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控股集团于变局中开新局 化“优势”为“胜势”

晋能控股集团于变局中开新局 化“优势”为“胜势”
2022年03月17日 10:14 晋能控股集团

晋能控股集团于变局中开新局

化“优势”为“胜势”

岁月如歌,高唱着豪迈与光荣。征途如虹,镌刻着探索和奋斗。

晋能控股集团自整合重组以来,破壁图强,融合向新,于变局中开新局。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一路蹄疾步稳,谋篇布局,发展答卷,成绩骄人。

——举旗定向,“三步走”重组思路取得阶段性胜利。煤矿、电厂、装备制造资产完成划转,新公司稳健运行;以制度管企、管人、管资产,新设和完善了 215 项制度;世界 500 强位居第 138 位,中国企业 500 强排名第 44 位。

——握指成拳,各项工作指标创历史新高。煤炭产量完成3.8亿吨,发电量 846 亿度,装备制造产值 75 亿元,年人均工资达到9.5万元。

——把握大势,擘画发展新蓝图。制订完善 “1368” 和“55266”战略规划及战略目标。制定实施了“双碳”三年行动计划、5至10年中长期目标规划。制定实施了69项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显活力,见成效。

观大势,谋全局。晋能控股集团立足新发展阶段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煤炭产业上大压小,建大矿,淘汰出清落后矿井,持续推进先进接续产能,积极开展煤矿智能化改造和5G+智慧矿山建设,以数智赋能煤炭产业跨越发展,目前,65个智能化综掘工作面全面建成,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3%。电力产业坚持走“大容量、高参数、成本优、新能源占比高、效益好”的发展路子,壮大集风、光、水、燃气、瓦斯发电+光伏制造厂站于一体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发电装机、发电量、供热量均位列山西省第一。装备制造产业立足基础“制造”,深耕高端“智造”,坚持“上高端、拓市场、强服务”发展,打造“订单式、快递式、网络化”服务模式。拥有688项自主知识产权、17项国际专利、一批批高端产品,一举打响“晋控智造”品牌。

2021年晋能控股集团煤炭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电力装机容量占全省三分一,供热面积占全省供热总面积三分一;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四台矿“以孔代巷”新技术开启瓦斯抽放新模式;全省首座百万机组电厂长治发电公司2×100万千瓦项目双机正式投产;由晋能控股集团与华为公司联合打造的全国煤炭行业首个科研创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晋城市金鼎金匠工业园区建成;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成功研制全国功率最大的高功密双冷电机;塔山发电公司作为晋能控股集团智慧电厂改造项目试点已完成全部智慧改造……整合重组成果丰硕,发展成效不断涌现。

动中肯綮 发展优势突显

2021年,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各项经营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营业收入实现60.46亿元,增幅36.22%;降本增效实现20488.82万元,超计划10488.53万元;货款结算实现1328.28亿元,增幅117.08%。仔细查看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去年的“成绩单”,不禁让人好奇如何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发展成效?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晋能控股集团总部提供的资源和政策方面的支持。晋能控股集团连续出台了《关于印发的通知》《关于印发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销售煤炭统一上线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通知》,明确要求晋能控股集团所销售的煤炭全部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能源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线上合同签订、交易交收、货款结算的全流程交易和竞价、挂牌等市场化交易。集团公司领导更是多次对交易中心进行实地调研,为交易中心的发展指明方向。

成绩的取得,也离不开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自身的砥砺前行、拼搏奋进。按照总部提出的“发挥我省煤炭资源优势,打造‘中’字头机构品牌”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服务煤炭、做强会展、拓展服务、实现盈利”的发展定位,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措施。建章立制,不断完善上线交易制度,为开展全流程交易和市场化交易提供制度保障;主动服务,全力组织产运需衔接,多次赴各销售单位实地对接,了解业务需求、现场组织培训、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拓展集团外部企业上线交易,不断加强与山西焦煤、华阳新材料、潞安化工等省属重点煤炭企业及其他地方企业的沟通联系,积极推动省内外煤炭生产、经营、消费企业上线交易。

特别是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大会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举行,这是交易中心改制转企后的首次亮相。在这届大会上,煤炭企业共签订煤炭购销合同13.75亿吨,其中晋能控股集团共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66亿吨,创造了历届交易大会历史新高。截至2021年底,交易中心交易规模、交易量、注册交易商数量都取得了质的飞跃,新增交易商客户3786户,累计交易商客户达20584户;集团内外上线交易量累计完成8.13亿吨;甲醇、活性炭等煤化工产品成交金额1021万元,实现了平台交易范围的延伸,开启了交易中心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止损挽损 发展活力倍增

晋能控股集团成立后,全力推进止损挽损专项行动,切实摸准查实、多措并举疏堵企业的主要“出血点”和“亏损源”,由集团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工作专班不断健全完善组织机构,加大与省国资运营公司的沟通协调力度,科学布局、措施得力,全力解决制约亏损企业在扭亏脱困增盈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不断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2021年,针对太原煤气化扭亏脱困工作,郭金刚董事长两次召开现场调研会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在内部重组、授权管理、降息减负、资金接续等方面集团公司给予太原煤气化公司有力支持。晋能控股集团制订出台了《分级授权管理办法》,将太原煤气化公司作为两个授权管理的三级子公司之一,同时配套制定了支持太原煤气化公司脱困改革转型发展的7条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

太原煤气化公司坚定信心立足自身、加强管理,着力提质增效,全方位深挖降本潜力。积极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所属的龙泉能源公司保水开采项目、矸石充填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神州煤业厚黄土层下较薄煤层高浓度自流充填综采技术项目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严格执行晋能控股集团煤炭销售“五统一”管理要求,优化用户结构,注重产品质量,提升销售能力。

雪消山水见精神,满眼东风送早春。如今的太原煤气化公司在省委、省政府、省国资运营公司和晋能控股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咬定扭亏为盈的总目标不放松,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让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去年,该公司实现原煤产量2032万吨,营业收入132亿元,利润10.2亿元,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转换与蝶变。“效益好了,干劲就足了。我们切实把提高员工工资水平这项民生实事落实到位,制定每人每月增加500元绩效工资实施方案,让员工充分享受到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太原煤气化人力资源部主管王道宁说道。

舒筋活血 发展后劲更强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融资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压力,金融中心主动靠前作为,充分发挥渠道和资源优势,有力应对疫情、科学谋划发展、积极推进改革。与11家所属单位签订了年度契约书,将任务指标分解到各单位,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间,按月度分解落实。建立“职责分明、分工合理、运转顺畅、精干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加强金融系统制度体系建设和风险管控工作,妥善化解各类风险。同时,配合集团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加强资金归集和集中管理力度,多措并举保证资金接续,坚定不移发挥金融中心“补给舰”作用。全年共协助集团公司拓展3家银行“总对总”授信,增加授信450亿元。

截至2021年12月末,金融中心11家单位预计资产总额达到668.3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6.19亿元,同比增加0.85亿元,增幅3.35%;完成利润总额11.25亿元,同比增加1.09亿元,增幅10.73%;始终坚持服务集团经营理念,全年累计向成员单位让利11.36亿元。全年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实现了各项经营指标全线飘红。

从生产到销售,从修旧利废降本增效到技术改造、数字化生产,晋能控股集团以成本管控全员化,节支降耗常态化、销售利益最大化为导向,多维度提升经营实力,畅“血脉”通“血液”,实现提质增效,助推企业主要经营指标迈过“生存线”,达到“发展线”。

一组组亮眼数字,标注新高度;一项项重大改革,激发新动能 ;一个个精彩瞬间,擦亮新名片,更折射出晋能控股集团向着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战鼓声声催奋进,旌旗猎猎踏征程。新发展阶段蓝图徐徐展开,奋进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晋能控股号巨轮将继续勇立潮头、奋楫争先,驶向更广阔的海域,切实承担起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光荣使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作者/白文慧 刘振华 责编/武文丽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