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动力成本分析表让人糊涂

春风动力成本分析表让人糊涂
2020年05月18日 16:11 格隆汇APP

作者:中和明略 

来源:资本名侦探

春风动力(603129.SH)专注于以发动机为核心的全地形车、摩托车、后市场用品等研发、生产和销售,其股价在去年下半年表现很好,这引起我们的兴趣,这样一家上市公司是否在财务方面有何秘诀,使其股价能够有不俗表现呢?

根据春风动力招股说明书,春风动力全地形车可比同行上市公司包括北极星和北极猫,不过二者均为美国上市公司,且后者于2017年3月摘牌退市;而摩托车可比A股同行包括隆鑫通用(603766.SH)和钱江摩托(000913.SZ)。

不过,春风动力称,公司产品以休闲娱乐的中、大排量车型为主,而隆鑫通用、钱江摩托以代步、通勤的中、小排量车型为主。尽管如此,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还是会拿此二者作参考。

1 从售价到产能

对于制造型企业,我们可能会比较关心销售量与均利润。这两者至少其一的提高,就会对产品的净利润产生正面影响。根据招股书以及2017年、2018年年报,我们整理了春风动力全地形车、摩托车的收入、销量等数据:   

主坐标轴为销量,单位“台”;次坐标轴为均价,单位“万元/台”。显然,销量方面,全地形车走出经营底,而摩托车持续走高;均价方面,全地形车与摩托车大致方向亦为向上。总体而言,看起来还不错。

但是,我们接下来会关注产销率、产能利用率,尤其是后者。如招股说明书披露,全地形车产能利用率在2014年至2016年分别为79.14%、60.18%、53.87%;摩托车产能利用率则分别为78.20%、79.14%、110.15%。

接下来重点来了,我们来看两个产品的产能、产量:招股说明书显示,全地形车2014年至2016年的产能均为54000台,产量分别为42733台、32498台、29090台;而摩托车则产能分别为13200台、21600台、21600台,产量分别为10322台、17095台、23792台。

但在随后的年报中,春风动力并未披露产能,仅披露了全地形车、摩托车的产量情况,前者在2017年、2018年分别为37382台、51027台,后者则分别为31461台、36934台。显然,全地形车产量仍低于产能,但摩托车近两年的产量却已明显大于2016年产能。

产能扩大是否与募投项目有关?根据招股书:“本项目在春风动力原有厂区范围内通过增加生产设备备,实现3万台大功率、高附加值全地形车、公务车升级产品制造能力。”显然,募投项目与全地形车有关,且文中提到“建设周期为2年、第三年投产”。

那么,上市后的其他公告是否与摩托车有关?我们仅找到了上市公司发布于2019年12月3日的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与摩托车产能提升有关:春风动力拟投资建设年产5万台电动车建设项目,预计建设投资为1.31亿元,项目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

假如春风动力摩托车产能自2015年起持续为21600台,那么2016年至2018年的产能利用率将分别为110.15%、145.65%、170.99%。生产设备是否可以如此高负荷运转呢?假如是因为产能近几年大增,上市公司是否应在公告中予以披露?

此外,隆鑫通用2015年至2018年固定资产周转率分别为3.82、3.97、4.45、4.09,钱江摩托分别为2.59、2.86、3.58、3.92,春风动力则分别为5.21、6.28、8.57、12.23,显然,春风动力固定资产周转率在2018年增长明显超过同行。

2 成本分析表之疑

除收入以外,利润还与成本有关。鉴于上市公司为制造业企业,我们格外关注成本分析表的数据。中和明略研究团队根据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成本明细,分别计算了各个成本的占比:

上市后,2017年年报及2018年年报也有披露成本分析,但却是以机车制造业或摩托车整车为披露对象(上市公司还有游艇、配件等产品)。我们同样整理出来明细及在成本中的占比:

比较诡异的是,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所披露的2016年人工成本大于招股书中的2016年人工费用。不过,数据整体来看并没有与同行有明显的差距:

如钱江摩托2018年两轮摩托车的成本分为原材料、人工薪酬、折旧及摊销、燃料及动力、其他等5个部分,占比分别为86.24%、5.70%、0.28%、4.27%、3.51%;隆鑫通用2018年摩托车的成本分别为直接材料、人工工资、制造费用等3个部分,占比分别为94.90%、2.81%、2.29%。(注:隆鑫通用将燃料动力费用计入了制造费用科目)

然而有意思的是,除披露总成本明细以外,春风动力在2018年年报中还披露了2017年、2018年全地形车(四轮车)、摩托车(两轮车)各自的成本明细:

如果把两轮车与四轮车的成本合并,则2017年的合计原材料、合计人工成本、合计制造费用、合计燃料动力分别为10.8亿元、1824万元、1662万元、66万元;2018年则分别为14.79亿元、2649万元、7200万元、50万元。

可知,2017年分产品的原材料、制造费用与合并披露金额基本一致,但人工成本、燃料动力仅为合并金额的29.56%、7.25%;2018年分产品的原材料、制造费用也与合并披露金额基本一致,但人工成本、燃料动力却是合并金额的42.87%、5.14%。

这就更让人糊涂了,人工成本、燃料动力这两个部分的差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