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在消费贷的的年轻人,都欠了多少钱?

被困在消费贷的的年轻人,都欠了多少钱?
2021年10月28日 13:51 青年说

图片来源:pixabay

“趁年轻,想花就花,大不了分期还嘛。”

“男人擦泪不刷卡,那是万恶的旧社会。”

“0抵押,10秒放款,随借随还,快捷方便。”

不知何时起,分期购成了年轻人消费升级的主流选择,如果谁还在全款买买买,似乎就“亏”大了。

无论是买房买车、装修租房,健身美容,亦或网上购物、游戏充值、直播打赏,甚至只是吃碗牛肉面,几乎所有场景都能衍生出相应的借贷消费模式。

从校园贷、租金贷、培训贷,到彩礼贷、二胎贷、墓地贷,上至商业银行,下至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及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披着各式外衣的消费贷层出不穷,舆论争议下,有些被叫停,但更多的消费贷,早就渗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数据佐证了事态的疯狂。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自2012年逐步启动,2015年起呈现爆发式增长,我国个人整体信贷消费余额从2015年的18.95万亿元升至2019年的43.97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23.42%。

然而,万物皆可贷画下的大饼虽然诱人,却在潜移默化中让人慢慢掉进超前消费、精致穷的隐形巨坑,直到负债再也无力偿还。

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飙升至907亿元,是10年前的10倍多,这些逾期借贷人中,90后占比几近一半。

无独有偶,截至2020年底,成立两年多的广州互联网法院,已受理了113223件互联网纠纷案件,其中涉及网络消费借贷的案件占比将近一半,“主角”多为18-35岁的青年。

当局者迷,大钱化小,小钱化了,本就是消费贷使出的障眼法。提前花完未来的钱,只会让未来无钱可花,这么简单的道理,却让无数人跌入了深渊。

01

“消费贷”无处不在

全方位布下天罗地网

所谓消费贷,又叫“消费者贷款”,顾名思义,指的是对消费者个人贷放的,用于购买消费品或支付各种费用的贷款,年轻人无论资质如何,均可轻松借到高额贷款。

如今的购物方式与以往已经有了很大区别,每个涉及日常消费的APP都开发了自己的支付方式,“消费贷+现金贷”的玩法也由此应运而生。

2014年2月,首款依托电商场景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京东白条”横空出世,掀开了消费贷盛宴的序幕。

2017年,腾讯系微众银行的“微粒贷”,借助微信的巨大流量,授信客户达到3400万,向1200万人在线发放贷款8700亿;到2019年末,“微粒贷”已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近600座城市的2800多万客户,发放超过4.6亿笔贷款,累计放款额超过3.7万亿元。

就连新浪、搜狐等传统门户网站,也对消费金融觊觎已久。新浪曾推出“微博借钱”、“大王贷款”、“轻松借”等现金贷平台,并通过小象优品推出分期消费产品;曾为搜狐旗下的搜狗也有“搜狗借钱”。

可以说,只要与互联网电商相关的平台,都已上线了分期消费功能,说白了就是两个字:借钱。在这些平台上,不用经历复杂的信用卡手续,甚至连抵押都不需要,只要年满18周岁,通过实名验证,便可直接进行消费、提取现金。

▲(头部互联网公司消费金融产品 图/深燃)

相较互联网巨头,银行作为头部金融机构,同样是消费贷竞赛中的先锋部队。纵观各大银行年报,消费金融业务早已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目标,甚至细化到了针对不同职业的额度套餐。

此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是这块肥肉的有力分食者。2020年4月9日,背靠8万亿强大股东中国平安的平安消费金融正式获批开业,成为国内第25家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5月30日,重庆小米消费金融也正式挂牌,成为第26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作为与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对于各种形式的触网行为接受度极高,追求前卫、新潮的消费意识,使得消费贷们,未费吹灰之力,便俘获了年轻人的心。

乍看起来,消费贷确实可解燃眉之急,但就像裹着毒药的“诱饵”,钱来得太快、太容易,花得又悄无声息,就会渐渐习惯于超越合理需求不断贷款,而无力自拔。

▲(为抢新品不惜通宵的年轻人 图/视觉中国)

欲望就像无底洞,在“更好的生活”背后,问题接踵而至:还款能力出现问题,不得不“以贷养贷”,直至所有借贷平台的欠款全部逾期,债务开始反噬生活。

一面是贷款平台们赚得盆满钵满,一面是年轻人陷入巨额负债的噩梦。真相就是,许多年轻人在初次接触网贷之时,潘多拉魔盒就已同步开启了。

02

背负巨债覆水再难收

灰色产业趁机割韭菜

尼尔森在《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中提到,在18-29岁的年轻人中,信贷产品的渗透率为86.6%,实质负债人群在整体年轻人中的占比竟然高达44.5%。

消费贷的真正可怕之处在于,后悔时已难回头。在豆瓣上有个“网贷互助小组”,简介第一条赫然写着“网贷只有一次和无数次”,里面的每个借贷故事,都是触目惊心。

故事的开头,并无多少波澜,初衷相对简单,只是为了给自己换部电脑,买双新款AJ鞋,又或是办张健身卡。

因为有网贷的高额数字做底气,不知不觉就产生了消费能力的错觉,最新款的AJ鞋要买,上下班要打车,节假日要随心飞,有人才过了半年,4000元欠款就滚雪球成了13万,入不敷出后,只能选择换电话卡来逃避,但催款电话还是打向了亲友,纸终究包不住火。

▲(图/豆瓣网友晒图)

也有人自作聪明选择以贷还贷,却又掉入了“不正当贷款”平台的陷阱里。深圳龙岗公安就公布过一个真实案例,网贷2000元的张女士,20天后债务竟然变成了10万元。

因为没有仔细阅读借款合同,张女士一步错步步错,想要还上第一个平台的“滞纳金”和“服务费”,只能不停地在新平台上借钱。拆东墙补西墙的结局是,张女士借款的APP多达47个,还款金额累计超过10万元,完整经历了高利贷、套路贷、砍头息三种常见的网贷套路。

▲(图/深圳龙岗公安)

无路可退的绝望下,因此酿成的悲剧不计其数。2019年,山西21岁女孩冯某从17楼窗台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冯洁留下的遗物里,密密麻麻地写着分期乐等网贷机构的账单。

2020年,一对大学生情侣在南京实习期间烧炭身亡,经警方调查发现,二人生前牵涉网贷纠纷。

如果说以上还能归咎于年轻人虚荣心作祟,但现实是,即便年轻人主观上不愿使用这些消费贷产品,也很难完全规避。

且不说无处不在的广告轰炸,各种包装得极其优惠的条款,就足以让本来存款不多的年轻人心动。

比如,蛋壳公寓暴雷事件的租金贷,就是抓准了年轻人想要“省钱”的心态,最后却让其背上了更多的债务。

蛋壳采用 “高收低租”的模式——高价从房东处收房,再低价出租给租客,出租时利用租金贷获取现金流。与租客签合同的时候,蛋壳会向租客提供较为便宜的年付价格,可以选择与蛋壳合作的金融机构,申请每月分期付款,对于囊中羞涩的租客来说,堪比及时雨。

后面发生的结局众所周知,蛋壳公寓出事后,全国各地的租客都面临被房东扫地出门的窘况,同时还得月月继续还贷。

蛋壳公寓尚且能勉强说成是基于真实消费场景的过度诱导,但有些虚构消费场景、以骗贷为意图的借贷,则滑入了套路贷的违法境地。

2020年8月,北京警方曾抓捕十余个“招工美容贷”诈骗团伙,作案过程中,团伙成员和美容医院相互配合,在招工、整容、贷款等环节层层设套,想要应聘总经理助理,得先到指定医院整容,求职者需要申请几万不等的贷款,不仅入职变成一句空谈,还多了整容贷款。

就像无法走出的迷宫,消费贷的周转窟窿只会越来越大,剁手一时爽,还贷火葬场,并非笑话,而是冰冷的事实。

03

天下没有免费的馅饼

只有等你跳下的巨坑

正如《断头皇后》里所说:“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要知道,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同样存在着与传统金融业态相类似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技术风险,但大部分使用信贷产品的年轻人对此并不知情,反而任由规则“玩弄”。

通常,网贷广告只会展示日利率和手续费,看起来虽然低,但一旦换算成年利率就知道,这就是个文字和数字的游戏罢了。

有媒体计算了几大借贷平台的分期还款证真实利率:花呗分3期,官方利率2.5%,实际年化利率是14.94%;分6期,官方利率4.5%,实际年化利率是15.27%;分9期,官方利率6.5%,年化利率为15.34%;分12期,分期费率是8.8%,实际年化利率是15.86%。

至于借呗,不同用户利率差异很大,一般日利率在万分之三至万分之六不等,也就是说,月利率为0.9%-1.8%,年利率在10.8%-21.6%。

再看京东白条的服务费率,基本都在0.5%-1.2%/月,利率与借呗一样因人而异:选择分3期,年利率为9%-21.6%;选择6期,年利率为10.29%-24.69%;选择分12期,年利率为11.08%-26.58%,比银行普通小额贷款还要高得多。

▲(图/黑马公社)

细思极恐的是,只要开通了分期贷业务,想要规避风险去关闭,操作却难于登天,要一遍遍走流程、写理由,有人在强制关闭后,发现自己的会员账户再也无法下单了。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2020年11月2日,酝酿已久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终于发布,明确要求,严禁跨省经营、联合贷款出资不低于30%、额度不超过借款人年均收入1/3。

紧接着,2020年12月29日,银保监会在官网发布《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痛批网贷土味广告,提醒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今年3月17日,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秘书局、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放贷机构客户营销管理和风险防范要求,加大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坚决遏制互联网平台精准“收割”大学生的现象。

外因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内因。曾几何时,中国还是一个储蓄大国,但现在,这个引以为傲的储蓄习惯已经被无穷无尽的借贷所取代。

资本火焰燃烧起的一粒灰,落到年轻人身上,就是一座山。“贷”来的幸福,只是海市蜃楼,短暂的幻象消失后,坠入的将是空洞的地狱。

▲(图/《一条龙》剧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与君共勉。

作者:朱末

来源:米饭商学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