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手工补息高息揽储!背后有何深意

严查手工补息高息揽储!背后有何深意
2024年04月15日 14:21 金融e观察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多方渠道了解到,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近日发布《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提出,严禁银行通过事前承诺、到期手工补付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要求或自律上限。此前违规作出的补息承诺,在付息日一律不得支付。银行必须于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记者了解到,广州目前已有多家银行收到相关通知,并已开启自查。

此前违规作出的补息承诺一律不得支付

手工补息,原本是指银行对业务操作失误进行的勘误环节。《倡议》指出,部分银行仍通过手工补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承诺并支付高息。

“一些银行对部分个人类客户、公司类客户都可能出现事先承诺高于标价的存款利率。”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具体的操作是,银行会先按照标价的承诺给出存款利息,再通过手工补息的方式补足承诺的更高利息。

因此,《倡议》要求银行应对手工补息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审批要件和流程,上收审批权限至一级分行或更高层级。同时,银行应严格规范自上而下的存款利率授权管理,将手工补息纳入监测管理范围,完善系统建设,确保补息可追溯至相应单笔业务。严禁通过事前承诺、到期手工补付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要求或自律上限。

《倡议》还提到,此前违规作出的补息承诺,在付息日一律不得支付。利率自律机制将违规手工补息纳入定价行为评估,对倡议发布后仍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的违规行为,在定价行为评估中予以扣分,直至一票否决,并在利率自律机制成员中进行点名通报。

截至 2023 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降到二十年来最低水平

通过手工补息进行高息揽储,背后仍源自银行的揽储压力。“在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之下,银行往往看重存款增长速度和规模,存款考核压力一直比较大。”董希淼指出。

但是在业内人士及分析人士看来,此举暗藏风险。

《倡议》指出,此举大幅削弱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果,严重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此次倡议对银行业影响巨大。”有银行人士表示,之前同业竞争太卷了,如果不给高息,存款可能就会“搬家”。“我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这么高付息成本,确实吃不消。如今,对高息揽储进行严监管,长远来看,利好金融业健康发展。”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银行当前普遍面临着存款负债压力增大的困境,而变相高息揽储的做法不仅不利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的稳定,还会进一步加剧银行净息差压力。因此,必须引导金融机构积极维护正常的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经营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上。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下滑至1.69%,降到了二十年来最低水平。这也从近日公布的上市银行年报得到印证,2023年,工、农、中、建四大行净息差降幅从16个基点至31个基点不等。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多次公开表示,未来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工具储备,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市场普遍判断,LPR还有一定下行空间,银行净息差仍承压。

多家银行暂停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供应

不少银行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正逐步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除了降低存款利率,银行业正逐步探索压降高利率存款产品的规模。

近期,以零售业务著称的招商银行已暂停三年期、五年期的大额存单的供应。另外,记者在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APP上看到,三年期大额存单额度已售罄,货架上则不见五年期产品。融360 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的3月银行存款利率报告中指出,3月份,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发行的长期大额存单数量较少,部分银行早已停发3年、5年期大额存单。

对此,招商银行表示,目前客户存款意愿较强,银行流动性相对充裕,但资产端投放相对乏力,这种情况下,压降成本较高的中长期定期存款或存单可以更好地管理净息差。“目前只是暂时停发,银行压降成本较高的中长期定期存款或存单并不是无限度的,会根据流动性状况、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动态调整。”

“虽然2023年存款利率下降了三次,但是存款的定期化、长期化趋势特征还是比较明显,这方面都有一定比例的上升,同时市场竞争也加剧了成本下行的动能。”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在近期的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2024年,中国银行将加大对高成本存款的压降力度,包括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以及三年期以上大额存单。

展望后市,业内普遍认为,出于稳定息差以及应对存款定期化的需要,后续存款利率将进一步下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