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冷门没“钱途”? 不,考古就在身边!

考古冷门没“钱途”? 不,考古就在身边!
2020年08月06日 20:58 秦朔朋友圈

这是第3454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4k+·

· 过蝈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考古思维和个人志趣

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有些网友却评论考古是“冷门”专业、没有“钱途”。一时间网上热议纷纷。

还好,鼓励支持的声音占了大多数。笔者对此事在朋友圈评论转发后,突然“炸”出来身边好几个跟自己一样、半吊子的考古爱好者,认为考古非但没那么冷门,而且大有前途。这样阳春白雪的专业学术,需要被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走近、熟悉。

身边大部分人对考古的认知是和“历史”挂靠在一起的,认为考古是为了论证历史。也有很多人像笔者一样,对考古最初的兴趣,是从《鬼吹灯》《盗墓笔记》开始的,盗墓是考古的启蒙。还有人认为考古“无用”,“和自己无关”

考古是什么,普通人为什么要了解考古呢?

考古不是历史。因为“历史是人人装扮的小姑娘”,历史是文字描述和记录的过去世界,是成功者书写的考古,则有更多的纬度去发现、解释过去的世界。既可能佐证和巩固历史的描述,也可能颠覆既往历史的书写方式,塑造新的历史。同时,考古也是远离日常、脱离经验的,它拓展了我们日常视野的广度和纵深。

笔者认为,考古是一项思维方式,是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是我们逼近真相的工具。这种“考古思维”和侦探很像,是穿越历史迷雾后,层层剥尽尘土,让人们更接近、还原“真相”。

一个考古爱好者,也会是一个“真相”爱好者。尤其在我们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更需要“考古思维”,直面真实、究竟真相,不被泛滥的信息所蒙蔽、不被各种错误的观念所误导。

比如,在有限的文献记载里,刘贺是个被废黜的皇帝、短命的王侯,是“荒淫迷惑、失皇帝礼谊、乱汉制度”的带着负面色彩的形象。但考古挖掘出的“海昏侯墓”,除了一些耀眼和唯美的玉器,还包括了5200枚竹简,其中有《论语》《易经》《礼记》等经典,内容广泛程度,超出常人预料,也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他的传奇人生和大起大落,其中也不都是史书上刻画的“暴虐形象”。

考古让我们发现了一个更立体的海昏侯。也许他仍是一个昏聩的君王,但他的志趣无疑是丰饶而有趣的。如宋徽宗一样,有惊人的才情,或至少有令人惊艳的品味。

再比如,根据《史记》的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意思是秦始皇13岁当上秦王,便开始修建陵墓;筑陵一直到他去世后的两年才结束,因此秦始皇修陵的时长看上去持续了将近40年。但是通过考古的发掘和研究,对比修陵人的籍贯等关键信息,发现其实秦始皇陵的修建可能是个短期行为。

考古可以通过证据帮助我们清洗历史。把不怀好意的史家、认知能力不足的史家,或者是充满偏见的史家,对历史的种种主观“卸妆”,展现出历史真正的素颜照。

喜欢考古,就是“究竟”历史,探索真相。而对真相的判断,在互联网时代里尤为重要。

比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项个人志趣。人过30岁以后,越来越发现兴趣爱好是非常重要的。爱好,而不是金钱,才是陪伴我们一生的财富,抵抗生命的无常、孤独和起伏。尤其在境遇不佳的时候,是兴趣爱好重新滋养、修复我们干涸受创的心灵,给我们再出发的能量和勇气。

考古,就是不断发现

考古的过程,是科学论证的过程。而科学就是不断发现,被推翻,再发现。

一个多月前,浙江省余姚市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正式发布。该遗址的发现将宁波地区的人类活动史和文明发展史前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年,也将宁绍平原人文起源的历史在河姆渡文化基础上再往前推进了1000多年。

而在几天前,考古界发布了一条震撼人心的好消息:在距离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约8公里处,考古人员在此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至明清时期持续不断的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陶石器、铜钱等文物。这对了解古蜀时期三星堆都城周边区域聚落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出土的文物中有一枚陶盖上的龙凤组合纹饰,被认为是目前国内出现龙凤组合的最早文物之一,与妇好墓出土的龙凤组合玉器年代相近。

近些年,正是考古发现大爆发的年代。这些发现也在一遍遍更新我们的认知。

笔者上世纪90年代读小学时,课本上对我们文明历史的溯源,当时还是河姆渡时期。但现在国内已经发现了许多8000~10000年前的新石器文明遗址。当时的课外书籍还把三星堆当成是外来文明的“不解之谜”。但现在我们知道它是三支当地人与外来迁徙者共同融合的部落,共同构建起了古蜀国灿烂的文明。

在90年代,更有老师曾说我们中国人是“北京猿人”的后代。分子人类学表明,“线粒体夏娃”、“Y染色体亚当”推论出同为现代人类的我们都曾拥有同一个祖先。现在的中国人也是从6、7万年前的东非走出来的,并不是“北京猿人“的后代。

考古不是编撰历史故事,考古是科学,而科学是我们迭代、更新认知、发现世界真理的过程。

考古,就在身边

“发现世界的真理”好像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普通人很难做到。确实如此,但普通人更需要对这个世界、万事万物怀抱好奇心,这样才能不被琐碎的日常所打倒,不被时代的激流所裹挟,保持生命的独立、活力和灵动,不是吗?

虽然我们无法像专业的考古队那样在田间乡野作业,但现在尤其各大一二线城市,都对各种博物馆、遗址遗迹,有充分保护与挖掘,让我们的好奇心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

笔者长期在房地产行业工作,一直认为,在国内,考古和城市开发有着不解之缘。很多著名的考古遗迹居然都是开发商挖掘“发现”的!究其原因,可能是考古队人手、经费有限,但土地供应太多。考古队还来不及测评,一些开发商反而“无心插柳”了。

十多年前笔者出差成都,做一个当地的房地产项目。这个项目位于成都青羊区,紧邻金沙遗址博物馆。当时的金沙博物馆建成没多久,它原来也是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但挖掘机却挖出了象牙和玉器,项目就此停工了。笔者做项目的时候,动不动就要上金沙博物馆“打卡”一番。最让笔者震撼的,倒不是镇馆之宝“太阳神鸟”,而是里面堆积如山的象牙,其中有一根竟长达1.8米!

在当时的成都,居然有大象,而且是这么长的象牙,可见当时的大象有多大!真是不可思议。后来听讲解说,金沙遗址距今3000多年前,当时的气候普遍比现在更加暖湿,成都的气候类似于今日的西双版纳,所以有大象也不足为奇。

而且金沙遗址所在的历史时期就是商代。《吕氏春秋》里曾有“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的说法,意思是商人驯化了大象,骑着象群,和东夷人作战。所以不仅成都有大象,在夏商时代,中原大地也遍布大象。当时的象群,就像秦汉时期的战马,是人们重要的作战工具。从前书本上干巴巴的语言,在出土的文物面前,一下子生动了起来,让我们更能感受世界的辽阔与神奇。

当然,最幸运的是,当时那个楼盘因为发现了文物,马上被勒令停止了。从而让这么一大片遗址得以被完整地保护起来。而另外一座、也是因房地产开发被发现的南京考古遗迹就很可惜了。

同样十年前,南京的将军山曾是著名的别墅区,有几个在当地赫赫有名的别墅楼盘。将军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700多年前,明朝的开国将军沐英葬于此地,这里三山环绕、背靠山脊、面向一片碧绿的湖泊。沐英的历代子孙也多封为王公,也都葬在这里。也就是说,这里是著名的明代墓葬群,在造别墅时也碰触到了明代墓穴,但当时的开发商并没有因为考古队的介入而中止开发,以至于古墓被盗被毁,其后人投诉无门。

一座城市对待文物的态度,就是其文明的程度。可以想象,在十年、二十年前的城市大开发中,开发商是强势方,当时也缺乏相应的保护机制,有关部门难以掣肘。但时至今日,尤其在一二线城市中,文物遗迹的开发和保护越来越重要。当考古与开发相悖时,各大城市也都逐渐探索出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协调统一的地方经验。

好奇心最好的时代

这是一个对“好奇心”最友好的时代。

瑞典的斯万特·帕博是一名专门研究尼安德特人的古人类学家,他写了一本科普书籍《尼安德特人》——用一手的资料科普科学界对人类古老基因的探索。作者本人在书中谈到自己的今日成就时,将其归结于自己对事业的热爱。而这份热爱则是源自初中时,暑假去参观了开罗的埃及博物馆。十三、四岁的作者立刻被绚丽的古代人类文明所震撼。正是这一颗小小的种子,在他心中发芽抽叶,在往后的人生中虽有偏移,但始终在向自己所热爱的人类演化研究事业上发展。

我们现处的时代,或许是经济无法再高速增长的“坏时代”,却是创新、好奇心能被高度重视的好时代。众多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图书馆都是免费的,平日也会开展一些公益性的青少年科普活动、讲座。在新一轮城市化发展中,以博物馆为代表的公共配套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众多城市正在积极创建“博物馆之城”。

根据《博物馆头条》报道:从上海到北京,从南京到杭州,无论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祥地”的南通,还是“天然博物馆之城”西安,尽管还没有专门的国家文化机构正式命名某座城市为“博物馆之城”,但各地都在付诸行动,一座座充满活力的“博物馆之城”正在当下生发、发声、发展。

博物馆头条编辑部初步梳理,“博物馆之城”的概念至少已在国内26座城市提出。其中包括24座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和2座县级市(及直辖市市区)。除了我们传统印象中配套强大的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外,还有一些地级市的博物馆事业也打造得十分亮眼。

比如,绍兴这座千年文化名城一直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近些年博物馆建设也十分火爆。截至2020年5月19日,全市共有各类国有、非国有博物馆58家,其中,绍兴博物馆新馆、非国有博物馆综合体等15家正在积极兴建中,绍兴正从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朝着“博物馆之城”阔步迈进。

再比如,以浑厚的中原底蕴著称的洛阳,欲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计划到2020年底,该市博物馆总数将超过100座,实现九县(市)博物馆全覆盖。

虽然博物馆的大量建设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未来或许也会调整。但对普通公众而言,却是又多了条成长学习的通路,是十分宝贵的。

博物馆的井喷不仅能带动一批会展、文创、知识分享等新经济发展,也会将一些 “考古”“博物馆学”“艺术史论”等传统所谓的“冷门”专业带动起来。在新经济的推动下,没有什么冷门热门的专业,只有干的好、干不好的专业,用没用心学的专业。而专业最核心的基础,就是热爱与好奇。

留守女孩钟芙蓉忠实于自己的志趣,选择考古专业,追随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爱。既诚实,又勇敢!

在向来推崇实用主义的文化里,能有越来越多像钟芳蓉这样的年轻人因为热爱、好奇,不断探索试错,多一些“无用”的研究,做一些“无聊”的发明,甘愿坐冷板凳,这才是我们的进步和希望!

文章参考: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网络新闻:《南京将军山明朝古墓群因建豪华别墅遭破坏》

「 图片 | 视觉中国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