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华基金有点“虚”

银华基金有点“虚”
2024年04月11日 01:14 包不同的观点

“狂飙”后遗症。

1

业绩“虚弱”

随着年报季的到来,公募基金的财务状况也随之浮现。

根据《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7日,至少有37家基金公司的经营情况,经由上市股东2023年报披露。

其中就有今天文章的主角——银华基金。最近,西南证券(600369.SH)发布的2023年报,披露了旗下联营公司银华基金2023年的业绩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银华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2.07亿元,净利润6.36亿元。

▲图源:机构之家

放在同行中,这个业绩排在第二梯队,同时也是盈利下滑较为明显的。《财经》梳理的数据显示,2023年,银华基金营收同比下降12.85%,净利润同比下降22.15%。回看2021年和2022年,银华基金的净利润分别为9.22亿元和8.17亿元,其净利润已经连续两年快速下滑。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期,第二梯队的基金公司里,有2家的净利润涨幅超过30%。

盈利的下滑之外,基金产品的业绩更为扎心。wind数据显示,银华基金旗下产品在近两年合计亏损约376.89亿元。平均算下来——

每天亏掉5100万。

就算你年薪1个亿,要把银华基金这两年亏的赚回来,也得370多年!

▲图源:wind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带来如此大的亏损,银华基金这两年获得的管理费却有57.48亿元。难怪有网友感慨,还是做基金好呀,旱涝保收。管它基民亏不亏,反正自己不亏!

2

大腕“虚名”

基金管理费与资产规模直接相关。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银华基金的管理规模是5033.78亿元,在行业内排第19名,算是头部基金公司。

把时间拉长一点,在2019年底,银华基金的管理规模还不到3000亿,但2020年底却急剧增加到5700多亿。为了扩大规模,过去数年,银华基金想了不少办法,其中之一便是“造星”。

一个经典的案例是李晓星。公开资料显示,李晓星于2006年至2010年期间任职于ABB有限公司,历任运营发展部运营顾问、集团审计部高级审计师等职务。其在2011年3月加盟银华基金,并在短短四年内完成了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跨越。

过去几年,在基金圈的“造星潮”下,李晓星被银华基金捧到了台前。《李晓星背后的故事》、《听见李晓星》、《走进李晓星的投资世界》……一个个音频和视频,加上宣发海报与巨幅广告,让李晓星享受到了娱乐明星般的关注度。

彼时,李晓星的管理规模一度超过500亿,占银华基金混合型基金总规模的1/3以上。

这样一个炙手可热的“明星”,如今业绩表现如何呢?点开李晓星现任基金业绩与排名,绿的多红的少。看近两年业绩那栏,全是绿色,大部分亏损都超过20%。

例如银华心选一年持有期混合A,近6月跌去11.35%,成立来跌幅达21.28%。

还有银华大盘两年定开混合,近1年跌了20.79%,近3年更是跌去41.90%,已经快腰斩。

类似的基金经理还有焦巍。天天基金网资料显示,焦巍堪称基金老兵,累计任职时间8年又234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54.23亿元。

就是这样一位百亿老将,却在2023年二季度出现了滑铁卢,旗下四只产品季内收益均跌超13%以上。

从焦巍现任基金业绩与排名来看,比去年的情况好了不少,但看近两年表现那栏,依然是一言难尽。

遥想2022年的时候,银华基金旗下管理费收取最多的权益类产品分别为焦巍管理的银华富裕主题A,李晓星管理的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以及李晓星、张萍二人共同管理的银华心怡A和银华心享一年持有。

光这四只产品,该年就合计向投资者收取了7.44亿元管理费,占总量的23.96%。

看看这几只产品的业绩表现,焦巍管理的银华富裕主题A,近3年亏损33.7%,其他几个也曾在一年内浮亏超过15%。

根据智友养基的梳理,在焦巍的管理下,银华富裕主题混合曾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亏损了117.18亿元。但按照媒体测算,银华基金在焦巍管理的银华富裕主题混合A上,就拿到了将近7亿的管理费。

2023年,银华富裕主题混合A亏了32.30亿元,除去客户维护费,也还收取了1.3亿管理费。

糟糕的业绩表现,加上巨额的管理费,让银华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备受基民吐槽。

其实,我也很想替广大基民问一句:管理的产品亏了这么多钱,他们怎么好意思收这么多管理费?

3

投研“虚实”

银华基金“造星”的逻辑不难理解。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华基金通过持续地创建并推广“明星”产品或基金经理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进而通过发行新产品来扩大规模。

但问题在于,造出来的“明星”并不能保证业绩“一直红”。事实上,在周期波动的投资市场上,没有任何人能做这个保证。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产品发了,规模上去了,这些“明星”的业绩却开始下滑了,投资者的心情由短暂的期待变成了长久的失望。

与此同时,规模扩张的后遗症还在显露。

典型的是“一拖多”。例如,李晓星在管产品数量一度超过10只。在“基金经理团队制”模式下,李晓星管理的基金,很多都是和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

也正因此,李晓星存在多只产品持仓雷同的情况。其在管基金集中关注白酒和新能源这些热门领域,十大重仓股也主要集中于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汇川技术等企业。

▲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混合持仓情况

此前,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文件明确要求“合理调配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公募基金和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只”。

关于这点,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如果把管理基金产品比作带孩子,你想,一个人带着十几个孩子,管得过来吗?

往深层次看,这种“一拖十”的背后,反映的是银华基金规模迅速扩容之际,人才相对短缺、投研能力相对薄弱的困境。

根据机构之家的梳理,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末至2023年末,银华基金旗下股票型和混合型产品的合计规模分别为1426.18亿元、1618.95亿元、1123.73亿元。可以看到,2023年银华基金权益型管理规模出现大幅下滑。

从业绩上也能看到这个趋势。根据公司研究室的梳理,2022年,银华基金旗下有55只产品年度跌幅超20%,最大跌幅39.5%。其中的多只产品,正是前两年股指高位时抢发的。

此外,同花顺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银华基金旗下的72只权益基金,合计实现利润-77.15亿元,其中有62只基金亏损,占比达到86%。

公开资料显示,银华基金成立于2001年5月,是一家成立逾20年的老牌基金公司。凭借着固收领域的优势,银华基金曾跻身行业前列,其也一度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债券、货币和保本三大低风险产品门类齐全的基金公司。

但如今,随着扩张后遗症的显露,银华基金当年的风光,已经逐渐暗淡。业绩“虚弱”、大腕“虚名”和投研“虚实”这几大质疑,是银华基金必须直面的问题。

对银华基金来说,当务之急,可能只有一件事:脱“虚”向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