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科技成果转化鸿沟,这家医工科技产业化平台在探索创新模式

跨越科技成果转化鸿沟,这家医工科技产业化平台在探索创新模式
2024年04月16日 15:12 一财网

科技成果从走出实验室到闯入大市场,这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跨越,这条鸿沟也被称为“死亡之谷。”一直以来,科技成果转换面临落地难、转换率低等挑战,如何打破这种僵局,已有平台开始在探索。

近日,在大健康生态大会暨海医汇平台发布会上,由海尔集团旗下大健康生态品牌盈康一生牵头,携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含元资本共同发起成立了民非组织“海医汇”,这是一个医工科技创新产业化平台,旨在打造产学研融通的生态,为生命健康培育原创科技。

当前,科学界与产业界如何同频共振,在模式上的创新,变得日益迫切。而此次成立的海医汇,又进行了哪些创新?

生态共创

当前,医疗医药行业的科技成果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转化的非常低,这背后,不仅仅是因为科技成果往往具有市场不确定性,颠覆性创新又常常与当前的共识相悖,甚至超越现有思维定式,使得其难以被广泛接受,而且科技成果的市场验证是一项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还需要构建一系列要素验证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周期比较长。

但是退一步讲,如果科技成果长期产业化率低的话,不仅会造成科技成果浪费,也不利于创新发展。

在这次发布会上,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执行副总裁,盈康一生董事长,海医汇理事长谭丽霞表示, 2023年,大健康产业发展有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就是医药创新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出海授权转让方面,技术转化的能力展现了我们在医药创新领域的活力。但是,在生命科学、医疗器械创新转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她认为,要缩小这个差距、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需要解决打通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需要构造新的模式、新的机制,为源头孕育新的活水。

此次宣布成立的海医汇,试图积极链接医、工、金、服、用等多方资源,着力推进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高效协同,让前沿理论加速成为现实。

区别于其他医工科技创新产业化平台,海医汇追求的是生态共创和生态进化能力。

目前,海医汇以临床需求为牵引,以“公益性、生态性、应用性”为建设原则,已经形成了产学研融通的聚合生态,正在加快推进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让科技创新的健康福祉惠及更广泛的民众。

盈康一生战略总经理、海医汇理事龚雯雯说到:“海纳百川,医者仁心,汇汲天下。跨领域、跨学科、跨行业是我们坚持的初心。我们用引领的目标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去汇聚一流资源,牵引全链条生态各方协同和共创。这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是动态、无界和自我进化的。海医汇平台将面向全社会开放,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希望打造成可以服务社会的平台。”

“越是技术迭代的加速,越需要系统的开放,越需要生态的搭建。”谭丽霞说,她认为,科技创新应该成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要实现这个目的,生态共创和生态进化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据悉,具体到海医汇平台的发展,有三大推进的目标,一是加速医工转化效率,打造共建、共享平台,平台坚持开放融合;二是面向没有满足的医疗需求,打造原创技术的高地,希望在平台上可以持续产生更多颠覆性的创新来满足临床的需求,实现更多技术“零”的突破;三是推动全民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共同探索医疗创新的新模式。

医工转化模式创新迫切性

有业内认为,长期以来,科研成功无法很好产业化,背后原因之一,也跟缺少足够数量和足够强大的技术成果综合加工平台和配套体系有关。

在这次发布会上,多位专家认为,海医汇平台的成立,可以为提高医工转换效率寻找到一个范例。

当前,科学界与产业界如何同频共振,在模式上的创新,其实变得日益迫切。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程和平表示,生命健康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但生命科学最大的难点就在它的复杂性。在成像、组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多技术领域的共同推动下,生命科学领域正迎来以数字化为驱动的研究范式革命。

在程和平看来,传统的研究模式是科学家提出假说、实验求证,这种探索往往以实验室为单位、以师傅带徒弟进行研究。但在大数据驱动时代,这种组织已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优化,依托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设施合作进行研究,需要有组织科研+自由探索模式来进行。生命科学的大科学时代已翩然而至。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设施构成未来生命科学的“四梁八柱”。

“科学-技术-工程‘小循环’及其产业-社会‘大循环’形成生命科技生态圈。在科学范式变革中,将产生跨领域、跨学科、跨门类的新一代人才。”程和平说。

具体到疾病领域,当前,慢性疾病是全球健康的主要挑战,造成了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在中国,“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建设目标已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

广州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生物岛实验室主任徐涛表示,要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需要早筛、早诊、早治、关口前移,这里面也需要核心基础设施完善。

他表示,目前迫切需要发展我国高端科学仪器。科学仪器是开展科学研究、取得前沿成果的必备工具,分析仪器会产生的很多数据能够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提供支撑,这就是所谓的新质生产力。

而这些皆离不开,科学界与产业界的协同合作。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肖瑞平表示,海医汇作为创新的医工结合的平台,秉承公益性,它的应用性、生态性融合了科技临床产业资本等重要的生态成分,共同为国家提供一个战略平台,从临床的问题出发,解决一些真问题,能够解决国际民生的一些重大临床需求。

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院长张来武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创新增长方式的发展,不仅是科技创新还要生态创新。这个生态是要共享的,是一个具有分享意义的志同道合的联合体。海医汇平台的临床创新交互、融合产业转化、协同赋能价值三大核心竞争力恰恰能够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海医汇链接了顶尖医院、科研院校、全球企业、金融机构等资源,集结了全球顶尖学者、临床专家,在实现技术研究与临床需求的无缝对接的同时,也加快实现技术样机化、样机产品化、产品市场化、市场规模化发展,推动产业融合的全链路、全周期精准转化。

“以无界生态共创无限可能,这是在新时代海尔的品牌理念,我们热切期盼有更多专家、更多朋友加入海医汇,让我们携手共创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未来。”谭丽霞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