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3月22日讯(记者 陈俊兰)今年首份上市券商年报出炉。
3月21日,南京证券披露2024年年报,公司经营业绩实现显著增长,营收达到历史高点。根据年报数据,2024年实现营收31.47亿元,同比增长27.12%,归母净利10.02亿元,同比增长47.95%。
对于2024年业绩的整体表现,南京证券提到有以下原因:
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143.48%,主要是自营投资业务收益增加;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25.65%,其中,资产管理业务、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0.94%、24.84%、17.07%;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31%,主要是子公司业务收入增加;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1.61%,主要是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证券之所以能在业绩上实现营收与净利双增,并非得益于某一个季度的突出表现,而是多个季度稳健经营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纵观2024年各季度收入情况来看,一季度和四季度的表现最为突出。其中一季度营收对全年的营收贡献程度最高,为8.82亿元,环比增长25.24%,占总营收比为28.02%。而四季度实现的归母净利在全年各季度中最高,为3.06亿元,环比增长103.89%,占公司全年归母净利30.51%。
营收创新高,自营业务是重要推手
良好的业绩表现,主要得益于证券投资业务、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南京证券总资产为697.68亿元,同比增长19.2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178.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7%。
具体来看几个核心业务条线均实现较高增幅,2024年,公司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实现营收16.55亿元,同比增长12.71%;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营收1.88亿元,同比增长17.03%;证券投资业务实现营收16.28亿元,同比增长34.46%;资管及投资管理业务实现营收1.06亿元,同比增长23.24%。

在谈及证券投资业务表现更为突出为何更为突出时,南京证券表示,公司自营业务在债券市场表现强势、权益市场先抑后扬的背景下,叠加上年同期低基数,实现了较快增长,成为公司全年经营业绩的压舱石。公司通过优化投资组合、加强风险管理等措施,确保了自营业务的稳健发展。
除自营业务外,增长明显的还有资管及投资管理业务。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规模143.70亿元(母公司口径),较上年末增长7.79%,其中,集合资管产品(含大集合)规模82.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49%,单一资管产品规模61.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48%。
对此,南京证券表示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推进多元化特色产品体系布局,产品线实现周开、月开、年开、滚动持有期等多期限覆盖,涵盖现金管理策略、纯债策略、固收增强策略及权益策略等多品种类型,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
此外,还有几组数据值得关注。
经纪业务方面,公司年内新开户数量同比增长51%,报告期内股票基金代理交易额约1.72万亿元,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4.4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客户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较上年末增长31.59%。
南京证券期货业务增速明显,2024年新开户数同比增长21.70%,客户日均权益规模23.54亿元,同比增长23.33%,实现代理交易额1.79万亿元,同比增长54.66%。
投资银行业务方面,保荐主承销可转债项目1单,完成上市公司破产重整项目1单,新三板挂牌、定向发行以及重大资产重组等项目8单。主承销各类债券产品规模319.24亿元,同比增长36.11%。
透露未来经营计划与条线布局
随着年报披露,记者留意到,南京证券也透露了今年的战略规划。南京证券表示公司将着力提高业务竞争能力和规模能级,有效发挥功能性作用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提高合规风控水平、保持稳健规范发展,构建梯次配备、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持续提高内部管理效能。
具体到业务条线,南京证券也分别进行了展望:
经纪业务方面,深化财富管理转型,重点提高投资顾问、研究咨询、自有产品创设等方面能力,持续加强基金投顾业务投研团队建设。
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围绕地方政府重要导向、重点领域产业,提供全链条、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着力打造“精品投行”和“全链债融”品牌。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持续做大业务规模、提高贡献度。
子公司方面,加快业务转型步伐,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稳健规范发展创新业务,积极打造新的增长点。
在服务企业方面,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方案部署,整合“投资+投行+研究+机构+财富管理”等条线专业力量。
此外,年报还披露了南京证券的分红计划。根据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95亿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47.11%。
南京证券还提到,在公司盈利、符合证券公司净资本等监管要求及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的前提下,将积极采取现金方式分配股利,相对于股票股利等分配方式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
(财联社记者 陈俊兰)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