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上海,今年筹开的商业项目能开几个?我们调研了近20个mall...

疫情下的上海,今年筹开的商业项目能开几个?我们调研了近20个mall...
2022年04月21日 20:10 赢商网

疫情的第三年,重置了中国商业的基本面,也让原有的一些商业趋势加速发生。

作为以线下服务为主的实体商业,购物中心/品牌商户们从2020年初的盲目、慌乱,到2021年相对从容应对,再到2022年“倒春寒”多点爆发再次慌乱。三年来,有的企业转向精细化运营,有的企业稳健为本,有的企业反而逆势扩张。

在“适者生存”规则之下,中国商业世界的运行系统正演化迭代。什么会被淘汰,什么会留下来,什么发生优化?又产生了哪些新物种?

赢商网策划《疫情怎么改变了中国商业?》从行业宏观数据变化、个体观察、行业访谈等维度,试图反映疫情之下行业的努力、变化和趋势。

来源 | 赢商网(ID:winshang)

作者 | 和贺文

头图来源 | 视觉中国

本系列第一篇,赢商网采访了餐饮、服装、美妆、亲子娱乐等业态的一线品牌高层,了解品牌的当下:《疫情第三年:有人70%店铺受影响,有人单店同比超20%增长》

本系列第二篇,我们从数据的纬度,以12大关键词,观察疫情之下中国商业三年之变:《被疫情“虐”了两年,中国商业变了,又没变》

本系列第三篇,复盘了近三年消费市场投融资事件,分析疫情对消费品投融资市场的影响:《复盘近三年消费投融资:数量、 IPO、CVC大爆发后的理性回归》

本系列第四篇,盘点疫情期间“倒下”的商场,分析它们在疫情下关闭的主要原因:《这些商场,咋说没就没了...》

本系列第五篇,盘点疫情之下越活越好的三类商场,分析它们凭啥“穿越周期”:《疫情下这三类商场,依旧“很能打”!》

本系列第六篇,聚焦品类&品牌变化,回顾疫情下实体零售之深刻变局:《购物中心人气品类大洗牌:有的风生水起,有的大幅关店》

本系列第七篇,直击疫情下的广东餐饮业,品牌运营的变化:《广东餐饮业,撑住!》

本篇赢商网发起《疫情之下,上海筹开商业中心“信心”调研》,了解到疫情下真实的商业现状。

/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倒春寒”,或将改写上海筹开期商业项目的“命运”。

此前,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海拟开业商业项目为22个【详情请点击】,新增商业体量168.5万㎡,涵盖瑞安房地产、中信泰富地产、万科、华润万象生活、合生商业、龙湖、万达、中南商用等知名企业旗下项目。

疫情爆发之后,这些项目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其筹开进度如何、能否如期开业、实际开业比例多少、会否出现“报复性消费”等,备受业界关注。为此,赢商网采访了包括MOHO上海、天空万科广场、龙湖金汇天街、龙湖奉贤天街、东虹桥中心、蟠龙天地、苏河湾万象天地、上海中信泰富广场、海梦一方、上海信泰中心、东渡蛙城、百金汉·青年汇等在内的近20个筹开商业项目,了解疫情下真实的筹开工作进度。(应个别项目方要求,此次调研内容为匿名回复)

延期、待定还是如期?

这些因素决定开业时间!

尽管疫情防控直接影响到项目施工、品牌进场等方方面面,多个上海筹开商业项目对于开业仍充满信心。

在赢商网发出的开业时间是否调整”这一问题中,共收到13个回复,其中3个项目表示开业时间暂时没有变化,但具体将视疫情防控情况而定;4个项目表示开业时间会推迟,但会在2022年内开出,其中1个项目坦言浦东浦西相继封控后,工程全面停工,招商进度受到了极大影响,好在团队成员相对稳定;3个项目明确表示延期;3个项目则明确表示开业时间暂无调整,预计如期开业。

其中,位于地铁15号线(梅岭北路站)上盖的上海信泰中心称:项目计划2022年12月下旬试营业、2023年6月整体开业。该项目为兼具办公及商业TOD综合体,将汇集全品类缤纷业态,打造一站式品质生活中心;开业后将重点围绕“白领夜市”和“社区生活服务”2大社交主题区开展多姿多彩的推广和互动活动。

上海信泰中心,图片来源项目方

此前,龙湖金汇天街招商率已突破92%,疫情爆发后,招商工作仍在持续推进。项目方表示,项目现场施工进度基本符合原定计划,疫情结束后将加强多方协同,加快施工进度;龙湖奉贤天街则透露,疫情爆发前项目的招商率已超过80%,且招商工作持续推进中。目前,项目主体封顶、整体土建已完成,小部分精装尚未完成,预计复工后能按照此前铺排的施工进度顺利推进。

“目前项目的招商率已经达到88%,部分品牌已经处于合同洽谈阶段了。TC、运营端口针对已签约租户,也已提前启动租户装修设计沟通事宜。待顺利解封,将有序推进租户进场装修事宜”,视疫情防控决定开业时间的一个项目回应道。

而在东渡蛙城看来,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时代,改变是唯一的出路,尽管疫情对项目开业进度造成的影响极大,原计划2022年上半年开业的项目,在下半年仍有机会。

东渡蛙城,图片来源项目方

通过调研,赢商网发现,于这些筹开项目而言,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品牌进场与现场施工,其他方面的工作则正常推进中。

考虑到很多意向品牌无法到现场看铺,天空万科广场及时调整工作方法,为品牌方提供线上VR扫码、云上看铺服务

天空万科广场,图片来源项目方

还有个别项目在按计划进行各项进度之际,配合政府征召协助防疫工作展开,如建设方舱医院。

龙湖金汇天街与龙湖奉贤天街均表示,居家办公期间,团队正在积极制定疫情后的施工计划与解决方案,待疫情结束后将加快各项工作节奏,高效推进开业筹备进度。

对于疫情之下面临的最大困难与解决方案这一问题,有两个项目给予回复。上海中信泰富广场方表示,对于已签约的租户,在疫情下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损失,会根据政府相关指导政策,并参照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和商户共同面对疫情,共克时艰。另一个回复的项目则表示,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无法按照公司原定节点开业,将向集团申请开业节点的延期,同时对于已签约品牌,受疫情影响暂停给予广告支持、资源互换、SP补贴等。

疫情之后,会否再现“报复性消费”?

2020年疫情得以控制后,购物中心对于“报复性消费”深有感触,尤其是政府、企业推出的各项刺激消费举措,造就了消费反弹。今年上海疫情全面控制后,会否再现“报复性消费”,不少筹开商业项目意见不一。

有项目认为,居家封控期间无法购物甚至无法叫外卖,疫情过后一定会出现一波“报复性消费”,另外疫情过后很快进入夏季,换季消费需求高。

也有项目认为,出现个体性的“报复性消费”是有可能的,但受疫情防控政策影响,市场会出现一些经营主体破产关闭的现象,很多人面临失业,居民缺失收入来源或收入下滑,居民对未来的预期可能持谨慎态度,因而会克制消费需求。会否出现整体性的“报复性消费”,还要看接下来经济形势的走向。

“运营期项目应该会出现‘报复性消费’,筹开期项目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某个面临延期开业的项目坦言道。

在龙湖金汇天街看来,疫情会造成短暂的“报复性消费”,长远来看,还是要依靠政府各级部门、优质的商业运营方和品牌方的通力协作,刺激消费动力,提振消费信心,共同努力推动疫情后消费复苏。

金汇天街,图片来源项目方

在此方面,奉贤天街持相同意见,并计划疫情过后与奉贤区内一些地标性企业,如奉贤博物馆、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等进行异业合作,通过联动活动,拉通已签约商户提前亮相,帮助商户提升信心。

关于行业思考,坚定信心同样重要

疫情给了商业地产行业考验,也让运营者有了更多关于行业的思考。

赢商网从这些筹开商业项目的回复中发现,他们更多是思考如何保障招商、运营工作持续推进,以及面对疫情对实体商业造成的冲击,如何在疫情结束后之后抓住机遇,尽快实现全面复苏。

这其中,个别项目思考最多的是一些基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如:盘点项目现有资源状况,确保员工安全,如何配合政府推展防疫工作;购物中心的会员体系在疫情之下如何发挥作用,如何第一时间针对顾客的需求进行精准营销;当下如火如荼的社区团购,对于购物中心的社群运营来说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未来可能会多次遇到疫情的冲击,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化运营机制用于日后的快速应对……

上海中信泰富广场方直言,思考最多的是针对疫情后的全方面计划调整,包括但不限于招商、推广等策略的重新调整。时刻根据市场变化以及客户需求持续做好商业 定位,树立品牌形象。

东渡蛙城表示,疫情期间项目主要思考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商业应该如何经营?在业态定位、经营模式、应急对策方面需要做哪些准备和调整;

二是影院、KTV等传统主力店易受疫情影响,商场业态组合如何去调整,以应对未来或将反复的疫情冲击;如何引导现有商户积极应对疫情并作出改变,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三是如何优化商场的服务与功能,使商场在疫情之下仍能最大限度服务周边社区,提升自身的存在价值。

也有个别项目直接从思考转化为实践,凸显线下实体对于民生保障的重要性。如:金汇天街于4月发起“好好生活季”,希望传达“好好生活好好笑”的乐观态度。金汇天街联合龙湖公益基金会共同举办“好好笑哦——100幅公益笑脸画作征集”活动,所征集画作将进行线下展出义卖,义卖款项将捐至由龙湖公益基金会和爱佑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欣芽计划;此外,金汇天街团队成员积极联络已签约品牌,面向奉贤区居民推出食品、母婴用品社区团购、理发公益服务等,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希望商业地产行业各位同仁能保重自身,坚定信心,好好生活好好笑,共同度过疫情”,金汇天街对此有感而发。

龙湖奉贤天街则对疫情后的全面复苏制定了相应计划:疫情结束后,日常的防疫措施要严格落实执行、不断完善防疫应急响应机制;构建内容、平台一体化的新型社交新场景更能满足消费需求。为此,奉贤天街将通过“岛”的概念,将深夜不打烊的餐酒吧街区,特色儿童主题互动空间、下沉式休闲广场等特色场景串联起来,并通过引入区域首店,为消费者搭建丰富多元的社交互动平台。

奉贤天街,图片来源项目方

与此同时,不少项目对于疫情结束后上海的商业增量市场抱有很大期待。

“商业地产的经营需要秉持长期主义的价值逻辑,而不是短期回报。我们相信商业载体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在一线城市的美好发展前景。我们相信疫情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到那一天,人们的生活将回归正常节奏,人们也会重新走进商场,满足时尚、餐饮、休闲娱乐、社交等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暂无延期开业计划的一个项目回应道。

疫情对商业地产带来短暂的冲击不可避免,但商业的韧性同样不可估量。正如接受采访的多个商业项目所言,商业地产的自我恢复能力非常强,对于疫情结束后的行业走势仍应保持信心,相信新开业的商业项目也将带来别样的精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