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地三大清单

高标准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地三大清单
2024年03月18日 19:20 北京商报

3月18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近期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介绍相关工作情况。会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表示,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和通州区委区政府已编制印发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141项任务清单、20项政策清单和7项需要国家支持政策事项清单,将聚焦建筑、交通、产业“三大关键领域”和能源、生态、文化“三大重点支撑”,不断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持续擦亮绿色发展金名片。

清单化、责任化推进《方案》落实

今年2月7日,国务院批复《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要求将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践行地、绿色发展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区、绿色技术示范应用创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领区。

为此,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和通州区委区政府编制印发了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任务清单、政策清单和需要国家支持政策事项清单。

据郑皓介绍,任务清单对照《方案》进行细化分工,形成141项任务,成为城市副中心推进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政策清单研究提出了区域能源互联网建设试点、气候投融资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等20项政策,为城市副中心推进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需要国家支持政策事项清单从探索绿色发展新机制、推动区域绿色一体化发展、发展绿色金融等方面梳理了7项内容,探索优化城市副中心推进绿色发展的政策机制。

“下一步将紧密结合三个清单,切实履行工作责任,认真抓好落实,推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点任务早落地、早见效。”郑皓说。

根据《方案》,到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本地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34.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8%以上;到2035年,以绿色为底色的现代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

高标准、高水平突破关键领域

“按照《方案》总体要求和2025年、2035年发展目标,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副中心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核心是抓住‘三大关键领域’‘三大重点支撑’。”郑皓表示。

具体来看,“三大关键领域”是聚焦建筑、交通、产业,不断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建筑方面,将大力推行智能舒适的绿色建筑。推进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全面执行“两个百分百”标准,即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结合城市更新工作,有序开展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加大智能建造应用力度,推动建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和规模化、品质化发展。

交通方面,将全面建设便捷畅达的绿色交通。坚持“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建设高效绿色、生态友好的交通网络。持续推进M101线、平谷线,加快谋划M102线,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加强绿色智能交通管理,探索设立超低排放区,推动区域绿色低碳交通一体化。打造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区。建设优质滨水慢行系统,打造“水路绿”三网融合慢行体系。

产业方面,将加快发展创新驱动的绿色产业。突出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双轮驱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加快存量资源“转绿降碳”、增量资源绿色低碳化发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强化绿色金融商务服务功能,深化北京绿交所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更大力度引进和培育绿色金融机构,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加快打造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推进文化旅游商务融合发展,加强绿色产业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此外,将围绕能源、生态、文化“三大重点支撑”,持续擦亮绿色发展金名片。将积极构建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体系,开展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试点,完善能源消耗强度和总量调控,探索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全面实施减油、降气、增电措施等;着力夯实清新美丽的绿色生态本底,加强区域水系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滨水空间功能,将北运河打造成为滨水地区新地标。高标准建设花园城市,推进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滨河绿道等;以及持续营造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风尚等。

发挥金融作用,谱写绿色篇章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周浩表示,将从加快推动绿色创新要素集聚、培育绿色经济增长新动能、持续强化重大项目引领、促进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四个方面支持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据介绍,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国家绿色技术交易平台落地城市副中心,加快推动北京绿交所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下一步,将重点支持城市副中心发展绿色金融、专业服务等绿色产业,还将推动城市副中心开展ESG创新发展试点,探索建立ESG投融资体系。

“近年来,城市副中心十分注重发挥金融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绿色金融政策落地、组织体系和产品创新、国际合作以及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表示,2023年,金融业对城市副中心GDP的贡献率达到29.8%,通州区绿色信贷占比达16.6%。

绿色金融政策落地方面,主要有严格落实《“两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开放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关于协同推动绿色金融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政策落地实施,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通过信贷资源高效配置,提升对建筑领域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

优化副中心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方面,重点是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加快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城市副中心设立绿色金融专门机构,目前已落地中国银行、北京银行等5家银行的绿色金融特色机构,专项服务城市副中心绿色金融发展,北京银行还落地副中心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同时,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绿色金融市场主体,北京北创绿色低碳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北京首只百亿规模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首钢Pre-REITs基金等一批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实现进驻;三峡国际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中美绿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绿色投资专业机构落户发展;副中心首家绿色金融智库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落地展业并与蚂蚁集团合作设立国际化绿色科技公司,共同推动绿色科技发展。三峡新能源、华新绿源等绿色企业实现上市,加速绿色金融资源在副中心集聚。

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面,与北京绿色交易所签署气候投融资战略合作协议,探寻气候投融资发展新思路。2023年6月,全国首笔“京行碳e贷”落地,贷款资金将用于通州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和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

“下一步,在市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城市副中心将着力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和各金融机构发展,以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海绵城市等领域为突破口,积极推动通州区气候投融资工作,并优先在副中心探索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积极吸引绿色产业国际投融资,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副中心绿色产业。”胡九龙说。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程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