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丨纤尘编辑丨云横编审丨云顶
以结构性优化实现韧性增长、用战略定力构筑高质量样本……当“稳”字纷纷成为头部酒企开年的战略核心,珍酒李渡诠释了“稳”的另一重深意。
3月20日,珍酒李渡发布2024年业绩公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0.5%;经调整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3.3%,这也是珍酒李渡业绩主要指标连续第四年保持增长。

尽管营收微增,但其利润增速远高于营收,意味着珍酒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而纵观财报,细究这份盈利能力背后,还潜藏着更大的亮点:品牌形象的高端化成效凸显。当白酒行业集体告别规模扩张,珍酒李渡向高质量增长、结构性增长跃迁的深远意义不言而喻。
逆势稳盘
珍酒李渡核心指标实现四连增
2024年的白酒行业,是一场关于生存韧性的极限测试。很显然,珍酒李渡在这场测试中“闯关”成功。
从整体数据的维度来看,珍酒李渡核心指标的连续四年增长,是在行业周期中超强韧性的体现。酒业家还注意到,如果剔除直销部分的销售来看,占据绝大部分份额的经销仍实现了2.1%的增长。

▍珍酒李渡部分产品
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四个维度有直观体现。
其一,毛利率58.6%,经调整净利率23.7%,同比均提升0.6个百分点。如果以A股上市公司中国会计准则换算,该毛利率实则已达到75.5%。而具体到品牌来看,除李渡毛利率依照既定战略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略有下浮之外,其他三个品牌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其二,2024年珍酒李渡净经营现金流有巨大提升,2022年为负,2023年3.6亿,2024年7.8亿,同比增长116.3%,实现了“三级跳”,这意味着其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增强。
其三,吨价同比提升5.5%,尤其珍酒单吨价格与去年持平,于2024年的酱酒行业发展而言,这是极其良性且不易的。2023年,珍酒李渡的吨价已跻身行业前四,仅次于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
其四,销售费用率下降0.3%,这同样是盈利能力增强的重要体现。在3月21日的珍酒李渡集团2024全年业绩说明会上,珍酒李渡首席财务官王连博也表示,2024年,珍酒、李渡两个品牌在单经销商收入上都有双位数增长。
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不仅意味着高质量成为珍酒李渡2024年发展的关键词,亦揭示了其从“规模优先”向“质量制胜”的战略转型的成功。
在部分酱酒品牌乃至白酒品牌集体失速的背景下,珍酒连续四年正增长的稀缺性凸显,并以“稳中有进”诠释了穿越周期的生存智慧。
双渠道战略+沉浸式体验
引领品牌形象高端化跃升
对于珍酒李渡的2024年而言,次高端及以上白酒市场地位巩固,推动可持续增长,或许比数据增长意义更为深远。
2024年,珍酒李渡次高端及以上价格带收入持续增长。其中,以销售高端光瓶酒产品为主的珍酒高档酒事业部实现高双位数增长,并已成为珍酒的第二增长曲线;李渡旗下次高端及以上产品李渡高粱1975和李渡高粱1308快速增长;湘窖旗下龍匠系列增长态势良好……
在酱酒深度调整的近两年来,珍酒李渡次高端以上产品的增长,背后是基于品牌力的品牌溢价能力的快速提升,以及对消费决策的深度重构。
这意味着,在品牌影响力攀升的基础上,珍酒李渡高端品牌形象已实现实质性跃升,这对品牌长远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究其背后原因,一方面在于双渠道战略与体验营销为新兴渠道所做的“乘法”,另一方面在于传统渠道所做的“减法”。
以珍酒为例,2024年,珍酒形成了以珍十五、珍三十标品等为主要产品的传统经销渠道,以及以高档光瓶酒为主要产品、面向异业客户的新兴团购渠道。而链接异业新兴渠道合伙人并实现裂变,正得益于沉浸式体验营销的实施。2024年珍酒大力发展体验营销,升级推出“国之珍宴”品鉴会与“圣地之旅”回厂游,全年累计接待5万余人。

▍贵州珍酒“国之珍宴”品鉴会
深度体验将最终转化为对品牌的文化认同。在双渠道战略与体验式营销形成的共振效应下,2024年珍酒聚焦“强社交属性”的高净值人群,千万级以上客户数量显著增加,成为珍酒“稳增”的增量来源。
同时,珍酒李渡也在不断以“减法”重塑品牌价值。2024年,珍三十在稳步切换渠道背景下,珍酒有意减缓珍三十系列的市场扩张节奏,以稳定市场价格,并削减了珍十五、珍三十系列的支线产品,以及部分低毛利电商产品。
这一“减法”实则为品牌的高端化腾挪出更大的战略空间。在传统经销渠道与新兴圈层裂变的双轨并行中,珍酒李渡找到了高端化的平衡点:传统渠道守住价格基本盘,新兴渠道开拓增量空间。当一众品牌陷入以量换价的“内卷”,珍酒李渡验证了,高端品牌形象的建立才是实现中长期良性、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战略选择。
从“酱酒第四极”到ESG领跑者
珍酒李渡重构行业坐标
在过去“四连增”里,珍酒李渡也正在不断冲击酒业排位赛,重构行业坐标。
从酱酒产业维度看,以旗舰品牌珍酒为例,按2024年收入计,珍酒已连续两年维持中国第四大、贵州第三大酱酒品牌地位,站稳“中国酱酒第四极”。同时,珍酒荣登贵州民营白酒企业纳税榜首,并以约人民币248亿的品牌价值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在酱酒江湖的这场排位赛里,珍酒不仅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实现排名的迅速跃升,其抗周期能力在品牌横向对比中也愈发凸显。

从ESG维度看,珍酒李渡更成为中国酒业ESG的先行者和中国上市企业ESG的领跑者。2024年,珍酒李渡成为白酒上市企业中唯一一家获万得ESG“AA”评级品牌。珍酒入选贵州省绿色供应链企业、第二批贵州省工业遗产、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9年至2024年,珍酒创造的就业岗位增加40倍,缴税金额增长340倍。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 吴向东
2025年,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为这场进化注入了更强的战略纵深,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将未来蓝图锚定在“扎牢七项基础工程”。
严苛的队伍建设,是这项工程的起点。“我们的队伍必须能打硬仗。”吴向东直言,未来将从招聘、培训到绩效考核全面升级,用专业主义对抗行业内卷。
极致的品质管理,是立足之本。从几百人到数千酿酒工人的规模性扩充,正是珍酒李渡高基酒储存和高品质保障的直观体现,“未来,品质就是竞争的关键。”

▍珍酒李渡旗下三家企业
沉浸式体验的升维,成为战略重心。沉浸式体验成为业绩说明会上吴向东着墨最多的词。随着珍酒庄园明年投用,珍酒的沉浸式体验将完成从品鉴会、回厂游到封坛酒、会员体系的闭环,而这正是珍酒庄园的战略要义。
持续扩大品牌知名度,是为未来投入。“当下要去占领消费者新的心智,其实需要更多的投入,必须实打实去做,这是为未来投入。”吴向东坦言。
持续优化渠道结构,是拓展增量的空间。事实上,在白酒行业艰难的2024年,珍酒李渡的稳增,正得益于其在新兴渠道的拓展。
持续开展科研投入,指向未来的护城河。吴向东表示,未来将会确保珍酒李渡的科研投入经费在行业排前十甚至前五。
践行社会责任,则是品牌价值的终极检验。在珍酒成立50周年之际启动的超100场慈善活动,是其搭建的向善生态。珍酒李渡正在证明,企业的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从不对立。
2024年的白酒江湖,有人困于价格战的泥潭,有人迷失在库存的迷局。而珍酒李渡揭示了一条更深刻的生存法则: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从高端化的品牌升维到“做时间的朋友”的战略定力,当2025年行业挑战依然严峻,珍酒李渡的“韧性生长”故事,或许才刚刚翻开新章。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