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流通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广东永奥旗下数十家4S店倒闭

汽车流通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广东永奥旗下数十家4S店倒闭
2024年01月19日 21:34 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龚梦泽

贯穿全年的“价格战”让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的生存压力陡增。广东永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永奥)便在此竞争烈度下倒在了2024年初。

日前,广东永奥旗下的80多家汽车品牌门店被爆突发状况倒闭,门店展厅和库房资产包括尚未交付给消费者的车辆疑似被银行扣押。据悉,该公司代理汽车品牌包括问界、奥迪、大众、奔驰、宝马、路虎、捷豹、沃尔沃等。

1月19日,《证券日报》记者多次致电广东永奥,但截至发稿未能接通。此外,记者先后拨打了其部分4S店电话,同样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目前东莞市南城街道、寮步镇已组成调查组,依法依规采取了资产保全等措施,积极保护相关人员合法权益。

“由于(广东永奥倒闭)投诉量比较大,已非个体消费者维权范畴,目前相关投诉已转交给地方总值班室。”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寮步分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随后,记者再度致电寮步镇政府总值班室,得到的答复是并未收到相关通知。

与此同时,作为涉事企业,问界方面向《证券日报》记者回复了企业相关处理意见:华为联合赛力斯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工作组赶赴现场,并与银行方面沟通。计划赎回已抵押给银行的车辆合格证。“受影响的AITO问界已提前转移31台尚未交付给用户的车辆,并逐一通知用户后续解决方案。”问界方面表示。

广东永奥数十家门店受波及

近日,在短视频平台、朋友圈和多个车友群爆出,总部位于东莞的大型汽车经销商广东永奥突然爆雷并引发连锁反应,其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当地银行。据报道称,有银行连夜派拖车把永奥旗下在东莞寮步、塘厦等镇区多个镇的4S店车辆悉数拖走,该经销商集团旗下的80多家4S店遭查封。

门店查封的消息在当地车友群广泛传播。有东莞李姓车主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1月17日晚上他就收到了销售顾问发来的消息称,永奥旗下的数十家汽车品牌门店突发状况,有破产清算风险,其中南城店有28台车未交,35台车因未缴纳购置税还未办理牌照,下一步如何操作犹未可知。

记者了解到,为减轻资金压力,4S店经销商普遍采用以车辆合格证作“质押”向银行贷款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是,若经销商遭遇经营不善,无法向银行偿还贷款,消费者就无法拿到合格证。而车辆合格证又是车辆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投保、注销等手续时必须提交的法定证明文件,拿不到合格证意味着消费者无法要么无法交付新车,要么无法上牌办险。

事实上,广东永奥经营不善早有征兆。记者查询“东莞市阳光热线问政平台”网站获悉,广东永奥在2023年4月份就存在拖欠工资、拖延交车等问题。有员工投诉称,广东永奥在2023年4月份时,仍未发放员工2023年1月份的工资,涉及门店为东莞地区30余家4S店。“如有实名投诉就要求员工离职,或者恶意调整岗位,强逼员工离职,不给任何补偿。”上述投诉信息显示。

天眼查显示,广东永奥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金2亿元,公司法人为陈永祖。广东永奥是华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家汽车经销商集团,门店覆盖东莞、广州、深圳、中山、珠海、惠州等多个城市。

汽车流通行业正经历阵痛期

近年来,尽管汽车经销商集团及4S店爆雷的消息已不鲜见,但像广东永奥这样的大型经销商迅速垮塌的冲击波依然影响巨大。

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汽车经销商之一,凭借先发优势和时代红利,广东永奥曾一度跻身国内百强汽车经销商集团,旗下4S店遍布全国各地。彼时,行业内一线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堪称“印钞机”,中升控股、庞大集团等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的先后上市,成为行业火红的真实写照。

然而,随着特斯拉直营模式的兴起和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来临,传统4S店遭遇到空前压力和致命冲击。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有近1400家4S店倒闭,2022年倒闭的4S店数量冲破4000家。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2023年12月份,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3.7%,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6.7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在年底集中冲量的大背景下,汽车流通行业仍处在不景气区间。

调查数据还显示,2023年,仅有37.4%的经销商完成全年任务。这意味着,有超过六成的经销商没有达成全年销售任务。其中,有39.4%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在70%—90%,仍有23.2%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不足70%,距离全年任务目标差距较大。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汽车经销商的经营困境早已反映在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中。近年来,中升控股、广汇汽车、永达汽车、庞大集团等多家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均遭遇营收净利润双降。2023年6月30日,昔日“4S店之王”的庞大集团摘牌退市。

“中国汽车市场纷繁复杂的表象和艰辛不易的处境,是中国汽车市场在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一个必然经历的阵痛期。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中国汽车流通行业也已经进入了深度调整阶段。”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认为,过去以燃油车产品为主体的经销商迫切需要对产品品牌进行“瘦身”,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和状况,对经营的区域和结构进行量身定制和优化调整,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编辑 闫立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