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裕重工拟发行15亿元可转债 助力装备制造主业创新升级

通裕重工拟发行15亿元可转债 助力装备制造主业创新升级
2021年07月29日 21:23 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赵彬彬

2021年7月29日晚间,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裕重工”或“公司”)发布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等系列公告,拟发行规模不超过15亿元的可转债,募集资金将投资于“大型海上风电产品配套能力提升项目”、“高端装备核心部件节能节材工艺及装备提升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这是自2021年3月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后,通裕重工启动的新一轮再融资运作。

突破现有短板

发力海风市场

依托于锻造、铸造、焊接三大核心制造工艺及综合性加工制造平台,通裕重工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同时批量制造风电锻件、风电铸件、风电结构件的制造商,2020年实现风电产品相关收入超34亿元。

据公司介绍,风电机组正向大型化的方向发展,4MW以上机型已逐渐成为陆上风电的主流机型,海上风电市场上已出现10MW及以上机型。而公司主要生产基地的现有生产设备和地处内陆的地理条件,难以完全满足大型海上风电的相关产品制造和运输需求。

因此,本次“大型海上风电产品配套能力提升项目”拟利用公司位于青岛即墨区生产基地的区域优势,投资6.67亿元建设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结构件、机加工件项目,增强公司海上风电大型化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和运输效率,提升“逐鹿海风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推动大锻件工艺革命

夯实成本领先优势

通裕重工本次募投项目的另一重头戏,拟投资7.64亿元在现有禹城厂区投资新建多功能超重型压模锻挤压机及配套设备、设施,推动高端装备核心部件节能节材工艺及装备创新升级。据公司2020年年报,锻件类产品实现收入26.46亿元,占总收入半壁江山。

据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风电主轴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随着2021年陆上风电进入全面平价时代,客户降成本要求比较迫切。而传统锻压生产工艺中,原材料利用率仅为50%-70%,且技术发展潜力有限。因此公司主动发起“技术革命”,投资建设多功能超重型压模锻挤压机,利用模锻技术的净、近成形技术,减少锻造余量,预计可极大程度提高材料利用率、缩短机械加工的时间。当谈及模锻工艺产品未来应用场景,该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主要面向风电产业,其次为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臂、人造金刚石压机关键部件、管模等,并有信心取得综合成本领先优势。

“国民融合”优势互补

资本市场表现活跃

2020年8月,通裕重工牵手珠海港集团,实现了山东民营实体产业与大湾区国有资本的融合。在国有股东的赋能下,通裕重工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显著提升,2021年2月全球第二大指数公司富时罗素(FTSERussell)指数将通裕重工纳入;2021年3月通裕重工完成创业板注册制下公司首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总额9.44亿元;2021年7月,公司获得深交所年度信息披露最优A类评级。同时,公司业绩依旧增长稳健,2021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93-2.20亿元,同比增长5%-20%。

公司表示,本次筹划发行15亿元可转债,是企业充分利用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政策红利,实现“产融结合”的又一重要举措,有助于抢抓“碳中和”国家战略带来的风电行业中长期发展机遇,加快提升大型海上风电机组零部件制造能力及核心锻件成本优势,并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以期为全体股东带来更好回报。

(编辑 李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