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懵了 新能源不行了? 现实没那么糟 | 新实体企业

跌懵了 新能源不行了? 现实没那么糟 | 新实体企业
2022年01月27日 22:37 叶檀财经

文/檀所长

近期的资本市场可谓腥风血雨,不少朋友都被“教训”地没脾气了。

其实,挤泡沫的时候,泥沙俱下很正常。

但当市场回归正常后,真正有价值、有实力的企业,一定不会被忽视。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周二的文章我们聊完了宁德时代的参访感受,今天来分享我们看到的新能源上下游情况。

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只看一家头部企业肯定是不够的,听听上下游企业的态度,能发现很多不一样的细节。

新能源上游 比想象中的还淡定

我们宁德参访的第二站是锂电池上游企业,厦钨新能。

夏钨新能是厦门钨业的子公司,2021年刚刚拆分出来在科创板上市。

这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是电池正极材料,其中超过7成的收入来源于钴酸锂,不到3成来源于三元正极。

钴酸锂主要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厦钨新能最大的客户是宁德新能源(ATL),而ATL则为苹果、华为提供电池。

换句话说,这家企业也是苹果、华为等手机大厂的上游供应商。

三元正极主要用于动力电池领域,公司这一块的客户就包括了宁德时代、中航锂电、比亚迪等国内知名锂电厂商。

目前公司的动力电池相关业务正在快速增长,而在消费电子领域占据着较大优势。

整体来说,这是一家深耕电池正极,主营从消费电子转型切入新能源的企业。

这家企业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接地气。

一到夏钨新能的厂区,由于刚参访完宁德时代,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落差相当大。

公司办公楼的观感一眼看上去就是直男审美,布置装修都是一切从简,有些楼道里不开灯,会议室就像是学校教室。

与宁德时代的国际化、设计感相比,夏钨新能更接近传统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样子。

夏钨新能的高管们也同样接地气。

刚到公司,就见到几位穿着工作服,理科技术人员气质的男士已等候多时。

没想到,这几位就是公司高管。

没有大家刻板印象中上市公司高管的西装革履,高端大气上档次,眼前的几位看起来更像是刚从工厂里出来。

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了理工男主导的企业氛围。

进入生产车间,公司非常注重物理方面的细节问题,要求参观前戴帽子,还有专门的除尘环节。

做原材料,一般印象是脏乱差。

这次实际参访的车间,一丝粉尘都没看到。

厂房电梯里,还有公司篮球赛和乒乓球赛的日程表,这也是典型理工男的兴趣爱好。

在对谈中,我们则了解到了上游企业眼中的新能源产业格局。

锂电池的四大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成本占比最大的就是公司主营的正极材料。

同时,正极材料也是目前竞争最激烈的一环。

其他三大材料,行业的老大基本已经比较明朗,具体的情况此前我们也在文章中和大家介绍过。

而正极材料,特别三元正极,几家企业仍然没有分出胜负。

根据厦钨新能首席工程师的分析,公司的高电压(中低镍)电池和三元高镍电池的差距没那么大,高电压也有可能做到上千公里的续航。

当然,能否真的有所突破,目前公司的业绩还没有体现。

而说到大家普遍关心的原材料问题,公司似乎也非常淡定。

董秘讲到公司上游有包括天齐(公司第八大股东)、雅化等广泛的合作,并不担心上游的涨价情况。

看起来,市场所担心的问题,有些企业似乎并没当回事。

整体来说,这家企业在高端制造的原材料代工领域有口皆碑,尽管表面上其貌不扬。

对这家企业,参访完大家一致评价,很纯朴。

新能源下游 “进击”的中国制造

最后一天我们去了上汽的宁德基地,新能源的下游。

上汽厂区给人的第一印象还不错,干净、美观、高效。

毕竟是要和消费者经常打交道的下游企业,门面相当讲究。

上汽集团我们也不用多介绍了,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汽车企业,在国内乃至全球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大家最熟悉的“神车”五菱宏光,可谓是上汽的最大爆款,2021年占到了集团总销量的60%。

上汽的两大自主品牌,荣威和名爵,则是当下的主要发力点。

公司人员告诉我们,上汽的整条汽车产业链都来了宁德。宁德基地主要是做的是出口。

2021年,上汽是中国汽车出口量最大的企业,累计销量达29.07万量,同比增长68%。

从数字上我们能想象,上汽宁德基地为中国制造出海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通过和管理层的对谈我们得知,上汽出口后的售价高于在国内售价,当然其中包含了关税和运费等等。

但中国制造的优势就在于,哪怕算上这些额外费用,其价格仍然在国外非常有竞争力。

这两年上汽的出口量实现了两个1/3:

集团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量的1/3,新能源车占集团总出口量的1/3。

今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这对于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又是一个重大利好。

而上汽在宁德的二期项目,目前还在建设中,随着未来逐步投产,这两个1/3未来必然将持续增长。

可以说,中国制造的出海之路上,锂电池有宁德时代领军,整车有上汽集团带头。

在上汽的厂房中,有一个现象特别引人注目:

生产线旁,囤积着大量的汽车零部件。

这就是“缺芯”所造成的。

大家都听说了“缺芯”,不过亲眼见到缺芯带来的实际后果,还是相当有冲击力的。

一方面,这些零部件是在等待芯片的带来,是公司囤货以备不时之需,还能提防原材料的涨价。

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公司已经是满产状态,能用的汽车芯片都已经用上了。

相信国内的主流车企们,这段时间厂房里应该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一旦“缺芯”的困境过去,我们有理由认为车企的产能会再上一个台阶。

上汽的生产线有一个特点,可以柔性生产。

据管理层透露,集团几大基地都能实现新能源车和汽油车产能任意置换,根据订单灵活生产。

公司是行业内最早考虑这个问题的企业,很早就对产线进行了改造。

中国制造不仅有速度,还有灵活性。

最后,对此次宁德之行做个总结。

2020年,国家定下了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要达到20%的目标。

三家公司问下来,都非常有信心提前完成。

对目前市场对新能源行业的各种质疑,他们了然于心。

无论外界是什么态度,该研发的技术、该储备的资源,该做的仍要继续做下去。

我们能想到的,这些专业人士基本都想到了。

解决质疑的办法就一个,干就完了。

本期助力新实体专栏到此结束。

我们初心不变,找出中国有特色的实体企业,积极助力新实体企业,助力中国企业成长。

如果檀香们有看好的新实体公司,欢迎在文章下面留言分享,欢迎给我们来稿。

让我们一起选出新实体企业,助力中国新经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