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突围战2021:蚂蚁雄兵

中国芯片突围战2021:蚂蚁雄兵
2021年08月17日 15:07 格隆汇APP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半导体行业观察 作者:蒋思莹

2016年,中国IC设计企业突破1000家;而经过四年的发展,这一数字又实现了翻倍的增长,达到2218家。除此之外,以IDM模式运营的半导体企业也同样得到了发展,他们的成长共同带动了本土半导体产业链的崛起。

从成绩上看,以芯片设计销售额数据为例,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14年突破1000 亿元大关后,芯片设计销售额又分别于2017年、2019年接连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关口。

可以说,国内半导体从业者的“心中猛虎”造就了如今本土半导体产业的繁荣,而对于半导体产业的传统企业来说,他们的崛起也意味着有更多的玩家要来瓜分市场。那么,在过去这些年的发展中,中国芯片厂商都“抢”下了外商的哪些地盘?

IPC芯片争夺战

安防市场的发展是国内芯片厂商发展的契机之一。从安防市场发展的历程中看,安防市场经历了模拟监控、数字监控、网络高清、和智能监控时代。前瞻研究院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在这四个发展阶段当中,安防市场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是依靠其产业链上游的算法、芯片和零组件的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来推动实现,而每一次的更新换代又都带来了安防监控系统的功能提升、应用场景拓宽和产业规模的扩大。

国内安防市场的腾飞,是进入到2001年以后,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国内领先的视频安防企业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得到了发展。但此时,国内还没有出现能够提供市场需求的芯片企业。因此,这一块市场主要是由包括TI和安霸在内的国外厂商所把控。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TI其具有代表性的DaVinci- DM3x ARM9视频处理器解决方案在安防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当安防领域的视频监控从模拟阶段发展到数字压缩处理阶段后,TI便在安防视频压缩领域逐渐确立了主导地位。

2010年左右,网络开始以想象不到的速度发展起来,用户对视频画面的品质,以及网络摄像机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摄像机的功能已经不是单纯的安防监控,用户希望通过网络摄像机完成更多的功能,同时要求更方便、更系统的管理,由此,IP Camera(网络摄像机)受到了安防的市场青睐,而其核心便是视频压缩编码芯片。

于2004年成立的安霸,则是高清视频业界的技术领导者,根据相关报道显示,他们在业界率先推出了基于最新 H.264 视频压缩标准的高集成SoC芯片,这也使得他们在H.264高清专业广播编码设备市场拥有近90%的市场。

H.264不仅为安霸带来了奠定市场地位的机会,也同样为国内厂商——华为提供了进入安防市场的机会。同样是成立于2004年的“小海思”,在2006年看准了机会并推出了H.264视频编解码芯Hi3510,由于当时处于H.264刚兴起阶段,所以,在这一刻华为与国际厂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通过与大华在研发层面进行紧密战略合作,在2007年,华为与大华签订了20万片H.264视频编码芯片的合同,从这一刻开始,华为在芯片领域的征途上正式起航了。后来,华为又做出了系统芯片(SoC),到了2010年,华为成功打入了全球最大的安防摄像头厂家海康的供应链。

与此同时,中国安防厂商的地位也在迅速提升,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文章显示,自2015年起,中国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全球的40%以上,成为全球安防视频监控的最大消费市场。而这对于打入海康、大华等巨头安防产业链的华为来说,也为华为抢下外商的市场提供了基础。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IPC市场,海思的市占率达到62%,而今在全球市场已经占据超过70%的份额,在视频录像市场占有率更是超过90%,国内众多的代理商都依赖于华为海思。

但在近几年中,由于美国的一纸禁令,使得华为的安防芯片也面临着危机。于是,也有很多厂商在试图抢夺这块市场,而这次不同的是,除了老对手以外,国内芯片厂商也不在少数——根据相关报道显示,当前除华为海思、安霸等厂商提供的支持H.265标准的IPC SoC芯片外,国内安防监控芯片厂商如富瀚微、国科微、北京君正等也不断有新产品落地,且有新玩家还在持续入局。

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蚂蚁战术”

模拟芯片作为半导体市场的重要细分市场之一,近些年来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其中值得注意是发生在这个市场的巨头之间的并购。ADI位居模拟芯片市场的第二位,为了扩大他们的市场影响力,ADI先后收购了以电源管理芯片而闻名的Linear,以及同样在电源管理领域有着卓越成绩的Maxim。

显然,这两笔收购都涉及了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尤其是在收购Linear之后,ADI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的短板被迅速补齐,其在电源管理IC市场的份额也大幅提升至了全球第二。而我们也都知道,ADI之所以要进行收购,是要缩小与模拟芯片龙头TI之间的差距。从TI方面来看,TI能够提供超过25000种电源管理产品,是该领域绝对的巨头。

ADI加强电源管理芯片的背后,是这个市场的潜力所推动的。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显示,以出货量计算的话,2019 年电源管理模拟器件预计将占IC总量的21%,排名所有种类的IC的第一名。同时伴随着物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电源管理芯片下游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这一趋势也引起了国内芯片厂商的注意,并在该领域发力。根据智研咨询的报告显示,国内企业设计开发的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在多个应用市场领域,尤其是中小功率段的消费电子市场已经逐渐取代国外竞争对手的份额,进口替代效应明显增强。

芯朋微、圣邦股份、晶丰明源、士兰微等本土厂商均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有所布局。而由于电源管理芯片所涉及的种类较多,这也让国内芯片厂商可以从不同方面切入市场,从而在细分领域,可与国际巨头厂商相比拼。

具体来看,圣邦股份曾有公告指出,其稳压器类芯片产品和电池管理类芯片产品的主要对标竞争对手包括 MPS和 TI等公司。晶丰明源是国内LED照明驱动芯片龙头,基于此,晶丰明源针对智能LED照明方面,推出了电源管理产品,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晶丰明源2019年推出的应用于智能面板的AC/DC电源管理芯片,空载待机功耗更是可以做到2毫瓦以下,远远优于美国PI(Power Intergration)等国际知名电源管理芯片厂商当时所推出的5毫瓦的待机功耗水平,这些技术使得他们暂时处于行业内领先地位。芯朋微在产的电源管理芯片则主要面向家用电器领域芯片,标准电源领域芯片,移动数码领域芯片及工业驱动领域芯片,并实现了国产替代。

与此同时,国内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的发展,也受到了产业基金的关注,这其中包括大基金二期投资了电源管理芯片供应商力芯微;华为旗下全资子公司哈勃投资投资了杰华特微电子;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投资了必易微电子和南芯半导体。

这些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厂商在中小功率段的消费电子市场上的突破,迫使海外厂商有逐步淡出消费类市场的趋势,进而转向了汽车级、工业级、军品级和宇航级等高性能、高利润市场。

更多市场正在崛起

纵观中国的芯片产业,其实在很多领域都在各个击破,如包括上文谈到的电源管理芯片在内的模拟市场,应该就是中国芯片最火热的赛道,因为模拟芯片产品多,细分赛道需求也不小例如IGBT、甚至GaN和SiC都在催生强烈的国产需求。此外,包括射频、CIS在内的多个赛道,中国芯片也在来势汹汹。

以隔离器市场为例,国内也孕育出了不少芯片厂商,他们甚至还将一些国际知名巨头“赶出”了这个市场。

从市场发展的角度看,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预测,到2024年数字隔离器市场规模将达到7.67亿美元,但这一市场仍被Silicon Labs、ADI和TI等国外厂商垄断。因此,在国产化的驱动下,隔离器也成为了一块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包括川土微、荣湃、纳芯微等厂商均在该领域有所布局。

具体来看,成立于2016年的川士拥有自己的容隔离技术专利技术,通道至六通在内的全系列数字隔离芯片已量产,在隔离耐压和CMTI等指标上赶超TI、 Silicon Labs等公司的进口芯片,可实现高品质进口替代。

荣湃利用数字隔离器技术设计的光耦,在功能上做到了替代,目前该产品在电表、智能家电和单车等领域都已经取得理想进展。荣湃还是国内第一个推出符合汽车车规级标准的数字隔离器的企业,据了解其产品已经被业界主要负责新能源汽车电池厂家选用,成功进入量产。另据半导体器件应用网的报道显示,荣湃将今年三季度推出的隔离驱动产品,以满足目前在工业领域和智能家电领域的隔离驱动需求。

纳芯微的隔离产品可以覆盖标准数字隔离器、隔离采样芯片、隔离驱动芯片、隔离接口芯片和隔离电源芯片。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显示,纳芯微自2017年底量产标准数字隔离芯片之后,目前已成为国内整个产品稳定性最高、性能最高的厂商,帮助众多系统厂商快速实现了国产化。其中,纳芯微数字隔离产品的CMTI性能指标能做到200kV/μS,综合性能追平国际一线厂商水平,部分性能指标已实现超越。

这些国产芯片厂商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际巨头的市场。其中,最明显的体现是Silicon Labs宣布将其基础设施和汽车业务(I&A)以27.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Skyworks,其中包括电源,隔离,定时和广播产品方面的技术产品组合和相关资产。从Silicon Labs的市场地位上看,根据2019年的报道显示,Silicon Labs在电动车数字隔离产品线上排名业界第一,总出货量已达3000万颗以上。在2017-2018年间,10大OEM车厂有7家采用了Silicon Labs的隔离方案,广泛引用于包括BMS、牵引驱动、OBC、充电桩的领域,而Silicon Labs却选择出售占公司40%营收的业务,或许也在预示着,竞争对手的崛起,令其这块业务不能保障以往的高增长。

写在最后

细嗅之下,国内芯片厂商在很多领域实现了国产替代,这说明国内芯片厂商正在强势崛起。但就像是硬币有两面,在国内芯片厂商不断抢夺原由国外厂商掌控的市场的B面,则是国内厂商往往是通过性价比上的优势来抢占市场。而这也说明,国际厂商在技术上仍占据着巨大的优势,这促使他们走向了高性能、高利润市场进军,也使得他们在市场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反过来看,由于国际厂商率先进入这些市场,也会对国产芯片厂商进入高端芯片市场造成一定的挑战,所以,对于国内芯片厂商来说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