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洁
近年来,越来越多“云字号”特产走出大山、走到全国、走向世界。而在这背后,离不开农业银行云南分行的支持,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高原特色产业活力迸发,云上奏响丰饶曲。
为花卉产业注入新活力
蓬勃发展的花卉产业,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的缩影。
在昆明市晋宁区宝峰街道清水河村,有一座月季育种“产研小院”,由月季遗传育种专家、云南艾蔷薇园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淑斌打造。
花卉种苗是以晋宁为代表的中国花卉产业的“痛点”。育种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个烧钱的活儿。李淑斌说:“农行给我提供了300万元生产经营贷款,用于月季种苗研发。这缓解了我的资金压力,让我更有信心去培育好我们自己的月季‘芯片’。”
张良是昆明市晋宁区昆阳镇一家花卉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从事花卉种植销售已有20年,一路见证了云南鲜花产业升级。从“全面开花”到优选种植品种,从传统地栽到现代设施大棚。如今,他的鲜花除供给国内400多家客户外,还远销海外。
随着国内鲜花消费市场不断发展,消费者对鲜花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提升。2019年,张良的合作社因改造基础设施急需资金,就此与农行结缘,随着合作社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农行对张良的信贷支持力度也逐渐增加。
“有了贷款支持产业才能持续升级。”张良说,如今合作社已形成从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带动163户社员种植2000余亩鲜花,户均年收入10余万元,还带动了周边千余人就业。
近年来,农行云南分行通过扶持花卉经营主体,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紧密融合,助力提升“云花”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为云南花卉产业注入新活力。截至2月末,农行云南分行支持花卉产业链客户4175户,贷款余额12.9亿元。
助力云南“咖味”飘香
这个春天,咖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如今,云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地、贸易集散地和出口地,形成普洱、保山、大理等7个咖啡主产区,咖啡成为云南的另一张“金名片”。
“以前村民把咖啡当农作物种植,现在咖啡豆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豆’。”在云南普洱市孟连县富岩镇信岗村,赵梅经营的孟连县富岩信岗茶咖庄园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流转土地2000亩种植咖啡,从事咖啡种植的农户覆盖全村1100多户。
尽管从小看着父母种咖啡,但佤族姑娘赵梅直到27岁才第一次品尝咖啡。乘着家乡大力发展精品咖啡的东风,赵梅开办了自己的咖啡加工厂,但购买设备急需的周转资金却让她犯了难。此时,农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通过绿色助农通道为其发放100万元“咖农贷”。
普洱工业园区内,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普洱爱伲庄园咖啡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浓郁的芳香弥漫车间。2022年,爱伲庄园计划拓展咖啡冷萃、冻干的精深加工赛道,却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农行云南普洱分行在得知客户需求后,主动对接,先后为其发放“咖企贷”超1000万元,帮助企业实现生产加工量的大幅提升。
截至2月末,农行云南分行支持咖啡产业链客户1.3万户,贷款余额30亿元。
近年来,农行云南分行围绕“1+10+3”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深入推进“一产业一头部”“一产业一方案”,做实产业链信贷支持,因地制宜推出特色贷款产品,“1+10+3”特色产业贷款余额717亿元,有力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