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5年的变与不变

香港:25年的变与不变
2022年07月01日 20:17 格隆汇APP

每一个在粤语圈长大的人,都绕不开香港两个字。

不为别的,只为香港曾经带给我们太多回忆,当然是美好回忆居多。

电影、音乐、TVB、四大天王、发哥、星爷、成龙,还有极富魅力的维港夜景、茶餐厅、跑马地,当然还少不了庙街、旺角、黑帮、情与义,林林种种,不一而足。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香港,可以是摩登时尚、光怪陆离,也可以生意兴隆、恭喜发财,更可以是自由开放、纸醉金迷。

但无可否认的是,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确实有了很多巨大变化,值得我们回味思考。

01

港片

首先要讲的,是电影。

这应该是内地人最熟悉香港的一个方面,也是最容易勾起大家回忆的地方,当然也是失去最多的地方。

弹丸之地、700万人口,高峰期可以创造出300部/年的电影产量,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东方好莱坞的称号也是名副其实。

但是,另一个事实却显得失落。

这些年,香港电影一直走下坡路,到现在,已经不复当年勇。

当中的原因,很是复杂,杠精喜欢把原因归咎于审查严格了,创作者没有自由了.......

总之,耍嘴炮、敲键盘不花钱。

其实,这种因素就过于偏激了。

香港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王晶曾经说过,香港电影的没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好莱坞大片攻占香港,另外一个是中国台湾市场对港片不感冒了,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更是直接把香港电影打趴在地上。

这或许更具说服力,因为做生意,市场始终是最重要的,好莱坞大片横扫全球,是199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

试想一下,和好莱坞炫目的科技相比,港片那些武侠片、街头古惑仔斗殴,还有街头的警匪追逐,哪里是对手?和侏罗纪公园比起来,和泰坦尼克号比起来,焉有不输的道理?

不要说中国台湾人,就连香港人自己,都挤进戏院接受好莱坞的洗礼。如果说1992年港片还是票房史上前十大的绝对主角,到了1997年,已经被好莱坞抢了半壁江山,再到后面,不说了吧。

作为电影业的重要生产基地,香港不是看不到电影科技的发展,它也曾经做过抵抗。

1998年,古惑仔系列电影的导演刘伟强,拉上郭富城和郑伊健,拍了一部《风云》,里面抄了不少好莱坞的科技,第二年,刘伟强再下一城,拍了《华英雄》,主演保留了郑伊健,再加上新晋明星谢霆锋。

《风云》电影海报 来源:百度电影
《华英雄》电影海报 来源:百度电影

票房上,《风云》拿了4000多万,华英雄逊色了一些,只有2000多万,算是一次不错的尝试。不过,港片最终都不敌时代洪流,资本抛弃、人才流失,逐渐成为香港电影圈的现象,像成龙、周润发、李连杰这些大明星,相继出走好莱坞,内地正式加入世贸之后,香港电影方面的人才更是直接到大陆淘金,香港资本和人才进一步流失,虽然中间出现了《无间道》,硬气了一把,甚至被人称为港片的中兴,但现在看,那更像是港片最后的辉煌。

再后来,国家为了扶持香港产业发展,推出了CEPA,即《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为香港电影进入内地提供了很多便利,香港电影也主动地和内地口味相融合,但也因此变得有点另类,香港著名电影人文隽对此有过一针见血的总结:香港电影赢得了国内市场,但是失去了香港味道。

不过,这个总结有个bug,真相是香港电影最终并没有赢得国内市场,但是失去香港味道倒是真的。

02

港股

有失就有得。

如果说电影业甚至娱乐业的式微,是香港过去25年最大的“”,那么香港最大的“”,就是金融

1997年,港股市值最大的10家企业,分别是和黄、新鸿基、恒生银行、汇丰银行、长实、恒基、中电、太古、中信泰富以及新世界,清一色的金融地产,清一色的香港本地公司;但到了今天,已经被腾讯、阿里巴巴、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美团、汇丰银行、中移动、农业银行、友邦保险占据,其中八家是中字头。

自1993年,中国第一家公司--青岛啤酒登陆港股开始,国内赴港上市就一直没有间断,2000年之后,更有加速之势。

先是一波大型国企股份制改革浪潮,中国移动(1997年)、中国联通(2000年)、中国石化(2000年),建设银行(2005年)、中国银行(2006年)、工商银行(2006年)、农业银行(2010年)。

特别是2006年10月27日,工商银行上海、香港同步上市,创下当时全球历史最高募资额—191亿美元(约1527亿港元)的记录。这一波热潮一直延续到人保集团(2012年)、中国信达(2013年)、广发证券(2015年)。

而承接这一波浪潮的,是新经济,尤以互联网、生物医药为重点。

早在2004年,腾讯便以登陆港交所,此后一直以港交所为大本营,伴随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腾讯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股价上市至今涨超400倍,被港股投资者称为“股王之王”。

另外一家互联网巨头也曾登陆过港股,但因为“同股不同权”问题,阿里巴巴2012年选择从港股退市,改为赴美上市,港股错失双巨头齐聚香江的机会。

好在,2018年后,港交所启动了一系列改革计划,效仿纳斯达克,引入“同股不同权”制度、接纳亏损科技型公司上市、允许中概股回归,港股重新焕发了新机。

自此,大量互联网、生物医药公司或新上市或回归,先后迎来小米、美团、阿里巴巴、网易、百度、京东、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君实生物等等,港股从传统的金融地产为主,摇身一变成了创新科技的集中营。

25年期间,香港和国内在金融方面的合作越发紧密,港交所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03

港楼

最后,还是得说一说房价。

如果要说香港人最关注的价格,我想,房价一定排第一,股价只能排第二。

无他,就是因为香港有着全球首屈一指的高房价,注意,不是一般的高,简直是畸形般的高。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个弹丸之地如此畸形的房价,说法很多,但归因,基本离不开这几个:英国人留下的土地财政制度、政府管制力太弱、地产商势力又过大,还有就是热钱太多、港人炒房热情太高。

香港房子高度密集

不过,今天,我们不想再纠结香港高房价的诱因,而是从信仰的角度谈一谈香港人,因为如果说香港人有信仰,那应该就是房地产了。

其实,拨开香港房地产的纷纷扰扰,道理也非常简单,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中国的土地信仰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造出来的怪胎。

土地投机,全球世界都有,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要么一个强大的政府,土地问题出现的时候,就强摁下去,比如国内;要么就是强大的市场经济体制,让你把房价玩上天,然后让你自己崩下来,比如美国。

但你会发现,在香港,你实在没招,或许是香港地产商人实在太聪明的缘故:

当土地问题出现时,政府要做事,他们跟你讲市场规则,要按制度办事,不能乱来;好了,当你用市场经济手段时,他们又会告诉你,土地是中国人民最古老的信仰,要顺应民意,还是不能乱来。

香港坊间流行一个说法:有本事的香港人都去做生意搵大钱,谁会去政府打工?

小政府、大市场是香港作为全球最自由市场的骄傲,但换成上面的说法,真的感觉很无奈。

最后的结果就是,香港房地产内分泌失调,玩成虚胖。

香港地产商人的牛,就牛在钻空子的“智慧”上,而且同时钻了东方和西方的空子,不管是中国人的土地信仰,还是英美人的自由市场信仰,全部拿捏得死死的。

当年董建华上台时,推行了很多志在改变香港产业结构的计划,数码港、中药港、芯片港,情真意切,天地可鉴,但最后没有一个成功,反而硬生生把自己带崩,首任行政长官没做完就草草收场,回过头去看,甚是可惜,当年如此好的转型机会,就这样白白浪费掉。

但是,如果清楚明白港人的性格,就知道,董大人的计划根本没有可能成功。因为脱胎于英国人的洗脑熏陶,香港人把盎格鲁撒克逊人极其擅长交易的招数学的淋漓尽致,对于实业,既辛苦,又来钱慢,意兴阑珊不就再正常不过吗?

其实,香港从1840年开始,就一直只有一个角色--交易场,起初是英国人的远东货物交易场,其后是西方资金在东方的交易场,再到国内资产和国外资金的交易场。100多年过去,变的时间,不变的是本质。在这种“基因”作祟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香港房价会如此的畸形了。

25年过去,香港房价虽然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非典、金融海啸,出现了跌宕起伏,但最终还是一路上扬,直到今天。

如果说港片是失,金融是得,房地产,就太难定义得失了,因为能说“得”的只是地产商、炒房者以及拥有物业的市民,“失”是大部分的低收入阶层,是年轻人,是活力,更是未来。

不过,畸形的高房价始终是要解决的,正如一位国家领导人所言:“解决这个问题,难度是很大,但总要有解决开始的时候,如果一直就这样,没有、也形不成共识,也没有(解决)办法,一有办法就在立法会‘拉布’,最后损害的是全港老百姓的利益。”

今天,最高领导人再次重申: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变得更好,盼望房子住得更宽敞一些......

而要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决不能再用英国人那一套。国内的房地产是香港人教的,但现在,是时候让香港人学学国内解决高房价的办法了。

04

尾声

25年、1/4个世纪,弹指一挥间,香港的得与失,变与不变,很难几句话、几个段落能够讲尽。

但是,得也好,失也罢,已成为过去,而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

尽管经历过风风雨雨,未来的香港,还会是那个中西交流最好的桥梁,还会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香港,还会是强调开放共赢的香港。

最重要的,是香港人,正如《东方之珠》所唱: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