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商社】复工消费反弹潮:待到花开日,消费龙抬头

【国金商社】复工消费反弹潮:待到花开日,消费龙抬头
2020年03月03日 09:36 格隆汇APP

作者:草叔

来源:草叔消费升级研究

行业观点

国内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国复工率逐步提升:截至2月28日,我国国内累计确诊病例79251例,疑似病例1418例,当日新增确诊病例427例,新增疑似病例248例,现有疑似、新增疑似和新增确诊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全国来看,目前连锁超市开业率95%以上,连锁便利店开业率80%左右。阿里快递复工率达到78%。中国邮政、顺丰和京东基本全部复工,其他主要快递企业整体复工率达到66.7%。我们认为,过年期间积攒的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在开始陆续复工后会逐步反弹。

货币环境宽松,消费板块整体估值处于低位,有上升动力:目前我国货币环境总体宽松,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在3%以下处于历史低位。商业贸易指数、休闲服务指数和香港消费者服务指数的PE估值分别为18倍、32倍、18倍,均处于历史低位。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比,目前商业贸易指数和香港消费者服务指数预期收益率均显著高于国债收益率,且差距增大,而休闲服务指数预期回报率也在1月份超过国债。我们认为,目前消费板块股票的配置吸引力增强,估值有更强上涨动力。

商贸零售板块,建议关注化妆品、电商和生鲜零售行业:①化妆品:预计疫情影响化妆品公司2020年全年5%-10%业绩,但对“美”的追求为化妆品行业终极驱动力,疫情不改长期需求趋势,建议关注【珀莱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等。②电商:目前仍是中国消费方向的最强赛道,虽然疫情发生使得商家复工、快递物流受到影响,但长期来看中国的消费者需求和数字化进程趋势不会改变,建议关注【阿里巴巴】【南极电商】【壹网壹创】等。③生鲜零售:从短期看,疫情使生鲜需求激增,一季报有望实现良好增长;从长期看线下生鲜连锁零售在消费者端和供应链端具有不可替代壁垒,建议关注【永辉超市】【家家悦】【红旗连锁】。

教育板块,建议关注学历学校、教育培训、教育信息化行业:①学校:并非以课程来计算收入,而是以学期为单位来计算收入,故疫情产生的延迟开学,并不会影响学校公司的学费收入,建议关注【中教控股】【中国科培】【希望教育】【枫叶教育】等。②教育培训: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行业,看好其长期需求持续向好。在稳就业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预计会有更好的政策倾向性,建议关注【中公教育】【中国东方教育】【科斯伍德】【立思辰】【新东方】【好未来】等。③教育信息化:疫情之下,全国各地更加深刻意识到信息化推进的重要性,利于用户习惯养成。信息化本身就是国家投入重点行业,2020年之后十四五计划教育信息化投入更会加强,建议关注【佳发教育】【视源股份】等。

免税、酒店、餐饮板块:Q1受疫情影响较大,疫情控制后有望迎来反弹机会。目前国旅三亚店2月20日重新开业,长期来看免税增长趋势不变,建议关注【中国国旅】;酒店目前估值低,疫情后存在高弹性,具有配置机会,建议关注【首旅酒店】【锦江酒店】等;餐饮在复工后强品牌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看好标准化程度高的火锅酸菜鱼等,建议关注【海底捞】【九毛九】【呷哺呷哺】。

重点推荐标的:南极电商、珀莱雅、中公教育、佳发教育、中国科培。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不及预期、复工进度不及预期、消费市场渠道结构变革。

正文

1.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消费板块基本面有望修复

国内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截至2月28日,我国国内累计确诊病例79251例,疑似病例1418例,当日新增确诊病例427例,新增疑似病例248例,现有疑似、新增疑似和新增确诊数均呈现下降趋势。从湖北省内省外分别来看,2月28日,湖北除武汉以外的地区新增确诊3例,整个湖北地区新增疑似159例,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数持续下降;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4例,新增疑似89例,疫情已逐步得到控制。

经历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我们相信疫情终将得到控制,消费有望逐渐复苏:湖北以外地区累计疑似病例数的迅速减少以及基本为个位数的新增确诊数量表明,这些地区疫情威胁逐渐减少,与此同时疫情重灾区湖北的增势也正在得到有效控制。全国的经济生产将随之开始恢复,企业陆续复工,居民的消费也会增加。

全国商贸流通业复工率逐步提升:目前连锁超市开业率95%以上,大型品牌连锁快餐店开业率90%左右,连锁便利店开业率80%左右,全国80%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已经开门营业。京东北京片区复工率达到89.4%,阿里快递复工率达到78%。目前中国邮政、顺丰和京东基本全部复工,其他主要快递企业整体复工率达到66.7%。

以上海为例:截至2月29日,上海零售行业中的超市卖场累计开业接近100%;购物中心和百货企业95%左右已正常营业;便利店企业开业91.4%。电商行业的主要企业已全部复工。主副食品行业中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全部恢复经营,菜市场开业率97.8%。

我们认为,复工后消费需求将反弹:过年期间积攒的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在零售社服开始陆续复工后,会逐步反弹,现时点悲观预期已经逐步反映,未来基本面端会出现边际改善。

2. 货币环境宽松,利率处于低位,消费板块估值有上升动力

货币环境宽松,利率水平处于低位:春节以来,我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在3%以下,处于历史低位,目前我国货币环境总体宽松。

消费板块整体估值处于低位,有上升动力:目前商业贸易指数、休闲服务指数和香港消费者服务指数的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目前商业贸易板块指数PE为18倍,休闲服务板块指数PE为32倍,香港消费者服务板块指数为18倍。

目前消费板块股票指数的预期收益率相较债券收益率具有显著吸引力,估值具回复预期:PE代表股票的估值,而PE倍数的倒数,实际上代表的是“股权的预期年收益率”,这个数是可以和债券预期收益率横向比较的,中国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之一,也是全球资产配置的重中之重,总有相当体量的资金是需要配置中国资产的,只是要考虑资产种类上的选择。而当股权预期收益率比债券收益率溢价率提高时,代表股权资产的相对吸引力更强,也就有更强的估值回复预期和上涨动力。我们用消费板块指数PE的倒数代表板块预期收益率走势,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代表债券预期收益率走势。可以看到,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比,目前商业贸易指数和香港消费者服务指数预期收益率均显著高于国债收益率,且差距增大,休闲服务指数预期回报率在目前(2020.2)显著超过国债预期收益率。我们认为,目前消费板块股票的配置吸引力增强,估值有更强上涨动力。

3. 复工消费潮下建议关注的板块及个股

复工消费潮下,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化妆品、电商、生鲜零售、免税、酒店、教育、餐饮板块复苏后的投资机会。

3.1 化妆品

建议关注:【珀莱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等。

预计疫情影响化妆品公司2020年5%-10%业绩,但对“美”的追求为化妆品行业终极驱动力,疫情不改长期需求趋势:从需求端来看,化妆品是销售对“美”的梦想和焦虑的行业,具有品类叠加逻辑,是“成瘾性可选消费”。我国有4亿核心化妆品人口,8亿潜在消费群体,人均消费较天花板有6倍空间。从供给端来看,渠道&营销变革正加速供给的渗透,主要体现在:①电商渗透率不断提升,15年以来线上美妆品牌持续扩容;②行业能以较低试错成本,16年以来新品加速推出,创造增量市场;③17年以来短视频、直播等社媒快速发展,极大提升供给的营销覆盖面和转化率。2018我国美妆个护整体市场规模约4105亿元,同比+12.3%,预计2023年将达到6214亿元。新冠疫情预计对化妆品公司2020全年业绩产生5%-10%影响,但是不改变长期对化妆品的消费需求。

放眼未来,我国化妆品行业的四点趋势和机会:①产品端:高功能护肤和彩妆整体品类的渗透率仍处于中早期,本土品牌有望通过卡位新兴的、渗透率尚不高的品类获得增长。②渠道端:电商进一步扩张,CS渠道分化,百货品牌建设功能变强,商超持续萎缩,本土公司在电商渠道下沉市场CS渠道具备国际大牌所不能及之优势。③竞争端:大众市场仍是中国最大的市场(占比达70%),市场分层竞争是常态,国际集团资源聚焦于高端市场,本土公司不断赢得大众市场份额,2014-2018大众市场CR10中本土公司份额由7.4%提升至14.5%。

我国是全球范围化妆品终端需求增长最旺盛的地区之一,Z世代和下沉市场是需求金矿,市场分层竞争,本土品牌机遇大于挑战。立足当下,建议从四大维度入手,跟踪和筛选具有长期竞争力的化妆品投资标的。产品:是追随模仿国际品牌,还是能自主研发引领市场的产品;渠道:除了依赖某一渠道扩张的红利,能否将线上线下渠道作为洞察消费者诉求的入口,做出快速反应;营销:能否有效利用社媒等新兴手段提高营销投放精准性;品牌:在单一品牌爆款基础上,能否大概率培育2个以上营收10亿元级别的品牌。建议关注珀莱雅、丸美、上海家化。

珀莱雅:国内化妆品行业中战略、研发、营销、激励机制整体实力较为突出的上市公司。公司①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开发新产品,根据媒体和平台测试决定营销投放力度,2020年2月发布抗衰新品“红宝石精华”,有望在提升消费者忠诚度和增强品牌力;②在业内率先改革+激励自营电商团队(约300人),积极布局抖音等社媒,是传统国货品牌中拥抱电商和社媒最坚决的公司;③位居国内护肤品领域TOP5,公司护肤品作为高频消费品,与消费者进行了20余年的互动反馈,建立了较好的市场认知基础;④采取事业部制,具有浓厚的合伙人文化,上市以来相继推出多元化激励机制,为源源不断的创新保驾护航。2019-2021年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5、4.99、5.9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丸美股份:以“抗衰眼霜”著称,深度渗透低线城市的国产中高端化妆品企业。明星产品“弹弹弹,弹走鱼尾纹”的弹力蛋白眼精华开启了众多中国女性的“眼部护理”启蒙时代。公司未来看点包括:①“丸美”中高端升级品牌力彰显,“抗衰眼霜”驱动全品类快速增长;②顺应品牌高端化趋势,百货渠道蓄势待发;③电商渠道战略重视提升,中期向上具备确定性。公司具备强盈利能力,毛利率净利率ROE均处行业顶尖,目前扩张相对谨慎,上市后有望迎来较快发展。预计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5.51、6.42、7.4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上海家化:公司具有120年品牌积淀,顺应时代变迁品牌不断推陈出新。2019年六神低单位数增长,佰草集低单位数下跌,高夫两位数下跌,美加净高单位数下跌,玉泽同比+80%以上,启初同比+25%以上,家安同比+40%以上,片仔癀同比+35%以上。渠道端虽然百货渠道压力较大,但电商运营改善,社交媒体投入占比提升至 50%以上,商超及CS保持稳健。期待公司向高端化、年轻化、细分化三大方向升级的战略布局。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4.67、5.16、5.77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3.2 电商

建议关注:【阿里巴巴】、【南极电商】、【壹网壹创】等。

虽然疫情影响商家复工、快递物流,但电商目前仍是中国消费方向的最强赛道:过去20年,中国电商从0起步,崛起成为全球电商行业零售交易额TOP1。2019年,我国实物商品电商零售额达8.52万亿元,占社零总额比重20.7%。2014-2019年,我国电商年均复合增速在20%以上,同期社零整体增速在8%-10%,电商是拉动中国零售行业增长的最强赛道。虽然疫情发生使得商家复工、快递物流受到影响,但我们认为长期来看中国的消费者需求和数字化进程趋势不会改变,建议关注阿里巴巴、南极电商、壹网壹创。

阿里巴巴:我们长期看好电商行业发展潜力及阿里的行业老大地位。目前阿里的年活跃消费者(AAC)达到7.11亿,移动MAU达到8.24亿,淘宝直播已成长为最快速及有效的营销模式之一,天猫线上实物商品支付GMV同比+24%。云计算、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基础设施业务在行业内拥有深厚护城河。虽然疫情发生会使公司4Q20的中国零售商业及本地生活服务业务产生较大压力,但公司也体现出了强大的社会责任,出台20项扶持措施为平台商家减免费用。长期来看,中国的消费者需求和数字化进程趋势不会改变,我们认为疫情结束后公司业绩增长将会重回正轨,行业和公司发展潜力不会发生实质变化。

南极电商:在电商发展红利期,将中国零散的需求和零散的供给对接,建立联盟、采取去中心化模式引领生产和销售的品牌公司。中国有大量的制造产能是运用在白牌、山寨、代工等模式上而没有更好的运用于品牌上,南极电商利用搜索时经销店铺排在前列的优势,虹吸电商流量,使供应商保持高周转率。越偏中低端、标准化、重复式的产品在线上渗透潜力越大,这类商品在电商的马太效应仍在进行之中。南极电商未来增长来自于电商平台增长、自身品类扩张和现有品类市占率提升,未来三年复合增速预计超过35%。预计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16.3、20.0亿,维持买入评级。

壹网壹创:国内领先的美妆快消品牌电商服务商。公司以做国货化妆品第1品牌百雀羚的线上营销起步,目前业务已发展至品牌线上营销、品牌线上管理、线上分销业务和内容服务四类,并已将与百雀羚合作的成功经验复制应用到宝洁、强生、资生堂、爱茉莉太平洋等多个国内外知名美妆快消企业中。目前公司已在美妆快消领域建立起成熟的大品牌电商运营经验,在美妆电商渠道高景气增长和合作品牌的不断开拓下,未来3年实现30%以上的利润复合增速值得期待。2019-2021年,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8、2.91、3.8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3 生鲜零售

建议关注:【永辉超市】【家家悦】【红旗连锁】等。

生鲜是目前零售的兵家必争之地,在疫情影响下,生鲜电商需求出现井喷:2020年春节期间,避免外出成为人们阻断病毒传播扩散的主要方式,生鲜电商订单量因此激增。各公司最新披露数据显示,每日优鲜除夕至初四期间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叮咚买菜大年三十订单量同比前月增长超300%;美团买菜北京地区日均订单量是节前的2-3倍;盒马过去一周广州、深圳、成都等地订货量达到平时的5-10倍。京东到家从除夕至大年初九,全平台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约374%。

目前我国生鲜市场规模达到4.9万亿元,生鲜电商规模突破2000亿元:目前我国生鲜电商主要玩家分为三类,①前置仓模式,主要在小区密集处设立仓储点进行储存、分检和配送,不开营业门店,代表企业有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美团买菜等;②到店+到家结合模式,依托于线下门店,用户既可以线上下单也可以到门店购买,代表企业有永辉、盒马等;③平台模式,指平台作为第三方,为存量的超市和门店提供到家服务,代表企业有京东到家、淘鲜达、多点、饿了么、美团外卖等。随着行业玩家的增多、巨头布局的扩大、资本烧钱补贴降温,生鲜行业预计将加速洗牌,真正占据消费者心智,在供应链和成本端有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胜出。

从长期来看,生鲜零售的供应链管理核心点主要在于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解决:①生鲜产品保质期短、标准化程度低,且受地域性和季节性限制强,产品质量难以控制。②对于生鲜电商来说,有一个保障的供应链渠道非常重要,生鲜电商产业链很长,包括种植、选品、包装分拣、物流、损耗和营销等环节,便直接导致产品的损耗大,利润降低。③目前生鲜农产品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缓慢,物流设施设备缺乏统一规范,各流程之间不能有效连接,导致各个物流环节工作量加大,从而导致物流成本增加。

我们认为:目前生鲜品类的电商渗透率仅在2-3%,线下生鲜连锁零售在消费者端和供应链端仍具有不可替代壁垒,建议关注深耕生鲜领域多年、供应链和物流优势突出的【永辉超市】、【家家悦】、【红旗连锁】。

3.4 免税&酒店

建议关注:【中国国旅】【首旅酒店】【锦江酒店】等。

免税板块中国国旅一季度收入及业绩占比较高,疫情影响明显。目前三亚店2月20日重新开业,关店时长24天,同时关店期间通过线上平台维持免税运营,后续能够加快三亚免税店的线上化进程,对标韩国乐天免税的线上成交比例20%,国内免税有望通过线上延伸免税购买渠道突破单店坪效瓶颈。借鉴03年sars对旅游市场的影响,20年免税市场下半年预计能够有报复性增长。机场出境客流受海外疫情影响下客流的变化相对未知,长期来看免税增长趋势不变,短期警惕国际疫情环境下对免税客群的影响。

目前酒店板块受国内疫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直营店的经营数据低迷和对于酒店加盟商的加盟费用的优惠政策。酒店与国内宏观经济和商务活动关联性强,疫情结束后较其他消费行业的反应更为迅速(2-3个月能够实现数据环比提升)。随着各行业复工率和差旅需求恢复后能够有快速的数据反弹,国内单体酒店连锁化品牌化进程加快,连锁酒店内部升级改造的动力依旧,单体酒店转化贡献加盟收入,存量酒店的升级带动了房价提升,同时随着中端酒店占比和加盟比例的提升实现酒店集团轻资产和全品牌化,抗风险能力加固。目前酒店估值较低,疫情后存在高弹性,具有配置机会,建议关注首旅酒店和锦江酒店。

3.5 学校板块

建议关注【中教控股】【中国科培】【希望教育】【枫叶教育】等。

学校类公司,不论是K12学校公司,还是高校公司,并非是以课程来计算收入,而是以学期为单位来计算收入,故疫情产生的延迟开学,并不会影响学校公司的学费收入。对于高校公司而言,还有两个正向的边际变化值得关注:

①2020年2月2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对六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进行公示(1月公布转设的三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转设进程加速推进。独立学院作为高校公司收并购的主要标的类型,转设的推进一方面有望增加可收购选项,另一方面,高校公司旗下独立学院若符合转设条件,未来完成转设后,不必缴纳管理费,综合净利率有望提升,同时招生计划有望增加。

②2020年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预计专升本同比增加32.2万人,初步测算2020年专升本招生总量预计比过去增加超100%,民办高校公司旗下本科学校的专升本计划名额有望提升。

学校公司本身估值较低,FY2020对应PE约10-20x,平均不到15x。我们推荐低估值类港股学校公司,建议关注港股【中教控股】(民办高校龙头),港股【中国科培】(内生增长确定性强+外延并购落地+区域位置优异),港股【希望教育】(并购经验丰富+业绩弹性较大),港股【枫叶教育】(国际学校龙头)等。

除此之外,建议关注A股【凯文教育】:①旗下拥有两所位于北京的国际学校,本身学校设施基建投入大,现估值低位,海淀学校2018年已实现盈利,上市公司2020年有望整体实现盈利。②凯文教育最早一批高一入学学生,将于2020年毕业,申请学校情况良好,也会带来良好的示范作用,生源质量有望持续提升。③公司于 2019年8月31日发布定增过会公告,体现政策支持,相关事宜正在顺利推进中。

3.6 教育培训

建议关注:【中公教育】【中国东方教育】【科斯伍德】【立思辰】【新东方】【好未来】等。

教育培训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行业,无论是职教培训还是k12培训赛道,我们看好其长期需求持续向好。虽然线下为主的教培公司因为疫情影响,线下课时消课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各公司均采取积极措施,如将线下课程转为线上形式等方式对冲部分影响,预计逐步复工后,线下课程也会逐渐恢复正常,叠加疫情对中小机构影响较大,预计疫情之下行业整合加速,长期来看龙头公司市占率提升趋势明显。同时,我们认为在稳就业的大环境下,中公教育(职业招录培训为主)和中国东方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为主)预计会有更好的政策倾向性。具体公司来看,建议关注A股【中公教育】、港股【中国东方教育】、美股【新东方】、美股【好未来】、A股【科斯伍德】、A股【立思辰】、美股【跟谁学】、A股【美吉姆】等。

【中公教育】是招录类职业教育龙头,我们认为其具有强大的工业化管理能力,突出的品牌效应,头部地位有望持续加强,疫情影响下行业整合速度可能会有所加快,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受到复工时间和部分考试时间延后因素影响,部分线下课程延后,我们预计一季度业绩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但因为中公教育是一种“刚性非日常培训”,所以同样的需求,疫情后会有所补偿的,预计全年业绩受影响相对较小。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较2019年同比增加40万,达历史新高。2020年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预计同比增加18.9万,相较2018年研究生扩招幅度超过22%。同时,教育部表示将扩大重点领域的招聘,比如中小学教师,同时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考研业务是中公教育目前成规模业务中发展最快的模块之一,预计未来三到五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此外,整体稳就业的环境下,中公教育多项其他业务(教师招录、军队文职等),潜在需求也将持续增强,核心资产建议重点关注。

【中国东方教育】是职教技能培训龙头,由于课程以就业为导向,现场实操为主,疫情期间线下课程停滞,但考虑到东方实质业态介于培训和学校之间,以长训课程为主,疫情之后线下课程也将逐步恢复正常,课程进度可做调整修复,对全年影响较小。同时,近期东方与快手联手合作,打造了“我在快手学本领”等一系列活动进行营销宣传,包括厨艺、汽修、驾考、IT技术四大主题,还推出了多门名师直播公开课,积累沉淀品牌流量。疫情之后线上流量积累有望实现进一步转化释放。高知名度+学历与非学历并举+高就业率+全国布局,看好东方长期发展。

【新东方】、【好未来】是线下起家的线下培训机构,疫情期间,线下业务部分采用自有系统将线下小班课程转为线上小班课程,基本实现迁移,到课率、退费率等指标总体保持正常水平,首批春季招生在春节前已大体完成,线上业务部分正常推进,并推出具有公益性质免费直播大班课程,预计疫情对业绩影响可控。长期来看,大机构抗风险能力更强,此次疫情过后预计加速市占提升进程。

【科斯伍德】公司收购龙门教育(K12中高考培训)50.17%剩余股权,交易已于2019年11月29日获证监会核准,预计2020年内实现对应股权利润可实现并表。疫情之下,龙门教育将原来线下对学生的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搬到线上,加强师生之间的强绑定关系,一组老师绑定两三个班,并同时启用4个直播系统保障教学稳定性,封闭式培训业务受影响较小。

【立思辰】旗下中文未来/豆神大语文是传统线下培训机构,以线下小班教学为主,疫情期间核心业务通过在线大班形式进行学生转移,以抵御疫情影响,公司于 2020年2月20日公告拟增发1.27亿股,发行价为12.03元/股,若增发完成后现任公司总裁、中文未来创始人窦昕持股比例将由8.39%上升至10.24%,公司定位聚焦教培业务发展。

【美吉姆】公司旗下早教品牌美吉姆疫情期间线下消课进度受到影响,正在加强线上教育服务推广,目前已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95节线上早教课程,总注册用户超过20万人,疫情结束后有望将注册用户进一步转化。公司旗下楷德教育采取通过平台进行小班直播授课模式,以抵御疫情影响。目前,公司已发布增发预案。

【跟谁学】于2014年成立,目前核心业务为在线K12培训,模式为直播双师大班,19Q4公司营收同增413%,连续5个季度实现归母净利盈利。疫情期间,响应停课不停学,推出免费课,已吸引约1500万学生报名。长期来看,疫情迫使全国师生在线上课,将加速在线教育普及,利于线上机构进行业务推广。公司计划春招加大规模,为后续成长蓄力。

3.7 教育信息化

建议关注:【佳发教育】【视源股份】等。

教育信息化公司的产品种类包括智慧教育系统、教务SAAS系统、线上直播、在线批改、微课备课等,对于教育活动提供多方面支持,既包括软件产品,也包括硬件产品。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受到高度重视,教育部在2018年4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中特别提到“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更是对教育信息化行业的优秀企业给出了明确的信心支持,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潜力。疫情之下,全国各地更加深刻意识到信息化推进的重要性,利于用户习惯养成。疫情期间大部分公司以免费方式推广产品,预计疫情之后,信息化需求会进一步加强,公司将相应挖掘潜在客户,对其试用用户进行针对性付费转化。建议关注A股【佳发教育】(标考+智慧教育双轮驱动,业绩快增长),A股【视源股份】(教育交互智能平板龙头+企业服务业务值期待)。

3.8 餐饮板块

建议关注:【海底捞】【九毛九】【呷哺呷哺】。

我国餐饮行业一直困于进入壁垒低、管理人才缺失、标准化程度不足、融资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呈现市场高度分散、企业竞争激烈的状态。近年来,标杆企业管理者成为行业领路人促进同业学习、优质公司逐步获得融资陆续登录资本市场,餐饮行业多赛道均呈现出品牌化、连锁化、集中化的趋势,尤其是产品本身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细分赛道,如火锅、酸菜鱼、咖啡、奶茶等。

餐饮行业是受到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大多数餐饮企业处于暂时停业状态。疫情对于短期业绩影响不可避免,不少企业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自救,比如提供零接触外卖配送服务,售卖食材减少库存等。具体举例来看,【海底捞】自2月14日起携手其供应链公司蜀海开启生鲜食材的社区团购安心送服务,目前上线城市为上海和北京,自2月15日起,北京、上海、西安、深圳及南京部分门店恢复海底捞外送服务,消费者可选择无接触配送;【九毛九】旗下太二酸菜鱼自2月24日起,在广深地区的部分店铺上线为期一个月的外卖服务;对于占资金量大保质期短的蔬菜、蛋、面、蘸料等物料,为了减少库存积压,【呷哺呷哺】通过开发惠民超市、电商平台、微商超、到家,加大外送(全国1000多家门店,其中有200家门店支持外送)等多种方式并行。目前餐饮企业经营状况触底,预计复工潮后会有边际改善。

中长期来看,疫情结束后预计行业层面会出现快速洗牌情况,一方面,大量中小餐饮企业或因现金流压力关闭,另一方面,消费者未来对于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品质服务的要求更高,品牌意识更强,更加注重对于品牌的选择,市场集中度提升进程或加速,龙头企业因其在手资金及融资资源方面具备优势,抵抗风险能力更强,且具有更高的品牌知名度,有望受益。

建议关注港股【海底捞】(火锅赛道龙头,具备强品牌力,企业管理机制&供应链体系构筑企业护城河),港股【九毛九】(旗下太二品牌是优质细分赛道酸菜鱼领域的新兴之秀,高翻台率强盈利能力,疫情后有望恢复拓店节奏,快速发展可期),港股【呷哺呷哺】(品牌定位覆盖人群广,中低端呷哺呷哺一人一锅用餐方式卫生,中高端凑凑具备网红特性值期待)。

4. 风险提示

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带来不确定性影响

复工进度不及预期

消费市场竞争加剧

消费市场渠道结构变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