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捶惨了!市值蒸发4000亿!资金疯狂出逃!这场暴跌的最大元凶 是它!

被捶惨了!市值蒸发4000亿!资金疯狂出逃!这场暴跌的最大元凶 是它!
2021年06月15日 20:26 叶檀财经

破圈却无法自救

在线教培机构,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破圈上了头条热搜:

武汉黄陂某同学高考作弊,上传猿辅导APP找答案。

这位同学不但成功把手机带进考场,拍下最后三道数学大题,顺便附赠了自己的考号和姓名。

好奇心爆棚的网友接连发出灵魂拷问:

1、夏天那么热,穿得那么少,怎么带手机进场的?

2、照片显示角度很高,手机为何没被监考老师发现?

3、手机到底是如何突破信号屏蔽设备的?

黄陂教育相关部门也正面披露了更多的细节:

1、考生进场时双手高举,手里拿着薄衣服盖住手机。

2、手机直接使用了卫星网络,避开了5G信号屏蔽器。

团队里的小伙伴非常激动,想知道这家卫星通讯设备供应商姓甚名谁,以后加入鸿蒙体系,进一步突破美国技术封锁指日可待了。

(高考人数和应届毕业生数量同步上升)

可惜的是,高考考生作弊不太会有更多的后续了,因为如此规模的作弊,牵涉的必然不止一名学生和一个设备,而是完整的一系列高考作弊产业链上下游,后面的故事就很难追究了。

可是猿辅导顺利出圈,并不能阻止在线教育行业的冰封。

4月24日,头部玩家高途、学而思、新东方在线、高思被市场监管总局处以50万元顶格处罚。

这只是一个开始,在线教育全面收缩,从资本到老师,再到学生和家长,除了默默忍耐,别无他法。

市场消息显示,猿辅导这一轮估值已经高达155亿,并且在2021年1月启动了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距离上一轮完成不到一个月,投后估值200亿美元,却因为政策监管,融资在3月突然冻结。

当然也有极少数幸运儿率先上岸,掌门教育6月9日挂牌纽交所,开盘上涨45.57%,随后盘中涨幅扩大到80%,3次触发熔断,最终收涨47.44%。

(掌门教育上市后 先暴涨后回落 图源:雪球)

从互联网巨头的大监管,到如今在线教育的大洗盘。资本逐利,不会放过任何可以收割的机会,只是目前来看,被监管按住了手脚,不敢多动。

教育行业终于发现,互联网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甚至不能触碰到教育本身这个核心问题,而是一次又一次,把老师、职工、家长、学生困在了KPI、课程与业绩上。

真正学不好的学生,不能指望互联网在线教育去培养,真正学得好的学生,也不会整天去上课外辅导网课。

那么问题来了,在线教育,到底为谁而生?

在线教育猜到了开头没预料到结尾

资本入局,帮助在线教育新晋玩家讲故事的时候,很卖力。

IT桔子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在线教育机构最明显特点是:

笔数下降,金额飙升。

换句话说,在资本积压的大环境下,绝大部分资金依旧流入到了头部在线教育机构口袋里,而不是中小玩家。

猿辅导则是疫情初期最受益的大玩家。

2020年3月底,36氪独家报道,猿辅导获得10亿美元融资交割,高瓴资本、腾讯、博裕资本和IDG这样的顶级机构相助,投后估值78亿美元。

这笔融资创下当年教育行业最大单笔投资。

七个月后猿辅导获得新一轮12亿美元融资,老股东腾讯、博裕资本纷纷解囊相助,估值飙升到13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教育独角兽。

(教育科技独角兽群雄并起)

猿辅导和互联网系大资本一拍即合,因为内在基因是相匹配的。

它的四位创始人都来自网易。

2012年网易门户事业部原总裁李勇,带着市场部同事李鑫、网易科技频道主编帅科、网易邮箱和有道词典技术开发郭常圳,创办了成人教育网站粉笔网。

这一群互联网技术出身的大牛,本来打算靠学习工具软件猿题库积累初始流量池,筛选核心种子用户,结果市场接受度太低,被迫转型为课外辅导平台。

工具转平台,这带有明显互联网思维,可以说是用互联网的路径去改造教育行业。

经历短暂的试错期后,2015年猿辅导终于找到了新出路:

成为课外辅导平台。

成为平台只是第一步,猿辅导主打的在线中小学课外一对一网课,开启了大规模招募老师,却发现又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学校无法保证上课效果,加上很多是兼职老师,更不用谈积累品牌效应了。

最终在2016年猿辅导开始建立自己的师资团队、教学研发,转向自营教培机构。

核心创始团队在猛攻一对一市场,并且获得一定成绩的时候,判断这是无法持久的,继续调转方向,专攻在线直播双师大班课。

这其实是一种舍弃了部分教学质量,换取互联网机构追求的规模化、可复制性的妥协。

后来猿辅导为了拓展营收,进行业务多元化,2017年10月上线斑马英语,后来全面升级为斑马AI课,覆盖了2到8岁少儿学科启蒙教育。

很快斑马系列课程成为猿辅导第二大营收来源,市场上有消息称2019年累计创收10亿元。

几乎所有新老在线教育玩家,都经历了三个相似的阶段:

一是聚拢流量。

对产品进行试错和迭代,抓住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网课模式,或者细分领域,然后尽全力ALL IN堆资源,顺便修剪掉不能贡献营收利润的次要业务。

二是横向拓展。

当主营业务足够强大的时候,在线教培机构会横向孵化一个或者几个它们认为,可能成为爆款的新产品,甚至新老产品联动,只要能跑出一个优质项目,那就可以继续对其整合优化。

三是营销投放。

当然实行大规模营销投放的前提,是一两项核心业务已经打响知名度,然后再通过互联网关键词、大街小巷公交站台、电梯广告24小时轮播,以及各种晚会的赞助,来进一步占领用户心智。

阶段三完成了之后,再次返回阶段一,无限循环,直到形成属于自己的流量--营收变现闭环。

利剑落下一地鸡毛

就在互联网巨头忙着撒钱,教培机构忙着扩张和抢学生的时候,没想到监管政策的利剑,突然落下。

春江水暖鸭先知,越是2020年积极的资本,逃得越快、越早。

好未来曾经是高瓴资本在美股的第一大持仓,从2014年四季度就开始建仓,2019年还参与了5亿美元定增,到了2021年一季度,直接清仓了所有的好未来股份,连带着清仓了一起教育。

高途遭到了环球老虎基金清仓式减持。

二级市场方面,新东方、好未来、高途三家美股上市教育公司,自2021年2月以来,市值累计下跌超过4000亿人民币。

失去资本后大中小玩家开始新一轮裁员。

根据市场消息,高途宣布裁员30%、VIPKID裁员比例高达50%,36氪报道,字节跳动旗下教育业务即将大范围调整。

所以2020最悲催职业,非在线教育机构辅导老师莫属。

上半年月薪三万,下半年裁员走人,谁能比这更惨?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9月9日和作业帮联合发布的《2020年在线学习服务师(辅导老师)新职业群体调研报告》显示,K12头部十几家机构,合计拥有接近10万名辅导老师。

(95、96、97后新一代是在线教育辅导老师的主力军)

注意,这只是辅导老师的数量,不包括其他的配套职工和名师。

对于辅导老师,机构们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辅导老师基本上都是被KPI追着跑。

猿辅导的员工收入和续费率、退课情况、家长满意度直接挂钩,通常来说续费率会被要求在50%以上。

仔细观察会发现,续费率是在线教培机构们的命门。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建立和改造新东方在线的时候,对续费率有一段非常精准的论述:

大班模式解决不了续费率问题。外界数据是(有机构说)续班率达到80%以上,有的甚至90%。

但是我觉得这是为了给投资人看的,新东方用最牛逼的老师反复试验,平均也就是70%左右,我相信业界平均数不会超过75%。

续报不超过70%,每续班一次学生就会流失25%,一年续报两次流失50%学生。意味着一年后学生交的钱一分不剩,但是机构还在支付老师工资、科研、产品研发、系统维护等等。

俞敏洪毕竟是老师出身,一开口就把大实话全都说完了,大资本一看形势不对,纷纷提桶跑路。

在线教育正在努力远离教育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

每一个系统的探索中,都存在第一性原理,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者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在线教育行业的第一性原理,可以用一个公式总结为:

老师的价值=学生数量 X 课程单价 X 课时时长

万变不离其中,一旦教育行业过度资本化,学生、老师、家长、机构都被异化了,这个公式给与的施展空间很小,对于互联网思维的资本来说,无非就是扩大学生数量、提高课程单价,或者延长课程时长。

教师的KPI以此为基础,机构的总价值就是无数个教师、配套人员的总和。

是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公式里,教育本身去哪儿了?

叶檀财经团队之前写过中公教育,秘诀就在于早期起步时候,推出的高客单价保密协议班,价格从一万元起跳,上不封顶,曾经出现过十万元的奇葩产品。

再看看当下在线教育机构们的高管,都在谈些什么?

一家企业的创始人与核心团队,决定了公司的初心和调性,尤其是创始人,将永远是整个企业的精神教父。

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说,要基于数据肖像进行个性化分析,只有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无感采集,才能精准识别每个孩子的情况,实现因材施教。

高途课堂是陈向东创立跟谁学之后,孵化出的针对C端用户的直播大班课产品,不这么做,可能连公司都活不下去。

网易有道把精力放在了奖学金、开放AI平台、精品化、差异化课程上。

腾讯企鹅辅导更注重用技术创新,去赋能教学内容,建立科学丰富的内容体系,提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在线教育,重点是教育,而不是在线。

聚焦在线,就变成无限制的堆人力、堆课程、堆AI,最终变现成机构的营收、利润和估值。

教育本身根本不是一个适合过度资本化、私有化的行业,是时候来一次真正的大洗牌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