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原材料突破“卡脖子”技术 天通股份筑高护城河

关键原材料突破“卡脖子”技术 天通股份筑高护城河
2023年05月11日 20:41 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冯思婕

5月10日,天通股份官方微信号“天通人”发文称,位于徐州经开区的公司子公司天通凯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通凯巨”)的铌酸锂大尺寸晶片正式量产,光通信领域关键原材料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突破“卡脖子”技术,是天通股份坚持以技术创新提升综合实力的必然结果。作为电子信息材料行业的头部企业,天通股份始终注重技术创新研发,不断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打破国外垄断,筑高自身发展护城河,引领行业高品质发展。

据天通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已掌握大尺寸铌酸锂晶片制备的关键核心技术,目前,天通凯巨拥有大尺寸钽酸锂和铌酸锂两种晶体材料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突破了“卡脖子”技术,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其中,“声表面波级钽酸锂晶片”被认定为2022年度国内首批次新材料。

资料显示,铌酸锂晶体是一种集压电、电光、非线性光学等效应于一体的晶体,具有耐高温、抗腐蚀等优点,被称为光电子时代的“光学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滤波器、电光器件、全息存储、光量子通信等方面。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信息传输需求越来越高,并带动更大带宽的光调制芯片及器件的需求不断攀升,而基于薄膜铌酸锂材料在光通信产品上具有非常明显的性能优势。

据悉,天通股份目前已建立可年产420万片大尺寸钽酸锂、铌酸锂晶片的重大产业项目基地,为企业快速抢占产业链上游重要位置。天通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徐州基地的扩产,公司生产的铌酸锂晶体材料能够从国内走向国际、成功打入主流市场。

近年来,随着下游行业快速发展,铌酸锂晶体市场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从材料属性来看,铌酸锂晶体材料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对制备工艺和条件要求较高,超九成以上的大尺寸铌酸锂晶片被国外厂商垄断,国产率低于5%,国产化缺口明显。而在此背景下,天通股份凭借多年来在蓝宝石与单晶硅领域积累的深厚的技术,通过自主创新率先实现铌酸锂大尺寸晶片量产,打破了国际企业垄断,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一直以来,天通股份坚持产品创新,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586件电子材料及装备核心知识产权,涵盖主要产品和生产环节,做到了技术自主可控。公司在蓝宝石晶体生长、蓝宝石产品加工及相关工艺技术创新、设备的自主研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成功研发并量产6英寸钽酸锂(LT)和铌酸锂(LN)晶体和黑化抛光晶片产品。

(编辑 汪世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