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A股新增四例“兜底式增持” 专家建议员工及投资者理性看待

年内A股新增四例“兜底式增持” 专家建议员工及投资者理性看待
2021年12月02日 19:18 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孟珂

近日,“兜底式增持”引发市场关注。11月30日晚间,洲明科技公告,实控人兜底增持倡议事项履行完毕,参与增持公司股票并持有18个月以上的员工均处于盈利状态,未产生亏损。

何为“兜底式增持”?以洲明科技此前发布公告为例,公司员工在2020年4月30日至2020年5月15日期间完成不超过约定数量的净买入洲明科技股票,全额连续持有18个月以上,且持有期间连续在洲明科技履职的,该等洲明科技股票的收益归员工个人所有,若该等股票产生亏损,由实际控制人林洺锋予以补偿。简单来说,就是公司员工在规定期间购买股票,赚了归自己,亏了由倡议人买单。

据了解,洲明科技在2020年4月30日至2020年5月15日期间,员工增持股票均价为8.81元/股。2021年11月16日至2021年11月29日,股票均价为9.35元/股。根据《证券日报》记者计算,“兜底式增持”期间,洲明科技均价区间涨幅为6.13%。这意味着,在此期间以上述均价计算,员工每持有1000股,则浮盈540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共有4家上市公司发布实控人“兜底”增持倡议书。中顺洁柔、宝通科技、国际医学、康泰生物纷纷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向公司员工发出增持公司股票倡议书的公告,承诺“兜底式增持”。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兜底式增持”一般发生在公司股价产生剧烈波动或市场整体处于低迷时期,上市公司为提振股价,向市场释放积极信息,或大股东为个人利益防止股价跌破质押线,会考虑采用这种手段。

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公司进行“兜底式增持”是机遇还是风险?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另有*ST跨境、九安医疗、沃尔核材三家公司发布“兜底式增持”实施完毕的公告。从实施完成情况看,九安医疗在增持实施期结束后,员工依据本次倡议增持公司股票并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的目前均处于盈利状态,未产生亏损。而*ST跨境、沃尔核材的公司员工则获得了相应赔偿。

事实上,实控人“兜底式增持”期间,上市公司股价也并非都呈现上升趋势。《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查询,宝通科技员工增持公司股票期间(即2021年7月28日至2021年8月3日)增持均价为14.19元/股,截至12月2日收盘价24.94元/股,最新收盘价相较增持均价涨幅为76%。而国际医学员工增持公司股票期间(2021年9月17日至10月11日)增持均价为11.58元/股,而截至12月2日收盘价10.71元/股,最新收盘价相较增持均价跌幅为8%。

“短期来看,‘兜底式增持’激励员工买入股票,并向市场传递企业信心,有利于在短期内对公司股价起到一定提振作用。但股价涨跌趋势长期上主要受到企业业绩、行业现状、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因素影响,‘兜底式增持’无助于改善企业业绩,不改股价长期涨跌趋势。”陈雳表示,个别企业及股东开展“兜底式增持”并不是真正认为企业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甚至还存在部分股东利用“兜底式增持”,减持手中股票的现象。

“对于公司员工及投资者而言,面对市场出现的‘兜底式增持’行为,最应该做的就是理性看待。”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员工和投资者需要甄别兜底人的实际成本,防范借助兜底增持来操纵市场,暗度陈仓,实现减持。同时,要着重关注公司基本面及其业绩表现;监管者需要督促兜底行为方切实进行全面准确真实的持续信息披露,坚决打击不尊重承诺约束力并损害公司长期发展的行为。

(编辑 崔漫 才山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