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华星武汉印刷OLED试产线设备调试中,价格成下一代显示技术破局关键|家博会消费风向

TCL华星武汉印刷OLED试产线设备调试中,价格成下一代显示技术破局关键|家博会消费风向
2024年03月16日 13:43 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上海报道

智能时代,屏幕成为消费电子领域最重要的流量和交互入口。

3月14日,《华夏时报》记者在今年AWE探展时发现,不只是已经成熟的液晶,OLED、Mini LED、Micro LED等下一代显示技术都已应用在电视、平板、车载、医疗等众多尺寸不一的场景中。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终端场景争相涌现,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布局成为面板厂商们的发力重点,也成为决定未来面板市场竞争格局的关键。3月14日下午,TCL华星副总裁刘小兰接受了《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的采访,谈及了TCL华星在未来显示技术上的布局和思考。

印刷OLED拓展至笔电

OLED是外界熟知的下一代显示技术的重要方向,但不同于其它厂商选择蒸镀技术,TCL华星一直坚定地走印刷技术路线。

据记者了解,TCL华星此前一直与日本面板厂商JOLED深度合作开发印刷打印技术,并于2020年6月向后者投资300亿日元,获得了该公司超10%的股份。TCL华星CEO赵军去年12月曾在接受《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透露,华星已将JOLED工厂的产线引入国内,后续会依托这条产线来进行印刷OLED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他当时还称,TCL华星已进行印刷OLED设备搬入,目标是在明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出货,第一批产品将以IT产品和医疗专显产品为主。

3月14日,在被记者问及武汉印刷OLED试产线的进度时,刘小兰表示,去年12月份设备搬到武汉,目前设备已经安装完成在调试当中,“调试过程包括很多方面,一个是产品本身的良率提升,另外是整个设备的调试、精度的调试等等,整体上来说跟我们当时预计的时程是一样的,进展比较顺利。”

在商业应用方面,去年12月TCL华星曾对外展示了自己的65英寸8K印刷OLED曲面显示屏,而在今年AWE的TCL华星展台,记者还看到,其还展出了一款14英寸2.8K高分辨率的印刷Hybrid OLED笔电显示屏。据TCL华星方面介绍,这款产品标志着印刷OLED技术首次跨入笔电显示领域。

刘小兰也在上述采访中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这款笔电产品是基于过去印刷OLED领域发布了电视和显示器以外,又新增了一个领域,意味着我们在全领域的印刷 OLED突破当中迈进了一大步。”她同时透露,这款14英寸的印刷OLED笔电产品已经可量产,预计今年年底会有产品产出。

刘小兰当天还表示,由于印刷OLED在规格和技术所呈现的高规,一些中尺寸场景比如医疗显示的应用也是未来TCL华星进攻的重要方向。但她也提及,印刷OLED短期内成本还处于高位。

MicroLED会重点投入

亮度更高、色域更广、寿命更长的MicroLED也是今年AWE展会中备受关注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方向。可无缝拼接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记者在TCL展台看到它展出的163英寸的Micro LED巨幕电视。

而在上游,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TCL华星早在2020年6月就和三安光电旗下三安半导体共同出资3亿元成立了联合实验室,致力于LED特别是Micro LED的技术研发及规模化量产工艺的实现。其中,TCL华星持有这个实验室55%的股份,三安光电持股比例为45%。

刘小兰在3月14日的采访中也表示,TCL华星目前在MicroLED领域分两类,一类是手表和车载应用,另外则是一些微显示领域的应用,但她也提及“整体上我们目前还是在产品的开发当中,还没有用于量产的产品。”

MicroLED技术的商业落地并不容易。一个近期的例子是苹果的MicroLED手表项目此前宣告搁浅。以长期跟踪苹果知名的分析师郭明錤认为,苹果放弃这一项目的原因在于成本过高,不具有投资效益。

3月14日在谈及MicroLED的商业化时,刘小兰也认为,在MicroLED领域中可穿戴产品的商业化应用可能普及最快,但也要解决很多问题,包括成本。“从多种技术比较来看,MicroLED有一定画质优势,但成本偏高,因为整个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形成,成本如果居高不下的话,难以大规模应用。”但她在当天的采访中也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未来MicroLED这些一定是我们主要的技术方向,我们会重点投入。”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在跟《华夏时报》记者的交流中也认为,MicroLED当前还处于产业化初期,要面对巨量转移、检测、修复等技术挑战,还没有完全克服,此外MicroLED产品价格较高,还属于小众市场,但他同时认为这一技术未来潜力巨大。

奥维睿沃研究总监荣超平也对本报记者表示,MicroLED目前产业链成熟度较低,整体成本更为高昂。“MLED产业链有待继续成熟,可能还需要3-5年时间,市场规模会有较大的提升。”

看起来,这些未来显示技术要真正走进人们生活,还需要时间来攻克成本和技术难题。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