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上,还拼什么?

上海之上,还拼什么?
2023年05月12日 00:00 秦朔朋友圈

· 这是第5187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5k+·

秦老师亲自讲述,欢迎收听音频版

今年“五一”前后,我在欧洲参访了差不多十天,感受到了一批优秀的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对外输出先进技术的蓬勃力量。由此想到,世界工厂也是能力加工厂。从最初的加工组装的制造,经过几十年进化到质造、智造,这种动态更新的能力体系才是中国制造最宝贵的无形财富。

有了能力,走遍天下才不怕。

在欧洲的最后一天,我对中国服务也有了一些新认识。

这天的行程是上午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开车到慕尼黑,下午到名店大街——马克西米利安大街购物,晚上搭乘汉莎航空的航班飞上海。

2003年我第一次到慕尼黑,就对名店大街印象很深。这条慕尼黑最奢华的大街由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于1850年兴建。其在慕尼黑的地位,如同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和纽约的第五大道。

我们一行六人带着很大期望,预留了4小时的购物时间,最后的结果却是只买了一块德国手表和两个行李箱。在附近一家啤酒馆就着白肠喝了杯HB啤酒,就提前赶往机场了。不是不想买,是觉得上海、北京都能买到,这里并没有特别的价值。

我们的感受并非个例。“五一”期间,一位年轻朋友从上海去洛杉矶游历,发微信说,“东西又贵又难看,以后都不想出来了”。

同一条名店大街,20年前后的相对感觉如此不同,并不是因为名店大街变得不好了,而是上海,以及许多中国城市的购物消费环境有了巨大的飞跃。

中国的医疗、教育、住房等第三产业颇受国民诟病,但就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购物消费来说,可能也和中国制造一样,有了强大的能力,并带给消费者一点也不亚于国外大都市的体验。

迈向“全球零售体验之都”

回到上海,五五购物节正在举行,将一直延续到6月底。

这一大规模综合性的消费节庆活动是上海2020年在全国首创的,今年是第四届,围绕“国际消费季”“全球首发季”“全城打折季”“乐游上海艺术季”等等,贯穿劳动节、母亲节、儿童节、端午节,节连节,以节兴市,在购物、文旅、美食、赛事、展览五大领域联动展开。

慕尼黑的年度消费狂欢节,最盛大的是啤酒节,每年9月末到10月初持续两周。去年是第187届,之前两年因为疫情而取消了。2003年啤酒节闭幕那晚,我刚好在现场,体会过人人举着大杯鲜酿啤酒,甚至站到凳子桌子上,在《欢乐颂》的闭幕音乐中一饮而尽、恋恋不舍的狂欢气息。

和慕尼黑啤酒节相比,五五购物节还不够极致疯狂尽兴,但也有突出的特点。

一是全域性。整座城市的商业设施、特色街区、文化地标、公园、露台、乡村等公共空间都成为“消费博览会”的场馆,沉浸式、多元化的新场景、新地标此起彼伏,如“马路秀场”“水岸秀带”“公园秀台”“活力菜场”等等。

二是数字化。五五购物节每届参加的线下企业超过10万家,线上企业则超过50万家。今年5月17日至6月16日还将举办信息消费节,通过数字人直播、新产品首发首秀、元宇宙互动体验等,激活数字消费潜能,让上海的服务、购物、制造、文化这四大品牌走向全国。

三是惠民性。上海商务委员会提出,要为广大市民朋友带来“品牌最新最潮、环境最优最好、性价比最高最划算”的体验。线上线下企业为此推出了大量折扣营销。

徐家汇商圈通过官方微信小程序,精选近十家商场,分阶段发放近5万张55折零售代金券、5折餐饮券、夜间消费券及免费停车兑换券等数字消费券;

南京路步行街推出街区通用消费券,并联动大型商场、50余家老字号、数百个品牌整体让利,幅度超10亿元;

拼多多更投入40亿元消费补贴,设立“拼在上海 乐享多多”专区,联合央视财经、东方卫视举办专场带货直播,上海多多买菜还在全市16个区1.3万个居民小区投放6000万张买菜专用消费券。

据统计,之前每届五五购物节,各类线上线下企业发放的消费券总额均超过100亿元,而在今年的购物节启动仪式上,仅15家有代表性的中外企业就宣布将发放总计358亿元各类形式的消费大礼包。

去年此时,静默是上海的主题词,是痛和无奈。今年,上海重归热闹红火。

据统计,上海已开业的2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商场超过470个,20万平方米以上的有12座,而全日本超过10万平方米的为7座。

上海的全球零售商集聚度超过55%,仅次于迪拜。尽管疫情三年一些国际品牌缩减门店,推迟开店,但上海消费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全市仍新设了1073家首店,全球新品首发季累计发布新品超过5400款,今年1至2月上海又新增首店181家。

上海正在扎实迈向“全球零售体验之都”,有逛不完的店,而且不断有新店、首店。国际品牌首入中国,选上海。国内品牌孵化创新,爱上海。

百年商业,百年创新

1843年上海开埠,至今180年。

在慕尼黑马克西米利安大街开建的第二年,即1851年,南京路动工。当时叫“派克弄”(Park Lane)或“花园弄”,1865年正式定名为南京路,并很快超越城隍庙,成为上海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南京路最初的商业代表是英资洋行背景的福利、汇司、泰兴(连卡佛)、惠罗四大商场。1917年,中国第一家百货大楼先施百货开业,1918年永安百货开业,1926年新新百货开业,1938年大新百货开业,二十年间,这四家由中国人开办的“一站式消费”公司创造了众多中国乃至亚洲的“百货商场之最”。

先施最早采用开放式货柜售货,最早雇佣女售货员,最早引入暖气设备,最早采取明码标价、不二价、售货开发票等制度;

永安最早在商场内安装日光灯,最早对外开设营业舞厅、旱冰场,最早通过服装模特队在商场内表演时尚秀,最早采用购物礼券。为推销金笔,永安开设了康克令(Conklin)金笔柜台”,售货员清一色都是穿旗袍、戴胸针、讲英语、烫卷发的年轻姑娘,这大概是最早的“带货网红”;

新新百货最早设立了“玻璃电台”,最早安装空调,有冷气开放;

大新百货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最早引进了两座美国奥的斯的轮带式自动扶梯。作家白先勇曾写道:“我踏着自扶电梯,冉冉往空中升去,那样的电动扶梯,那时全国只有大新公司那一架,那是一道天梯,载着我童年的梦幻……”

海纳百川,中西荟萃,创新争先,这是上海的精神底色,而商业正是这种底色最鲜明也最日常的变现。

在南京路依靠四大百货和四大洋行赢得“远东第一商街”的美誉时,淮海路、四川北路、西藏中路、豫园商场也各擅胜场,共同形成“四街一场”的生态。上海最早的发型屋、照相馆、洗衣店、宠物店,大多源自淮海路。“平民商业街”四川北路诞生了一大批老字号。西藏中路则开出了中国首家24小时商店。

从1949年到1978年,国营百货是上海的主流商业形态,第一百货商店(前身是大新百货)作为第一家国有百货商店,成为全国消费者心中的圣地。

改革开放让上海商业进入开放和国际化的主航道。1984年南京东路商店全部开启夜市,三年后上海就有773家商店开设了灯光夜市,几十年来的晚上七八点商店就打烊的局面结束了,夜上海流光溢彩。

很快,洋快餐进来了,外资百货进来了,1995年12月20日第一八佰伴开业当天,以接待107万顾客的数字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再往后的变迁大致是:大卖场崛起,连锁店兴盛,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爆发,国际奢侈品旗舰店纷至沓来,新零售、跨界新物种、网红打卡引流潮流,传统百货和购物中心向新潮流、新生活转型。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商业形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深刻挑战,上海一度有过缺乏大平台、大数据的压力,但2015年拼多多的诞生及其快速成长,叠加携程、小红书、B站、喜马拉雅FM等影响,不仅使上海补上了网络平台的短板,而且成为全国社交电商和在线生活的新高地,“线上发券+线下消费”“平台+商场”“种草拔草”“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普及开来。

如果上海没有这些由企业家精神和新技术驱动的数字化生活与文化平台的存在,很难设想“上海购物”对全国还有今天这样的带动效应与指标效应。

一部商业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如果说近一个世纪前的先施、永安、新新百货、大新百货奠定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基本商业格调,一个世纪后的拼多多、小红书、B站、携程、喜马拉雅FM等数字化平台,则让上海在数字驱动的商业大潮中,与时俱进,继续领航。

让上海魔力更令人着迷

回顾魔都上海的商业历史,既是时代演进的缩影,也有鲜明的自身特色——在开放中开拓,在竞争中创新,用高质量服务创造以人为本的价值。

在1840年代初期,上海还是一个2平方公里左右、10多万人口的小县城。1844年,上海口岸从英国进口的贸易额占全国的12.5%,到1855年则高达87.8%。1844年,上海的进出口贸易为广州的1/7,1855年已是广州的两倍。1844年上海的关税收入不及广州的1/10,1856年已超过广州。

这种急速的变化,完全是因为开埠使得作为中国海岸线中心的上海,成为衔接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最佳枢纽,成为商品进口、再向全国批发销售的集散地,彼时天南海北的商户纷纷在这里设立“申庄”,采购商品。全国各地大量的农副土特产品,也经由上海的口岸出口到全世界。

物流吸引人流。浙商甬商粤商,苏商徽商闽商,乃至更远的两湖和四川的商人,纷纷涌向上海。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宁波人和广东人,宁波人在上海做实业做金融,广东人在上海做百货,均是执牛耳者。天下商才聚上海,上演了一幕幕商业活剧,“凭折赊账”的信用促销,市区内的免费送货上门等等手段,都因为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而生出。

上海不是一个名词,而是充满开拓精神的动词。我曾和著名学者、同济大学的诸大建教授交流。他说上海的空间变迁经历了七个阶段:南市老城厢、上海旧租界、超越租界城市的大上海计划、生产性城市、浦东大开发、国际大都市、全面建设现代化。每一次空间开拓都和功能变化相关,如浦东大开发从空间上把上海的中心城区从100平方公里扩展到600平方公里,从功能上把上海的城市功能从生产性扩展到金融、航运、贸易、创新等等。

诸大建说,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就是世界排名前五的城市,有“东方巴黎”之称,上海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变革,将使上海在21世纪呈现城市发展的新高峰。展望未来,上海正在从一江一河的内陆型的多中心,走向大都市圈和大江大海的多中心。

在上海开放、开拓的新时期,需要更好地把高大上的魔力和普惠亲民的亲和力结合起来。“一江一河”滨水岸线的建设就是很好的证明。黄浦江两岸45公里主要展现上海全球城市的金融、科技、文化、生态等功能,苏州河两岸42公里主要展示人民城市的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生活风貌。

诸大建说:“有一次,主持苏州河北侧某岸线设计的朋友带着我走苏州河,听她讲当时搞设计如何煞费苦心,将封闭性的生产岸线转换成为人民群众喜欢的开放性生活岸线,我一边听一边感叹:这样的故事最上海!

上海的“一江一河”滨水岸线,让这座伟大的城市和普通百姓更近了、更亲了。城市属于人民,包容亲民是其应有的属性,以人为本要落到实处,就是要让更多普通人更便捷地拥抱城市之美,分享城市之利。

从滨水岸线的可得易得,到夜市自由的有序恢复;从重点活动超过200项、特色活动超过1000项的五五购物节成为上海无所不在的韵律,到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数字商业平台把全国各地的特色农货与大都市的消费者高效对接、产消直连,不仅上海社区居民体验着“潮起上海,乐享消费”,在全国很多的农业产区,新农人们也在参与到了遥远上海的消费节日中。

而通过农产品基地的全景直播,通过“农地云拼”的跨时空对接,上海居民也在更好地了解中国,用真心的点击拥抱多元的中国。五五购物节也因此而破圈,吸引全国各地的供给侧加入到这场消费盛宴中。

1949年,上海的三大产业比重是:7.2:47.1:45.7;1978年,上海的三产比例是:4:77.4:18.6;2022年,上海的第一产业占比已经极少,二三产业则分别占GDP的25.6%和74.1%。显然,服务业是上海经济最大的龙头。

而在人口老龄化、新出生人口微增长(202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出生人数为10.8万人)的背景下,上海数量上已经很多的商业硬件设施也面临着如何做强运营、做好内容、做足人气的新挑战。

如何将数字技术、创新技术应用于消费领域的开发和创新,如何吸引全球的消费品创新企业和人才,如何扶植优秀的本地设计师品牌,如何从文化上让上海对全国产生更强的吸引力,这都是上海商业的新命题。

尤其是上海在全球城市的商业竞逐中渐渐跑到前面之后,上海之上向何处去,更是一个关键问题。从追赶到领跑,对上海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过,回顾历史我们看到,只要始终坚持开放不动摇,开拓不停步,不断提升以人为本的服务创新水平和用数字化技术服务全国、全球消费者的能力,上海到“十四五”末率先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愿景,完全可以期待。

上海之上还要拼什么?

那就是在更高起点上,继续拼开放,拼开拓,拼服务,拼创新,拼数字化。

一切努力,将让上海更好地成为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让上海的商业魔力更让人着迷,让这座城市成为人民热爱的既魔幻又亲和的生活乐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