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当太阳跃过地平线向上爬升,在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店湾镇贾家沟村附近,林立于海拔1400多米山间的一排排泛着亮光、整齐划一的光伏发电组件,正迎着朝阳尽情汲取着大自然的能量,而后转变为电能默默造福社会。这片占地5000余亩的光伏矩阵,便是电力集团左云光伏发电站。
抢抓机遇,果断上马
与传统的一次化石能源利用相比,光伏发电由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同时资源分布广泛,是绿色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极具发展潜力。2012年和201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国六条”“国八条”,明确了“光伏产业作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自此,光伏产业发展进入全新发展时期。
山西省大同市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光伏示范基地。2015年7月6日正式启动。该基地建设共涉及13个乡镇,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左云光伏发电站便是其一。
该站破土开工已是隆冬季节,山上气温较低,只有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同景双轴跟踪系统能够承受这样的天气条件完成施工。为了不耽误工期,项目建设者冒着山区寒风凛冽,每天往返于作业区和项目办公区,使用棉被、防冻剂等物资来保护新建成的混凝基桩。历经考验,于2016年6月22日一次性无缺陷并网发电。
目标一流,高端配置
作为“光伏领跑者”计划项目之一,左云光伏发电站总体占地面积5017.18亩,装机容量10万千瓦,总投资7.59亿元,年平均上网电量1.8亿度,是整个光伏示范基地中投资最少、并网时间最短的电站。它以“高效组件、跟踪系统、新型逆变、智能控制、模块设计、集成施工”为核心,站在国家先进技术的最前沿,大力推广光伏发电高新技术应用,打造中国光伏产业升级版。
平均身高4米的电池组件,是国内最先进的同景双轴跟踪系统,比常规固定式发电效率提高20%以上。这种跟踪系统突破了土地资源稀缺的瓶颈,上部进行光能与电能的转化,下部种上了耐旱的大同黄花,实现林光互补。发电站采用南京日托MWT背接触光伏电池生产技术,变栅线为雪花状栅点,相较常规电池片减少一半遮光面积,比相同面积常规组件输出功率提高20瓦,多晶组件转化效率达到17.2%,整体发电量,处国内领先水平。
由于整个场址处于山地,地势蜿蜒,灌木林占总面积92.47%,因而电站使用了集散式+组串式+集中式逆变器,发挥光伏先进技术的综合叠加优势,通过MPPT多路控制,减少灌木对能量转化的影响,提高山地复杂条件下的发电效率,逆变器的最高转化效率达到99%。
此外,该站同期建设了先进光伏发电技术对比试验区,引进了全球技术领先的光伏产品,与国内十大光伏组件生产企业的先进光伏产品进行光电转化效率、发电量等技术参数试验对比,促进光伏生产技术升级。在发电效率、发电设备、发电方式三个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经济运行,科学管理
走在发电站展示区明亮的路面,谁曾想脚下的路面此时正默默吸收能量,蓄势待发。这是全国首条光伏发电路面,长286米,当夜幕降临,发电站职工宿舍区亮起的灯光就有来自脚下的光源。
作为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项目之一,该站以打造“光伏新技术示范地、领跑技术实践地、先进技术聚集地”为目标,在促进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同时,将发展光伏发电与治理采煤沉陷区相结合。光伏路面就是基于采煤沉陷区禁止建设永久性建筑而修建,既经济实用,又方便美观,下一步,还将建设长300米的光伏走廊,实现发电效率效益最大化。
电站执行“上8休6”作息,人员分成两组,24小时全天侯执守。电站位于山林之间,分布区域广阔,一次性完成全部巡检需要月余,最远的巡检区域使用工程车也得40分钟到达。夏季林间蚊虫侵咬还不是最难熬的,到了冬季,巡检在海拔千余米的山顶,呼啸的冷风打得脸生疼,手冻得不听使唤,但大家没有一次巡检偷懒懈怠。车辆无法通过的区域,都是靠双脚去丈量。太阳落山后才能清理逆变器、吹风机等设施上的污垢,保证第二天设施正常运行,以便吸收到充足的阳光。
自2016年6月一次性无缺陷并网发电以来,全站上下依靠经济运行、科学管理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2017、2018、2019连续三年在示范基地夺冠。2020年,在山西省光伏能源协会109家发电站“八项”综合指标排名中,高居榜首。(文/刘雨亭 责编/孔宪楠)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