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医药猎手”融通万民远:对医药仍然抱有坚定的信心,细分领域看好两个方向 | 追踪中生代

“非主流医药猎手”融通万民远:对医药仍然抱有坚定的信心,细分领域看好两个方向 | 追踪中生代
2022年12月20日 11:22 资识

聪投在10月做过一个医药主动基金经理的详细盘点(点此查看)

9月末10月初,整个医药板块跌到了一个阶段性低点,当时筛选出来的医药基金今年的跌幅大都在两位数以上,只有极个别是微跌甚至微涨,万民远就是其中一位。

12月16日,也就是上周五,融通健康产业A基金发布了一则公告,基金经理万民远于近期出资100万申购融通健康产业A,且持有期限不低于1年,与基民同在。

万民远在聪投评论区的出镜率非常高,是很多投资者的自选关注对象。

代表产品为融通健康产业A,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15,医药生物行业今年累计跌幅达17.86%,但该产品逆势取得4.43%的正向收益,也是今年为数不多取得正收益的医药主题基金

即使看月度数据,万民远的月度胜率也在60%以上,所以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业绩,万民远的表现可以说都非常可圈可点,算得上今年以来最火的医药基金管理人之一。

最重要的是,在深入研究之后,我们还发现了他的一些独到和不同之处,所以正好站在年底这个时间点,一起重新认识一下这位基民们津津乐道的投资人。

我们知道强专业性使得医药成为一个门槛非常高的研究投资行业,这也让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医学专业的万民远自带“先发优势”。

入行之后,他先后在银河证券、国海证券、融通基金行业研究,并在深圳前海明远睿达担任投资经理2016年7月,他重回融通基金正式开始自己的基金经理生涯

目前万民远在管3只产品,总规模49.24亿其中融通健康产业A的规模独占40.28亿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15日

去年底,万民远总的管理规模为16.27亿,融通健康产业A的规模为13.83亿,今年万民远管理规模翻了近2倍,主要也是体现在这只老基金的申购上。

与葛兰600多亿、赵蓓160多亿的规模相比,万民远称得上“小而美”,因此也成为了那些追求规模适中、担心“船大难掉头”的投资者基金列表里的自选必加项。

其实在2019年中以前,万民远表现平平,很长一段时间的业绩表现弱于沪深300,从2019年中之后,万民远开始发力。

投资经理指数表现,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15日

落实到具体投资上,万民远会选取有明显贝塔收益的行业赛道,并通过自下而上选股,在个股选择上发掘低估值、安全边际高的公司,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在好的Beta里面去找Alpha,行业选择上顺应市场,个股选择上对抗市场

2控制回撤,以绝对收益理念做相对收益,放弃估值泡沫思维

3投资永远做大概率的事情,胜率和赔率同样重要,只有在高胜率的情况下才值得去博赔率

以下是详细分析:

专注医疗生物板块,2019年至今每年正回报且超额收益明显

融通健康产业成立于2014年12月,2016年8月万民远从蒋秀蕾手中接棒后就一直管理至今,6年多的时间,经历了几轮完整牛熊市场,还是很能反映出一些东西的。

先对该基金来个大致的速写。

该基金主要是投资一些健康产业的优质上市公司,近几年来医药生物行业的占比占比极本都维持在90%左右,阶段性地会投一些建筑、化工、传媒、电子、机械、电器、计算机、房地产、农林牧渔、公用事业等行业,虽然范围比较广泛,但占比都非常非常小。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15日

截至2022年12月15日,万民远的任职总回报为186.85%,超越基准回报170.40%,超额收益非常明显。

2016-2018年的表现较差,年度收益分别为-19.21%、-7.81%、-16.36%;2019-2022年表现较好,年度收益分别为86.88%、66.75%、14.92%4.43%

尤其是20195月至20207月期间,以及20217月至今,融通健康产业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显著。

且从20217月至今,虽然业绩比较基准总体呈现下滑趋势,但融通健康产业的净值曲线整体是波动向上,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万民远获取医药生物行业的Alpha能力是比较强的。

机构持有人的比例从2016年末至2019年末的几乎没有,涨到现在的3成占比左右。

另外,健康产业这几年的规模变化较大,自2016年万民远接手,一直到2019年,基金规模都在1亿上下浮动。

而万民远在2019年凭借86.88%的年度收益一战成名,在同类基金中排前1%,所以到2020年末的时候,基金规模已超20亿,这两年规模有所波动,最新三季度规模在40亿左右。

从股票仓位上看,85-95%的股票占比较为常见,但偶尔仓位也会降下来,比如2020年二季度。

前十大重仓股的集中度大都会在60-70%这个区间徘徊,还是比较集中的,但今年三季度降到56.20%,这在其过往管理中比较罕见。

万民远的换手率近两年有所下降,2017年至2021年上半年期间,融通健康产业的平均换手率约为5.922020年下半年至今,基金的平均换手降到3.55左右

从业绩归因上看,万民远还是在医药生物上的超额收益最为明显。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截至2022年12月15日

重仓股“不抱团”,偏爱连锁药店龙头一心堂

重点看下万民远心水的前十大重仓股

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万民远的重仓股中少有公募基金的“抱团股”,比如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等耳熟能详的医药大公司,相反都是一些不太被大众所知的小众医药股

除了长春高新市值偏大,热度比较高,三季度有148只基金重仓以外,其余9只重仓股市值均低于200亿元,重仓基金数量也都不高于26只。

可以进一步从股票风格分别变化中感受到这一点,基金整体聚焦于中小盘成长型股票,选择的股票也大多是热度相对不高的。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截至2022年6月30日

在具体的“小而美”的个股选择上,万民远偏好选择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并在阶段性的低点布局,所以业绩较为可观。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9月30日

万民远目前的重仓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CXO领域,包括长春高新、普洛药业、睿智医药、阳光诺和、百诚医药等;医疗器械领域,比如康德莱、东富龙等;连锁药店,像一心堂、健之佳、老百姓等这些都是。

与其他医药基金经理的重医疗器械CXO,轻连锁商店相比,万民远整体的配置与他们相比可以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连锁药店这个细分领域有几个特点,一是估值相对于整个医药板块都是偏低的;二是国家对于互联网医疗买药的限制也使得药店的行业集中度提高;三是药店具备消费属性。

一心堂重仓频次最多,截至2022年三季度已经重仓了24个季度,首次重仓是在2016年三季度,也就是万民远刚管理基金的时候,重仓持有时间已达6年之久,且在多个季度还位列第一大重仓。

一心堂自2016年三季度首次持仓以来,股价发生过好几次大的波动,比如2018年下半年、2019年下半年都是单边下跌,从2020年一季度末到2021年一季度末又是单边上涨,并达到历史最高价。

之后一年时间股价又跌回到2016年水平,不过从今年5月开始到现在,股价又再次翻倍,尽管股价波动剧烈,但万民远依然对其是“爱得深沉”,当然也赚到了不错的收益。

截至2022年12月15日,在从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医药大幅回调中,一心堂的累计涨幅高达12%

另外老百姓、睿智医药、长春高新也都是他的爱股,截至今年三季度分别重仓了14此、10次和9次。

这几只重仓股都曾在2019年二季度到2020年二季度迎来各自的股价爆发期,为整个投资组合贡献了不少的收益。

逆向投资,挖掘价值被低估黑马股

2019年二季度到2020年二季度是医药板块的主场,同时也是万民远的首个高光时刻,健康产业在此期间获得了74.89%的收益。

但在从去年7月至今医药的这一波回调中,或许更能看出万民远的能力与自洽。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9月30日

这些个股中,有些是万民远老早布局且长期持有的,比如一心堂、长春高新、九强生物、老百姓、睿智医药等,也有些是当万民远预计股价将迎来拐点而选择重仓的,比如开立医疗、美迪西等,涨幅都非常不错。

具体看每个季度。

去年三季度,万民远主要是大幅加仓了之前减持的长春高新,幅度高达1700%,康德莱、康泰生物获得1-2倍的增持,同时九强生物开始被减持。

四季度,医药板块又继续下跌,万民远选择少量卖出,减少亏损幅度。

今年一季度,大部分板块都处于熊市之中,医药也不例外,万民远选择加仓,大幅买入了此前在观察池中的百诚医药和阳光诺和,同时九强生物遭进一步减持。

二季度,医药板块有所回升,大部分重仓股获小幅增持,与此同时,九强生物退出前十大重仓。

虽然退出前十大重仓,但万民远也是实打实地持有了九强生物23个季度,和一心堂是同一时间重仓,但该股的股价表现并不好,长时间低于他买入的成本价,近两年股价也一直不温不火,这可能也是万民远不再重仓的原因。

今年9、10月份,整个医药板块达到了阶段性的历史低点,万民远近一步选择加仓,除了长春高新和东富龙持股数量不变,其他8只重仓股都获得了不同幅度的增持,其中普洛药业以及康德莱翻了近4倍。

万民远认为,这些股价和估值都处于市场底部的黑马股在未来可能有反转的机会,能够带来达维斯双击的机会,但是市场还没有发掘到,逆向投资大概率可以带来不错的收益。

翻看万民远往年的季报年报,我们发现他很早就说过、到现在也一直在说的一句话就是:

“个股选择坚持‘逆向思维,人多的地方不去’,在企业经营性低点布局,组合构建遵循产业趋势有限,成长与估值匹配,不追逐短期热点,提前预判,做孤独的‘拐点型’价值发现者。”

这是他给自己的评价,也是给自己的鞭策,从投资者视角看,他也确实按照这个路子在走,很加分。

当前看好创新和医药修复两个细分赛道

万民远表示自己长期看好医药,一是目前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和全基对医药的持仓都处在历史低位;二是医药的整体需求依旧比较刚性,行业的长期逻辑到现在有没有任何变化

 “当下我对医药仍然抱有坚定的信心,在行业基本面没有变化的前提下,便宜是硬道理。我也不清楚行业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迎来催化剂,但是目前是相对底部区域。”

具体到细分领域,创新和医药修复,是目前万民远比较看好的两个方向。

对于创新,万民远认为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只有创新才有比较强的溢价能力。

万民远表示,“创新包括创新药和创新器械。

创新药包括CXO产业链的一些公司,但这些公司可能有些分化。

中国整体很多的创新企业,好一点的公司可能在港股,A股也有,但是不多,但整体估值可能比港股贵不少。

CXO相关的问题,比如过去两年,授予新冠药的公司可能在未来两三年里面需要时间去消化大订单,从表观业绩上看,不会有特别好看的增长,股价弹性自然会小。

有些其他的二线与新冠没有太大关系的公司,如果未来业绩增速依然不错,我相信能赚得到业绩的钱。

对这个行业我依然不悲观,对中美脱钩也不太担心,我相信中国的低成本制造的优势或是中国工程师的红利,在未来三五年内依然能保持

所以整体来讲,从全球的竞争格局来看,我相信中国的制造优势,包括低成本优势在医药领域里面依然会表现出来

从全球格局来看,中国的CXO占比没有那么高,包括很多后端的如API(原料药),这种高毛利率的东西也不太高,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CXO行业的发展不用太担心,但是不能像过去一样有过高的预期。

过去两年增速快的逻辑:第一,供给需求不平衡,供给相对偏少第二,过去两年全球疫情导致很多海外供应链出了问题,导致供应链转移到疫情防护比较好的中国。

核心原因是因为疫情增添了很多新的需求,尤其是与新冠相关的需求,所以与新冠药相关的CXO净利率接近40%,这也是这些公司过去两年业绩为什么会这么强的的原因。

因为这些公司赚了钱,所以产能也在扩张,产能扩张的过程下未来毛利率大概会慢慢往下走,这是对CXO行业的看法

对于创新器械逻辑和芯片逻辑有点像进口替代逻辑。过去两年不管是国家还是医院面临的财政压力其实比较大,只要国产替代效果可行,我相信未来的两年,是国产替代最好的机会

对于疫后修复,万民远觉得疫情管控一定朝着对经济影响最小的方向去发展,所以从这个点往后布局疫后修复,至少它是时间的朋友。

医药的需求是刚性的,如果管控放松医药会是受益板块,需求上升一定会带来很多增量。即便不考虑这个因素,医药的修复会比消费的弹性相对更刚性一些。

比如与航空酒店逻辑类似的连锁药店,如果管控放开,可能最受益的是连锁药店

如果管控放松,很多消费场景就会恢复,而且医疗里面的消费场景,第一本身是非医保的;第二竞争格局相对比较好,客单价也高;第三,刚性的需求度会比一般的消费更好,所以恢复起来的弹性比较确定。

接下来是底部的原料药,过去两年原料药两头受损:上游的成本很高,下游的需求受到抑制。终端确实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这点往后看,这两个因素都在改善。

从周期股的投资逻辑来讲,在最差的时候买入,等基本面兑现,业绩出来的时候就要卖出,这个逻辑也同样适用于特殊原料板块”万民远表示道。

投资金句

万民远的对外交流不少,每次听,我们都能感受到他对投资逻辑和框架的讲述都非常清晰,我们从他众多的观点中略摘了几句,一起感受下:

1、在全球流动性收紧预期下,市场风格有望由过去极致赛道选股转向寻找具备估值性价比的个股。

2、估值和基本面之间很难平衡,如果好公司不具有好价格,就称不上是好股票。

3、价值和成长只能界定公司所处的不同阶段,没有公司生来就是价值股。

4、从中长期视角看,要选择优秀赛道里估值更低、市值空间大的品种。

5、坚持绝对收益理念,买时从性价比的角度来选品种,卖时会放弃估值泡沫收益。

6、投资要做大概率的事件,赔率和胜率在投资中同等重要,投资决策不考虑极端的小概率事件,尽量从大概率出发。

7、要在不太擅长的领域守正,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出奇。

8、大公司都是由小长大的,股票买入时的性价比很重要,以合理甚至低估的价格买入非常关键。

—— / Cong Ming Tou Zi Zhe / ——

编辑:慧羊羊责编:艾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