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祥智能业绩低迷且融资能力受限 积极推进私有化进程

研祥智能业绩低迷且融资能力受限 积极推进私有化进程
2022年10月10日 20:28 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李春莲

9月30日,研祥智能(02308)发布一系列公告称,公司将于10月19日召开H股类别股东大会,对私有化等建议进行决议。

研祥智能曾在8月初发布私有化公告称,要约人深圳市研祥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公司订立合并协议,据此,要约人及公司将根据合并协议的条款及条件实施合并。合并完成后,公司将根据中国公司法及其他适用中国法律被要约人吸收合并。

根据合并协议,要约人将向H股股东以现金支付每股H股1.75港元,以注销H股股东所持有的H股,这一价格相较停牌前60个交易日、9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溢价50.86%和52.17%,远超近期的市场价格。

研祥智能认为,由于公司融资功能有限,也未进行任何融资;公司股价一直在0.33到0.51的市净率区间交易,价格低限制了公司的融资能力,同时维持上市的成本不断攀升;公司经营面临国际局势的不确定,H股退市可以灵活的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根据公告,要约方表示在本次交易完成后,亦无意于寻求将其股份或附属公司于A股上市,或于任何其他证券交易所上市。

行业低迷业绩承压

公司未来前景仍存挑战

根据公开信息及独立第三方机构报告,研祥智能主要产品包括特种计算器、信息科技平台、手机产品等。

财报显示,研祥智能上半年收益3.26亿元,同比减少9.6%;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56.2万元,同比减少40.4%;每股盈利0.005元。

同时,研祥智能物业所在江苏省、浙江省及深圳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在2022年1-7月较2022年同期下降5.3%,且公司物业租约清单超过三分之二的租约预期将于两年内届满。

“由于全球疫情、欧洲能源危机,半导体及相关原材料的供应受到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内地制造业成本持续上涨,对特种计算器的市场销售造成了不利影响。”有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及中美贸易纠纷的未来发展仍不明朗以及缺乏长期租约,研祥智能物业现有租约的持续性及经常性租金收入水平或受到影响。

研祥智能也表示,公司经营面临重大挑战,且未来经营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保持核心竞争力,公司需统一梳理战略和业务方向,探索新的发展机会和长期增长策略。此次合并完成后,研祥智能可以更加灵活地制定长期战略,避免因作为上市公司而承受的市场预期压力及股价波动风险。

已是第三次试图私有化

私有化价格较前次显著提升

对于研祥智能来说私有化或为一种更好的选择,而这已经是公司第三次试图进行私有化。

最早一次是2017年,上一次是2020年6月23日,公司公布要约人拟收购公司所有发行股份,并从港交所退市。该公司计划以现金收购H股剩余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5%,代价为每股1.5港元。

不难发现,此次1.75港元的私有化价格高于上次价格,且从市场情况来看,目前更不尽如人意。

从数据上来看,本次私有化交易首次公告时点的恒生综指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为20,045.77点和4,389.16点,较前次私有化交易首次公告时点分别下降19.52%和30.88%,整体市场下滑幅度较大。在市场持续下跌的整体趋势下,本次交易仍然给出了较前次私有化更高的价格。

上述券商分析师还表示,目前上市公司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已经接近私有化价格,体现了市场对于本次私有化充分的信心。不论是从市场还是公司具体情况来看,如果此次私有化再失败,以后再私有化的可能性不高。

融资能力受限

私有化或为更好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法规限制,研祥智能自H股上市以来,并未通过增发进行过任何融资,且内资股也无进一步增发空间。此外,考虑到公司股价持续低迷,进一步限制公司的融资能力,公司上市地位的融资功能受限,而上市地位维持的成本则成为一种负担。

据了解,本次交易亦设置了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该条款为中国公司吸收合并的惯例条款。即异议股东可以要求公司以“公平价格”收购其股份,但若本次交易的条件未达成的情况下,要约方亦不会支付予异议股东任何款项。

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公司已获得第三方独立机构出具关于收购价格公允、合理的独立报告,因此本次交易价格的公平性已经获得了独立专业机构的认可。历史上亦未有任何一单港股私有化交易中存在股东做出相关申请的情形。

“对于股东来说,以市场价格进行变现存在极高难度。而本次私有化则给全体H股股东一个可以大量变现的直接机会。”有接近研祥智能的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若公司此次私有化失败,则不排除股价将进一步回落至1港元/股以下水平,在港股市场上继续负重前行。根据港交所相关法规,私有化失败后12个月内不得再次提出相关私有化建议。

实际上,自2021年以来,港股私有化浪潮持续。Wind数据显示,2021年港股共有24家公司完成私有化退市,较2020年增长50%。

对此,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港股私有化多为上市公司主动提出,而且有不少案例是其股价较低,交易较少,无法发挥再融资功能。

(编辑 乔川川)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