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策略:创新驱动的沸腾时代

浙商策略:创新驱动的沸腾时代
2021年11月26日 15:07 格隆汇APP

本文来自:王杨策略研究,作者:王杨

1、核心观点篇:创新驱动迎来沸腾时代

展望2022年,我们从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视角来看,主要研判如下:

长周期视角来看,经济转型的实质性跃升开启了结构性机会丰富的权益慢牛时代,预计上证指数呈现为慢牛格局,但结构牛市常态化;

中周期视角来看,十四五期间以半导体链、新能源链、数字经济链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崛起,对中小成长股带来新机遇,我们认为整体市场风格将从十三五时期的以白马股为主转变为以中小成长股为主;

短周期时间来看,展望2022年1-3季度,宏观场景是盈利下行叠加剩余流动性上升,进一步结合产业趋势和估值水平,我们预计以科创板为代表的中小成长股将迎来戴维斯双击行情,产业线索上,战略重视以半导体和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国产替代链,积极布局国防装备,新能源链将走向分化,而传统行业在盈利放缓背景下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展望2022年3-4季度,假设随着制造业投资再造的潜力释放,经济边际改善,那么预计以沪深300为代表的顺周期板块有望迎来阶段修复,相对占优。

风格特征篇:中小成长正值绽放时节。结合宏观环境和产业趋势,我们认为,以2-3个季度来看,市场主线在于科技成长,消费仅是修复非反转,具体到产业线索,战略重视半导体引领科创板牛市,积极布局国防装备,新能源链走向分化。进一步展望十四五,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半导体链、新能源链、数字经济链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崛起,产业链相关中小企业迎来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市场风格整体将倾向于中小成长方向。

主线脉络篇:迎接科创板戴维斯双击。自3月28日,我们发布《等风来,科创板进入战略性底部》,至今已有十九论系列。10月17日《赢在深秋之二:半导体引领科创板,牛市已至》提示,半导体引领科创板,开启新一轮结构牛市,三季报使其显性化。展望2022年,随着半导体链和专精特新等产业的盈利释放,我们认为科创板将迎来戴维斯双击行情,是2022年的重点配置方向,产业线索重视半导体模拟设计、IGBT、设备材料、专精特新等。

企业盈利篇:整体放缓关注强链补链。展望2022年GDP走势,结合宏观组预测,明年整体向疫情之前进行常态化回归,下半年随着制造业投资再造的潜力逐步释放,年内大概率呈“Nike型”走势。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测算A股企业盈利,预计2021年和2022年全部A股归母净利增速预测值约为20%和5%,分季度测算,预计2022年四个季度归母净利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7.0%、5.2%、5.0%、5.0%。除基础逻辑外,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预计2022年开始,制造业将从一个顺经济增长的带动变量转变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变量,而房地产将仅起到经济托底的稳定器作用。另一方面,对制造业而言,拉动其大幅提高的两大超预期变量是,碳中和推进带动的产业格局重塑,以及制造业强链补链。

资金层面篇:流动性或迎来边际宽松。宏观流动性层面,我们预计2022年信贷、M2、社融三者均将上升到接近略超越经济基本面走势的水平,剩余流动性上行。股市流动性层面,我们预计2021年全年股市资金流入规模约为9300-16600亿元,2022年全年流入规模或微升至11200-18500亿元。在此背景下,2022年A股整体仍是结构机会为主。

行业配置篇:先强链补链再消费修复。展望2022年1-3季度,宏观场景是盈利下行叠加剩余流动性上升,进一步结合产业趋势和估值水平,我们预计以科创板为代表的中小成长股将迎来戴维斯双击行情,产业线索上,战略重视以半导体和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国产替代链,积极布局国防装备,新能源链将走向分化,而传统行业在盈利放缓背景下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展望2022年3-4季度,假设随着制造业投资再造的潜力释放,经济边际改善,那么预计以沪深300为代表的顺周期板块有望迎来阶段修复,结合2022年和2023年盈利预测,关注养殖、医药、白酒等方向。

2、风格特征篇:中小成长正值绽放时节

结合宏观环境和产业趋势,我们认为,以2-3个季度来看,市场主线在科技成长,消费仅是修复非反转,具体到产业线索,战略重视半导体引领科创板牛市,积极布局国防装备,新能源链走向分化。

进一步展望十四五,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半导体链、新能源链、数字经济链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崛起,相关中小企业迎来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市场风格整体将倾向于中小成长方向。

2.1 Q1至Q3中小成长股占优

根据复盘规律,宏观经济环境与市场风格具备较强相关性。我们用“M2-名义GDP增速”刻画“剩余流动性”,可以发现,当剩余流动性在向上改善时,风格偏向中小成长股;当剩余流动性在向下回落时,以沪深300为代表的顺周期大盘股占优。

展望后续,结合宏观组2022年展望,以2-3个季度时间维度看,预计名义GDP延续放缓,M2增速逐步改善,因此剩余流动性预计整体呈现向上改善态势,在此背景下,市场风格偏向中小成长股。

具体来看,结合宏观组2022年展望《先立后破,产业突围》:

就名义GDP来看,结合对于通胀和实际GDP的判断,预计2021Q4名义GDP为9.2%,2022年Q1~Q4四个季度分别为8.6%、6.6%、7.2%和7.3%。换言之,在运行节奏上,展望未来2-3个季度,预计名义GDP延续放缓,2022年下半年有所企稳。

就M2增速来看,以往我国M2年度增速目标的制定是在GDP+CPI增速的基础上加2-3个百分点,将之作为合意的M2增速水平。2021年政策强调稳定宏观杠杆率,央行以信用收缩为主要方式,回归货币政策正常化,截至2021年9月,M2增速降至8.3%,明显低于名义GDP水平,我们预计年末受信贷趋稳的影响,M2增速或有上行。2022年货币政策环境相对宽松的情况下,预计M2增速保持稳健,全年9.2%,高于GDP+CPI增速。

2.2 “十四五”重视中小成长股

回顾过去20年,大小盘风格经历了多轮切换,且每次大级别的市值风格切换持续时间均在3年以上。具体来看,大盘跑赢小盘的时间,2001.7-2007.10,2016.11-2021.1;小盘跑赢大盘的时间,2007.11-2010.9,2013.2-2015.6,2021.2年以来。

“无产业,不牛市”,借助复盘可以发现,产业繁荣才是风格背后最核心的驱动因素。具体来看,每一轮小盘股风格背后,往往对应新兴产业崛起,如2007年至2010年的消费电子产业,2013年至2015年的互联网+繁荣。与此同时,每一轮大盘股风格背后,往往对应传统产业复苏,也即宏观经济向好。

展望“十四五”,新能源链、国产替代链(半导体和专精特新)、5G应用等新兴产业链陆续崛起,这是当下的时代背景。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以科创板为代表的中小成长股,正在面临一次数年级别的投资机遇,这是时代红利,值得重点挖掘。

回顾“十三五”,供给侧改革是关键重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理念,2016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宏观政策的主基调。

在此经济背景下,龙头强者恒强的逻辑主导资产价格表现。2016年以来,特别是2016年至2018年期间,一大批传统行业龙头股受益于盈利改善和估值修复,戴维斯双击下,实现显著超额收益。

展望“十四五”,科技创新是关键重点。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公报中,“创新”一词共出现15次,“科技”一词共出现10次。

与此同时,2020年以来各省市陆续出台科技新基建三年或五年行动方案。

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是产业政策的重点。进一步映射到A股,以半导体链、新能源链、数字经济链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崛起,将对未来3-5年的结构选择产生深刻影响。

3、主线脉络篇:迎接科创板戴维斯双击

自3月28日,我们发布《等风来,科创板进入战略性底部》,至今已有十九论系列。10月17日《赢在深秋之二:半导体引领科创板,牛市已至》提示,半导体引领科创板,开启新一轮结构牛市,三季报使其显性化。

展望2022年,随着半导体链和专精特新等产业的盈利释放,我们认为科创板将迎来戴维斯双击行情,是2022年的战略配置方向,产业线索模拟设计、IGBT、设备材料、专精特新等。

3.1 科创牛市的底层逻辑

科创板是十四五期间最具成长性的板块,牛市的三大底层逻辑有,产业崛起、基金低配、估值合理。

其一,产业崛起。“无产业,不牛市”,科创板的产业分布集中半导体链、新能源链、数字经济链、生物医药,是十四五期间产业升级的完美映射,产业的高景气反映到盈利上,结合Wind盈利预测,科创板20年、21年预测、22年预测的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58%、77%、34%。

其二,估值合理。截至11月22日,科创板整体PE-TTM为64倍,对应的21年动态估值为57倍。

其三,基金低配。截至21Q3,科创板在主动权益基金的配置占比仅4%,接近于12年创业板。

3.2 科创牛市预期差在哪

关于科创板的认知,重要预期差有两点,一则产业意义的理解不同,二因体量对其不够重视。

一则,产业意义的理解不同。市场普遍从GDP增速和流动性等角度理解牛熊,事实上,“无产业,不牛市”,每轮牛市背后的底层逻辑在于产业崛起。具体来看,2005年至2007年牛市源自重工业崛起,2013年至2015年牛市源自互联网+崛起。

展望未来,一则,随着经济转型的实质性跃升,A股结构牛市常态化,GDP和流动性都难有系统性大起大落,应重视把握产业支撑的结构牛市;二则,综合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市场需求,十四五期间最具时代感的产业是半导体链、专精特新、新能源链、数字经济等。

二则,因体量对其不够重视。站在当前,科创板是一批上市未满两年的次新股,市值体量偏小,市场对其关注度不够。

但是,市值仅是结果,参考2012年牛市初期的创业板,彼时市值也较小,更关键的驱动在于产业结构,基于科创板映射了十四五期间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市值空间大。

3.3 戴维斯双击驱动因素

2021年三季报落地使得科创板配置价值显性化,产业线索在于半导体。

复盘发现,三季度往往使得结构牛市清晰化,也即成长赛道的配置价值显性化。具体来看,2019年半导体结构牛市,自8月开始明晰,边际驱动在于中报和三季报的连续确认;2020年新能源结构牛市,自10月开始清晰,边际驱动同样在于中报和三季报的连续确认。

随着今年三季报落地,综合产业背景、估值水平和基金配置,我们认为,新一轮结构牛市将是半导体引领科创板,展望2022年,随着盈利释放,科创板将从估值修复走向戴维斯双击。

3.4 线索之一:芯片板块

以一年时间维度看,结合产业景气、估值水平、基金配置、交易热度等,我们认为半导体将引领科创板,展开新一轮结构牛市,是2022年的重要配置方向之一。

从景气度视角,国产替代领域高景气。一则,从三季报视角,以半导体模拟设计、IGBT、设备材料为代表的国产替代链,业绩普遍超预期,验证产业高景气;二则,从盈利预期视角,以科创板中38家半导体公司为观察样本,结合Wind一致盈利预测21年和22年盈利增速的中位数分别为78%和39%。

从估值视角,当前估值水平较为合理。以科创板半导体公司为观察样本,截至11月22日这批公司21年动态估值的中位数为69倍,与2019年半导体和2020年电动车牛市初始的估值水平相差不大。

从持仓视角,基金对这批公司配置低。以21年Q3“主动权益基金持仓占流通市值比”为统计口径,仅思瑞浦、晶晨股份、艾为电子、芯源微占比较高,分别为17.2%、16.2%、14.4%、17.8%,其余公司基金普遍在10%以下,中位数为4.0%。

3.5 线索之二: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是指企业具有专业化(主营业务专注专业)、精细化(经营管理精细高效)、特色化(产品服务独具特色)、新颖化(创新能力成果显著)的发展特征。

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培育:制造业短板弱项重点领域企业;制造业重要细分领域企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具有持续创新能力、重视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企业。

自2019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评选工作,至2021年11月12日已选拔出3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第一、二、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有248家、1744家和2930家,共计4922家;其中在A股上市的公司分别为40家、166家、127家,共计333家。

科创板中专精特新公司有93家,数量较多,基于此,我们构建五项基本面相对优势框架,筛选专精特新精选组合。

营业收入增速:以2016年为基期,2020年作为现期,计算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与所属二级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求差,若公司的年复合增速大于所属二级行业的年复合增速,则定义公司相对所属行业存在营收优势。

归母净利增速:以2016年为基期,2020年作为现期,计算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与所属二级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求差,若公司的年复合增速大于所属二级行业的年复合增速,则定义公司相对所属行业存在归母净利润优势。

ROE:分别取2017、2018、2019、2020年报数据,将公司ROE与所属二级行业ROE进行对比,若公司ROE连续四年高于所属二级行业ROE,则定义公司相对所属行业存在ROE优势。

研发投入:分别取2017、2018、2019、2020年报数据,将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与所属二级行业整体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进行对比,若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连续四年高于所属二级行业,则定义公司相对所属行业存在研发投入优势。

毛利率:分别取2017、2018、2019、2020年报数据,将公司毛利率与所属二级行业整体毛利率进行对比,若公司毛利率连续四年高于所属二级行业毛利率,则定义公司相对所属行业存在毛利率优势。

4、企业盈利篇:整体放缓关注强链补链

展望2022年GDP走势,结合宏观组预测,明年整体向疫情之前进行常态化回归,下半年随着制造业投资再造的潜力逐步释放,年内大概率走出“NIKE型”走势。

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测算A股企业盈利,预计2021年和2022年全部A股归母净利增速预测值约为20%和5%,分季度测算,预计2022年四个季度归母净利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7.0%、5.2%、5.0%、5.0%。

除基础逻辑外,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预计2022年开始,制造业将从一个顺经济增长的带动变量转变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变量,而房地产仅将起到经济托底的稳定器作用。另一方面,对制造业而言,拉动其大幅提高的两大超预期变量在于,碳中和推进带动的产业格局重塑,以及制造业强链补链。

4.1 2022年经济走势预测

从宏观背景来看,结合宏观组2022年展望报告《先立后破,产业突围》中的预测:

展望2022年GDP走势,全年GDP实际同比增速5.6%,向疫情之前进行常态化回归。节奏上四个季度GDP当季实际同比增速分别为5.7%、4.8%、5.7%和6.2%,年内大概率走出“NIKE型”走势。

具体到经济结构预测,三驾马车中,投资强劲,制造业将挑起投资大梁,受益于能源转型替代传统基建地产的产业政策,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将高于基建、地产投资增速;消费持续复苏,但复苏空间受到消费结构和疫情反复的制约,增速中枢较难回到疫情前水平;进出口的逻辑由海外供给向国内需求拉动切换,疫情冲击海外供给进而影响我国进口的一次性因素不断下降,供需缺口仍是决定我国出口未来走势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预测名义GDP。首先,就价格指数来看,全年PPI较快回落而CPI温和回升,GDP平减指数将逐季回落,预计2021Q4和2022四个季度的平减指数分别为+5%和+2.8%、+1.7%、+1.4%、+1.1%。

结合对于通胀和实际GDP的判断,预计2021Q4名义GDP为9.2%,2022年全年名义GDP为7.4%,其中Q1~Q4四个季度分别为8.6%、6.6%、7.2%和7.3%,一季度较高、二季度回落,下半年企稳。

4.2 2022年企业盈利预测

从历史规律上来看,名义GDP增速和营收增速从数据上来看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从经济意义上两者存在同步性。

若对2002年以来名义GDP累计增速和全A营收累计增速进行线性拟合,并结合宏观组预测的名义GDP增速结果(2021全年增速根据2020Q4推算得到),得到2021年和2022年全部A股营收增速预测值约为19%和7%。2022年四个季度营收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9.2%、7.6%、7.4%、7.4%。

此外,将营收累计同比增速与归母净利累计同比增速进行线性拟合(忽略异常值),则可得到2021年和2022年全部A股归母净利增速预测值约为18%和5%。2022年四个季度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7.0%、5.2%、5.0%、5.0%。

5、资金层面篇:流动性或迎来边际宽松

宏观流动性层面,我们预计2022年信贷、M2、社融三者均将上升到接近略超越经济基本面走势的水平,剩余流动性上行。

股市流动性层面,我们预计2021年全年股市资金流入规模约为9300-16600亿元,2022年全年流入规模或微升至11200-18500亿元。在此背景下,2022年A股整体仍是结构机会为主。

5.1 宏观流动性

在宏观流动性层面,结合宏观组观点,2022年货币政策可能随整体政策环境而变化,核心变量是GDP增速走势。随着宏观经济增长压力加大,信贷、M2、社融三者均将上升到接近略超越经济基本面走势的水平。

具体来看,2022年央行依然会选择数量型中介目标作为主要的调控对象,广义货币M2增速和社融增速两者同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全年总体货币政策基调为稳健略宽松的情况下,预计各项金融数据增速稳定运行。

结合宏观组预测,2021年M2增速在9%左右,2022年M2增速小幅上升至9.2%左右;2021年社融增速在11%左右,2022年社融增速小幅上升至11.2%左右,其中,人民币信贷增速2022年预计为12%左右,与2021年末水平相近,走势总体平稳。

5.2 股市流动性

股市流动性层面,我们预计2021年全年股市资金流入规模约为9300-16600亿元,2022年全年流入规模或微升至11200-18500亿元。

具体来看,当前A股大的资金面背景,一是“房住不炒”背景下居民资产配置逐步转向股市,二是A股国际化提速带来海外增量资金,三是资管快速发展公募和私募逐步壮大。在此背景下,我们预计明年整体流动性环境较今年小幅改善,银行理财资金、私募资金和股票回购或是明年主要的增量。

其中,银证转账方面,截至2021Q3,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较年初增长2800亿元,在此增速下预估今年全年通过银证转账渠道流入股市资金规模为3500-4000亿元。我们认为明年市场延续结构性行情,波动或略有加大,入市规模可能小于2020-2021年,预计为2500-3000亿元。

外资方面,今年外资是股市资金的重要增量之一,截至今年10月通过陆股通进入A股的外资规模为3247亿元,通过QFII进入A股的外资规模为111亿元,我们预估今年全年通过这两种渠道入市的资金规模分别是3000-3500和100-200亿元。展望明年,随着海外流动性边际收紧,我们预计2022年通过陆股通和QFII入市的资金规模或边际微降,分别预测为2000-2500亿元和0-100亿元。

融资余额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融资资金流入流出节奏往往与收益率密切相关,今年股市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杠杆资金在三季度市场回调的背景下有回落的趋势,同比增长率从二季度44%下降到21%。2021年全年通过融资渠道进入股市的资金规模预计约2500-3000亿元。我们预计2022年市场仍旧以结构性行情为主,2022年通过融资渠道进入股市的资金规模将小幅下降到2000-2500亿元。

公募基金方面,在居民资产配置入市的大趋势下,2021年仍旧是各类基金发行的大年,截至今年10月存量公募基金份额(仅统计开放式偏股型与混合型基金)已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5%,我们预计全年通过公募基金渠道流入股市资金规模约为13000-14000亿元。考虑到明年指数整体区间震荡的走势和中小盘风格的延续,我们预计2022年通过公募渠道流入资金增速或放缓,预测约为11000-12000亿元左右。

私募基金方面,今年私募基金表现比公募基金更为抢眼,截至今年10月私募基金证券管理规模同比增长超65%。在此增速下,考虑到万得全A的涨跌幅,我们预计今年全年通过私募渠道入市资金规模约为13000-14000亿元。假设明年私募基金仍会保持比公募更高的增长率,我们预测规模约为15000-16000亿元。

银行理财资金方面,同样受到居民资产配置转移大趋势的影响,我们预计今年银行理财资金不再是显著流出。资管新规的实施期将于今年年末结束,银行理财产品规范和调整迎近尾声。参考2020年权益类投资在银行理财规模中占比为4.08%,我们假定2021/2022年的该占比为4%,由此我们预估2021年全年通过银行理财入市的资金规模约为1000-1500亿元,2022年与2021年大体持平。

保险资金方面,截至9月,今年险资流出金额达2529亿元,在此背景下,我们预估今年保险资金流出市场的资金规模约为3000-3500亿元。从边际变化角度,今年9月运用在股票和证券投资上的险资余额较8月已经小有回升。明年市场指数层面上涨的概率较小,风险偏好较低的险资出现今年年初减持的概率较小,因此我们预估为明年通过保险资金入市的规模约为500-1000亿元。

公司回购方面,今年公司回购规模较往年有所下滑,截至9月上交所今年累计股票回购金额较2020年同期下降50%,因此我们预估今年公司回购的规模约为500-1000亿元。考虑到明年指数整体区间震荡的走势,结构性行情背景下,部分公司可能进行股票回购,我们预计明年规模或小幅回升至1000-1500亿元。

主要流出项方面,2021年前9月IPO筹资首发、增发、配股的金额分别达3706亿元、5762亿元、293亿元,我们预计2021年全年规模将分别达到5000-5500亿元、7500-8000亿元、300-400亿元。展望2022年,北交所设立有望进一步提升A股的活跃度,我们预计明年IPO筹资规模增速有望突破10%-20%的水平,首发、增发、配股金额有望分别达到约5500-6000亿元、8500-9000亿元、400-500亿元。

今年产业资本净减持额较去年有所回落,我们预计2021年全年产业资本净减持额将达到4500-5000亿元。从历史增减持的情况来看,在近两年结构性行情下,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逐渐下降。2022年市场仍是结构性行情为主,限售解禁规模下降,我们认为产业减持节奏或进一步放缓,预计净减持额将下滑至3000-3500亿元。

交易费用主要与成交额相关,预计明年整体是中小成长风格占优的一年,延续结构性行情,市场成交额规模和今年相仿,预计今明两年的交易费用均为4500-5000亿。

6、行业配置篇:先强链补链再消费修复

展望2022年1-3季度,宏观场景是盈利下行叠加剩余流动性上升,进一步结合产业趋势和估值水平,我们预计以科创板为代表的中小成长股将迎来戴维斯双击行情,产业线索上,战略重视以半导体和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国产替代链,积极布局国防装备,新能源链将走向分化,而传统行业在盈利放缓背景下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展望2022年3-4季度,假设随着制造业投资再造的潜力释放,经济边际改善,那么预计以沪深300为代表的顺周期板块有望迎来阶段修复,相对占优。结合2022年和2023年盈利预测,关注养殖、医药、白酒等方向。

6.1 明年四大配置线索

以2-3个季度的时间维度,市场主线在于科创成长,传统行业局部机会为主。

其一,战略重视科创牛市。半导体和专精特新引领科创板,牛市已至,走向戴维斯双击阶段,细分赛道关注半导体模拟设计、IGBT、设备材料。

一方面,景气视角来看,结合三季报和Wind22年盈利预测,以泛模拟设计、IGBT、材料等为代表的国产替代领域呈现持续性较强的高景气;另一方面,估值视角,科创板的半导体板块的21年动态估值中位数约66倍,与2019年半导体和2020年电动车牛市起始的估值水平相差不大。

其二,积极布局国防装备。结合机械组观点,重点关注主机厂,相关公司有中航西飞、航发动力、洪都航空。

具体来看,一方面,国防装备的中报和三季报不断验证高景气,国防是为数不多的Q3归母净利增速较Q2逆势改善行业之一,Q3国防增速达7%,较Q2上升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随着年底行业上下游、各细分行业来年排产/计划的逐步确定,预计长周期的成长预期有望进一步提振板块情绪。

其三,新能源链走向分化。新能源赛道自20年以来持续演绎,结合当前估值水平和基金配置,我们认为2022年新能源板块的机会以局部为主,结合产业链传导规律,后续可关注中下游部分领域,如储能、汽车智能化等。

结合Wind一致盈利预测,整体法下,新能源赛道中,仅光伏储能和新能源下游的22年增速较21年进一步扩大,其他环节均有所回落,特别是上游资源材料。

对传统产业而言,以2-3个季度的时间维度看,投资机会以局部为主。一则,随着经济回落,盈利逻辑从PPI链转向CPI链,CPI链以大众消费和农林牧渔为代表方向;二则,关注以机场、航空、酒店为代表的疫情受损板块。

6.2 科技板块盈利前瞻

针对大科技相关细分赛道,结合Wind一致盈利预测,整体法下,结合2022和2021年盈利前瞻:半导体链、国防装备、新能源中下游链整体占优。

就静态估值水平和所处10年历史分位数来看,截至11月19日,新能源链整体处在历史高位,半导体链和国防装备处在历史中位,消费电子、5G基建、金融IT处在历史低位。

从动态估值角度,横向比较2022年动态估值,就半导体链而言,除了设备外,泛模拟设计、材料、IGBT的22年动态估值在40倍至50倍之间,国防装备22年动态估值约48倍,电动车中游和下游在50倍至60倍之间。

6.3 消费板块盈利前瞻

针对大消费相关细分赛道,结合Wind一致盈利预测,整体法下:

2022年盈利增速居前,且相较于2021年大幅改善的行业有,快速、新零售、化妆品、游戏、调味品和食品等;2023年盈利增速居前的行业有,养殖、快递、酒店、新零售等。

就静态估值和所处10年历史分位数,截至11月19日,整体法下:白酒、啤酒、调味品仍处历史高位,在80%至90%区间,而药店、家居、厨卫家电等处在历史低位。

从动态估值的角度,整体法下就2022年动态估值而言,除了医药外包和调味品外,均处在45倍以下,其中,生猪养殖、啤酒、化妆品、快递处在40倍至45倍区间,创新药、化学原料药、白酒、酒店、医疗器械、免税处在30倍至40倍区间,其余整体在30倍以下。

6.4 周期板块盈利前瞻

对大周期板块而言,2022年的盈利增速更为关键,结合Wind一致盈利预测,整体法下,机场、航空、贵金融、稀土磁材等占优。

从静态估值角度,整体法下,除了汽车零部件、银行和陆运交通外,大部分细分赛道处在过去10年历史分位数均在50%以下。

结合Wind一致盈利预测,就2022年动态估值来看,除了机场和贵金属外,均在20倍以下。

7、风险提示

1、中美经贸摩擦超预期。如果中美经贸摩擦超预期,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板块的业绩释放节奏

2、全球通胀持续超预期。假如国内猪油共振超预期,或者海外供应链、能源及劳动力供需矛盾等问题超预期,或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继而带来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3、实体经济修复低于预期。如果疫情再次超预期爆发,使得全球经济修复低于预期,或影响相关板块业绩情况。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