从4月份的63.0%放缓至38.2%(以3个月移动平均值计算),预计随着2020年上半年低基数效应减退,未来6~12个月全国合约销售额(12个月移动平均)年化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5%~8%。

外资A股配置不断下沉

后续北上资金将如何配置?事实上,今年上半年的资金布局逻辑可给出些许线索。增持高端制造与周期、市值下沉是上半年资金配置的主线,这也暗合了外资卖“茅指数”的趋势。

2021年上半年,北上资金新增的持仓股票超七成集中在300亿元市值以下,其中四成为100亿~300亿元市值的股票,这和2016年开始外资不断买入大盘“核心资产”的风格已发生明显变化。截至上周五,北上资金今年累计净流入2368.69亿元,规模已超2020年全年。从流入节奏来看,二季度北上资金流入加快,主要因为外资对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以及A股相较于海外主要市场的涨幅仍然有限。

根据中泰证券的研究,连续多月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具体来说,包括电力设备新能源以及部分强周期行业(煤炭、钢铁、建材、基础化工),尤其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连续多月净流入规模远超其他行业,成为北上资金今年以来最为追捧配置的领域;连续多月净流出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下游消费领域,包括下游消费中的商贸零售、食品饮料、汽车以及中游的国防军工。尤其是汽车行业今年以来净流入规模逐月下滑,二季度以来甚至出现稳定净流出的局面。

事实上,资金配置下沉的趋势从今年指数表现的分化中可见一斑。目前,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静态市盈率在20~40倍,但处于20分位以下,而它们的盈利改善开始超过沪深300,中小盘市值公司出现明显的盈利弹性,这使得近期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增强策略备受追捧。华泰证券认为,下半年PPI触顶回落,周期弱化,科技和成长属性较强的中证1000相应会受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