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停不下来!跨国药企缘何密集在华扫货ADC

交易停不下来!跨国药企缘何密集在华扫货ADC
2023年12月17日 18:21 一财网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截至目前,至少有10家中国药企的ADC达成了对外授权合作,获得授权的企业主要以跨国药企为主。

本周又有两家跨国药企在华扫货ADC(抗体偶联药)。

12月12日,百利天恒(688506)宣布,与百时美施贵宝就 BL-B01D1(EGFR×HER3 双抗 ADC)项目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  BL-B01D1 是一款潜在的同类首创 EGFR/HER3 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推动 BL-B01D1 在美国的开发和商业化。百利天恒可获得 8亿美元的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这创下国产创新药“license out”(授权出海)最高金额,并创下我国创新药授权出海首付款新纪录。

时隔两天后,即12月15日,和铂医药(02142.HK)宣布,其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与Seagen就ADC管线HBM9033的全球临床开发及商业化订立许可协议。根据双方协议,诺纳生物将获得5300万美元预付款和近期付款,以及最高达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此外,诺纳生物还有资格从净销售额中获得从高个位数到高十位数不等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Seagen近期刚刚才被辉瑞以430亿美元收入囊中。和铂医药这次的交易,背后也少不了辉瑞的身影。

和铂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劲松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此次交易中的具体合作方是Seagen,签署方是辉瑞,交易过程中需要和两方进行对接沟通,也意味着公司得到了辉瑞这样的跨国药企以及细分领域领军企业的双重认可。此次交易不仅给公司现金流带来正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公司继续深耕前沿创新的信心。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截至目前,至少有10家中国药企的ADC达成了对外授权合作,合作方除了上述百时美施贵宝、辉瑞外,还有卫材、BioNtech、GSK、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如何看待跨国药企在华密集扫货ADC行为?ADC交易火爆,如此多的企业扎堆,行业会不会像PD-1抗癌药一样最后出现过热情况?

ADC是通过一个化学连接子将具有细胞毒性的小分子药物(即有效载荷)偶联至抗体上。

在肿瘤治疗中,传统疗法如化疗及抗体药物均有各自局限性,一方面化疗具有高脱靶毒性,并可能导致感染、脱发及恶心风险增加,另外一方面抗体药物安全性及疗效特征会受到批次差异、背景信号干扰及副作用等问题的影响。ADC综合了综合抗体疗法、化疗及小分子抑制剂疗法的主要优势,具有独特的靶向能力,可增强治疗窗口及疗效,减少甚至可能解决靶向药物耐药性或其自身耐药性问题。

华金证券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国内ADC虽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政策研发创新支持力度的加大、叠加国内ADC创新药企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国内ADC技术平台及在研管线迅速获得国外药企广泛认可。

王劲松表示,ADC是个复合的平台性技术,是最近二三十年医药行业在多个方向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组合,能够弥补前面几十年单一技术平台的缺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这与PD-1那种依靠单一技术平台解决患者特定需求存在差别。

“ADC从技术层面角度,不仅涉及弹头、抗体、抗体片段,还涉及payload(有效载荷)、Linker(连接子)等多方向、多平台的整合。”王劲松表示,目前ADC行业发展仍然有局限,想进一步推进和提升仍有技术门槛。

近期,东曜药业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刘军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不同于抗体类药物,由于ADC本身结构比较复杂。抗体类药物最大的挑战在于靶点确认,各方面的生产工艺相对比较成熟。而ADC药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小分子细胞毒素及连接二者的连接子,但组成的形式多样,也导致工艺开发多样性以及复杂性。ADC药物的生产投入,也远高于抗体类药物。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及预测,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79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64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0%。

王劲松亦表示,站在授权药企角度上看,ADC药企出海不能为了海外授权而进行交易。公司在交易中会非常关注合作方的能力,比如是否有很强的开发能力,尤其是全球市场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合作方对于ADC这个细分领域的理解和认知程度。因为这个领域仍然存在具有各式各样的挑战,如果在这个领域没有很深的根基、没有很深的认知的话,遇到困难就很容易放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