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特效药吓崩疫苗股,其实结局早已注定?

新冠特效药吓崩疫苗股,其实结局早已注定?
2021年10月04日 20:59 格隆汇APP

国庆假期后香港第一个交易日,医疗板块迎来全线大跌。

其中,疫苗概念股跌势尤为惨烈。康希诺、腾盛博药盘中一度暴跌逾26%,开拓药业暴跌近24%,复星医药暴跌逾21%,中国生物制药跌逾6%。在疫苗股的带动下,其他医药股也均下跌。再鼎医药跌逾7%,百济神州跌近5%,君实生物跌近3%。

消息面上,港股生物医药股全线大跌,主要是受美股疫苗股拖累。美国当地时间10月1日,因生物医药巨头默沙东宣布新冠肺炎的口服药物“molnupiravir ”在实验中将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了50%,并将在未来几周内寻求FDA的紧急使用授权,美股疫苗股应声集体下跌。

默沙东这项实验中的药物被华尔街成为“改变游戏规则者”,长时间来,国内外均达成共识,新冠病毒需要依靠疫苗进行免疫。这也让诸多新冠疫苗生产商在疫情期间赚得盆满钵满。如果这款新冠特效药真的面世,对于新冠疫苗生产商的打击究竟有多大?

01

新冠特效药是何方神圣

据悉,此次默沙东宣布的这款实验性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是与 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 共同研发。在III期研究的中期分析中,默沙东取得了积极的结果,非主要的高风险轻症新冠病毒患者住院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50%。

在与FDA沟通后,这一积极的结果也让默沙东决定停止该项目的III期研究,并尽快向美国FDA提交紧急使用授权(EUA)申请。如若申请通过,默沙东这款molnupiravir将会成为全球第一款口服抗新冠病毒的药物。

药物原理上,molnupiravir这种小分子可以将错误的基因片段引入病毒的基因密码中,从而破坏病毒RNA聚合酶的工作,来达到防治新冠病毒在人体内大量繁殖的目的。

与疫苗相比,molnupiravir作为口服特效药,相对而言,更加简单易用,同时成本更低,可以更加快速地广泛普及。加之,疫苗需要注射,造价高,对注射条件也有诸多限制,比如必须要在医院等有一定保障的医疗机构内进行,同时接受疫苗注射的群体必须是健康人群等。这些限制条件此前都或多或少加大了全球疫苗注射推广的难度。

此外,这款新冠病毒特效药因原理是抑制病毒复制,与疫苗中和抗体针对病毒表面的S蛋白不同,稳定性更强。即使病毒表面的S蛋白发生异变,这款新冠特效药也依然有效。安全性上,实验中药物组与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相似(35% vs 40%),且药物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具有可比性(12% vs 11%),有一定安全保障。

不过,默沙东这款特效药也有明显缺点,即只能应用于患病早期轻症状态,且治疗窗口期较短,新冠病毒患者必须在出现症状后五天内进行服用治疗。

据悉,默沙东在今年4月宣布与Cipla等五家印度仿制药厂商签订了关于molnupiravir的非独家自愿许可协议,允许这五家印度仿制药厂向104个中低收入国家生产销售这款新冠病毒特效药。如果molnupiravir能迅速获得FDA批准,默沙东预计将在年内生产1000万疗程的特效药。

02

疫苗股受冲击

尽管不少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冠特效药即使面世推广使用也无法取代疫苗,更多是作为一种补充。从治疗疗程来看,疫苗主要起到的是患病前的预防作用,而新冠特效药则是作用于已经患病后,预防性的疫苗与治疗性药物,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并且此药作为一种核苷酸类似物,通过基因复制来阻碍病毒繁殖,日后长期服用是否会引起基因突变等也依然存疑。

但早在默沙东新冠特效药消息出来之前,已有生物医药厂商宣布退出新冠疫苗生产的赛道。9月28日,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宣布,放弃MRNA新冠疫苗的研发。此前,德国生物技术公司CureVac取消了与两个潜在合作伙伴的实验性mRNA新冠疫苗和合同的生产交易。

事实上,真正让业内与市场担忧的是全球疫苗产能过剩的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共有超过300款处于临床阶段和临床前阶段,其中有121款新冠疫苗处于临床阶段,有194款新冠疫苗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其中,121款处于临床阶段的新冠疫苗中,又有8款上市后的疫苗正在开展4期临床研究,有36款候选疫苗正在开展3期或2/3期临床研究,9款正在开展2期临床研究。新冠疫苗研发的赛道以已经变得愈发拥挤。

彭博社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184个国家注射了总计超63.4亿剂次新冠疫苗,疫苗接种率达到41.3%。最新的注射频率达到了平均每天约3.1千万剂次。彭博社预计,如果按这个接种速度,只需要6个月,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数就能占到全球总人口的75%。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最高的国家,已有79%的人口接种了新冠疫苗。其中,第一剂次接种率为82.5%,第二剂次接种率为74.8%。而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印度则成为了每日疫苗接种速度最快的国家,平均每天约有683.2万剂次被注射。

自新冠疫情爆发后,虽然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开工率,但疫苗的逐渐推广还是让国内疫苗生产企业也赚得盆满钵满。

今年上半年,康希诺实现营收20.61亿元,同比增长51057%;实现归母净利润9.37亿元,同比增长1017%。智飞生物实现营收131.71亿元,同比增长88.33%;实现归母净利润54.91亿元,同比增长265.94%。中国生物制药实现营收143.5亿元,同比增长13.5%;归母净利润为84.8亿元,同比增长583.6%。复星医药实现营收169.52亿元,同比增长20.85%;归母净利润为24.82%,同比增长44.77%。即使剔除去年上半年基数较低的影响,这些疫苗公司的盈利增速依然非常可观。

不过,从股价上来看,这些疫苗股近段时间却连遭下跌。港股中,康希诺自2月高位至今,跌幅逾40%,复星医药从8月高位至今跌去56.6%,开拓药业自4月高位至今回撤约47%, 中国生物制药则从去年7月高位便开始阴跌路,至今共跌去40%。

A股中,上半年,康希诺自6月高位至今跌去56%,智飞生物自5月高位回撤约29%,沃森生物则从8月高位跌去约33%。

目前来看,营收较为依赖新冠疫苗业务且管线比较单一的公司,跌幅较大,如康希诺。而管线丰富,疫苗业务营收占比相对更小的公司如沃森生物、智飞生物等,抗跌能力更强。而复星生物因为不仅仅有疫苗业务,也有创新药业务,此前集采利空影响,也是造成股价下跌的因素之一。

或许早已意识到国内接种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部分国内疫苗公司已有出海意识。就在默沙东发布特效药消息的当日,巴西Biomm生物制药公司与中国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签署协议,将引进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并将向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申请康希诺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权。不过,随着海外接种率的逐步提高,出海似乎并不能成为国内疫苗企业的救命稻草。

之前终止新冠疫苗临床研究的赛诺菲则认为,经过试验证明打了三针四针之后可能不需要每年都打,新冠疫苗本身的长期逻辑站不住脚。这对相关公司疫苗业务的盈利可持续性也打上了问号。

03

结语

新冠疫情爆发后至今,全球其实已经达成共识:人类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将与这位共同的敌人共存。而疫苗仍然是当前最为可靠的抵御病毒的方式。新冠特效药的出现更多是对疫苗的补充,而非替代。

目前,国内疫苗接种率已经高达79%。特效药的出现,在高接种率的国家或许应用场景更窄。但在美国等海外国家,却能够起到更快控制疫情作用,尤其是在变异病株德尔塔病毒迅速传播的当下。受此影响,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仍然处于低迷状态。

如若新冠特效药如果能顺利面世,对于美国及全球日后的疫情控制与经济常态化也将大有裨益。不过,对于疫苗概念股而言,有无新冠特效药,都无法改变增长将面对瓶颈的事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