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起点探讨债市走势

站在新起点探讨债市走势
2022年08月19日 14:27 格隆汇APP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华泰固收张继强,作者:张继强、吴宇航、仇文竹

本周一央行超预期降息之后,债市做多情绪被彻底点燃,截至周四,十年国债活跃券累计已下行12BP,接连突破了今年初和2016年的低点。而昨日30年国债利率也大幅下行,成为率先突破2020年低点的品种。 

回顾本轮利率下行,除了央行降息触发剂之外,“踏空者众”引发的抢筹也是关键原因之一。此前市场对于房地产政策、财政发力存在隐忧,对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没有期待,因此整体仓位和杠杆都不高,拉长久期操作也并不普遍,我们之前也判断市场不拥挤,博弈牛平胜算概率高。7月PMI、金融数据、经济数据都指向了经济修复弱,亟待总需求政策呵护。而央行降息操作变得顺理成章,推动投资者对基本面和政策的双重重估,叠加配置压力、部分投资者空翻多,期限利差明显向牛平方向演进,和我们之前博弈牛平、久期策略占优的判断比较一致。  

而站在当前时点我们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十年期国债已经击穿我们给定的下限2.65%,利率后续下行的空间还有多大?长端利率能否突破2020年的低点?行情是否有持续性?  

首先我们可以将当前市场环境与2020年做一个简单比较:  

(1)基本面方面,2020年低点出现的背景是海外疫情蔓延,国内疫情进入常态化,但疫情演进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尽管社融增速已经回升,但市场对经济修复的持续性和力度持怀疑态度。而当下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新能源、绿色经济等新动能的体量难比地产。后疫情+后地产时代,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估计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行。在这一过程中,基本面呈现出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特征,核心在于地产能否企稳,谨防地产问题地方财政、金融体系等蔓延。此外,各种疫情、就业等不确定性之下,消费作为经济最稳定的部分也表现低迷。出口韧性的背后是中国能源等成本优势,但欧美衰退担忧之下后续量价齐跌的概率不低。解决当前格局的根本仍在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短期政策取向有重回稳增长的迹象,用好地方债限额、政策性金融债预计将很快启动。 

此外,2016年债市行情逆转源于全球经济小共振,叠加金融防风险、市场过度拥挤。目前的情况是,全球经济存在衰退隐忧,金融体系需要防范房地产风险扩散,市场拥挤程度尚可。  

(2)货币政策与资金面方面,2020年市场对于降准降息的预期都比较强,因为普遍的预期是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还将持续,且超储利率下调之后市场更加坚信央行会降息,尤其是对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的呼声较高。而目前市场对于后续货币政策其实没有太强的判断,毕竟央行在执行报告中刚刚表达了对于内外平衡的担忧,在降息之后也没有传递更多政策信号。9月份鉴于美联储加息至少50bp,央行不具备连续降息的可能性。LPR仍存在下调压力,关注下周一5年期LPR调降幅度会否超预期,如果达到20/25bp,对市场影响会偏负面(MLF降息预期降低+刺激房地产销量)。四季度适时降准的概率不低,补充流动性缺口并支持可能的地方债、政金债发行。  

资金面方面,2020年隔夜利率最低达到0.6%左右,且当时市场对于继续降息有较为一致的预期,对资金面持续宽松基本没有分歧,尤其是超储利率下调让市场笃定利率走廊下限打开,因此当时短端下行幅度远大于长端,IRS利率比目前也低,曲线呈现牛陡。而目前隔夜利率维持在1%以上,且MLF缩量之后有小幅收敛迹象,从IRS来看市场对资金面的预期明显不及2020年。我们重申资金面缓步收敛而不收紧判断,宽松程度还难比2020年4-5月份。 

资金利率依然是关键的定价锚,我们此前判断资金“缓步收敛不收紧”,目前仍维持这一判断。  

首先,当前资金利率已经大幅偏离政策利率,OMO和MLF不是资金的边际定价成本,因此政策利率的下调并不会带来资金利率进一步下行。4月以来央行降准+利润上缴+结构性工具投放了大量的低成本资金,而实体需求不振导致资金淤积在银行体系,这是市场利率大幅偏离政策利率的主要原因。目前银行间流动性整体供大于求,且不依赖于逆回购和MLF投放,因此降息对资金利率的影响比较有限。  

其次,资金利率“脱锚”的背景下,流动性回笼反而会带来资金面收敛的压力。本周资金面开始小幅收敛,非银感受尤其明显。缴税并不能完全解释资金利率的变化,因为税期带来的资金紧张通常发生在截止日之前,但本周一缴税截止,之后的三天资金利率却持续小幅上行。我们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8月MLF缩量2000亿,造成银行间水位降低。 

无论如何,资金面的边际变化反映的都是央行的调控态度,目前隔夜杠杆处于高位,降息当天汇率也出现不小幅度的贬值,考虑到央行的“三重平衡”,前期1%的隔夜利率可能就是资金利率的下限水平。9月还将有6000亿MLF到期,如果央行继续回笼,资金面收敛的趋势将进一步明确。 

那么,年内是否还有降息的可能?我们认为不能排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稳定地产需求端,5年期LPR下调势在必行。如果后续房地产销量持续不振,央行可能会继续通过MLF-LPR的方式撬动地产信贷需求。而且,前期的存款利率和LPR下调已经完成了实质性降息,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有“补降”的意味,也有利于向下靠拢市场利率,重新捋顺利率传导机制。不过如前所述,降息未必能直接带来资金利率下行,且如果MLF继续缩量,资金面不会紧,但缓步收敛概率偏高。  

(3)其他方面,9月份开始用好地方债限额、政策性金融发力可能带来一定的供给扰动。9月份CPI破3%的概率仍较高,中美基准利率倒挂等对货币政策有小幅制约。二十大盛会前后需要关注市场风险偏好上升的可能性。市场久期策略不算拥挤,但利率交易已经成为一致选择,需要提防随时间出现的止盈扰动。  

综合这些因素,我们有如下判断: 

第一,市场进入“鱼尾阶段”,空间不大了,但基本面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地产信心的重塑和资产负债表收缩的逆转都需要时间,利率低位的持续的时间可能较长。 

第二,空间上,资金面进入“缓步收敛但不收紧”阶段,短端空间已经有限。考虑到银行存款来源持续改善,存单利率不存在明显上行可能。长周期看,十年期的中枢和高点随着经济潜在增速下行、城投和地产模式弱化而逐级下行,未来2.8-3.0%可能都已经是上限,2.6%之下空间不大,2.5%需要房地产持续低迷甚至风险扩散作为前提。 

第三,曲线上,牛平博弈收获较好,建议保持久期策略,追涨难度增大。我们之前推荐牛平博弈,“久期好于下沉,利率好于信用”,目前看平坦的概率仍略高,但扰动开始增多,需要观察稳增长政策的力度以及长端止盈盘操作。我们之前推荐超长利率债+超短存单,收效较好,最近推荐确定性较强的5、10年。其中,30年国债已经低于2020年低点,反映了市场对经济长期走势的预期,也源于投资者快速拉久期行为,市场情绪已经进入亢奋状态。 

第四,节奏上,9-10月份的扰动主要在于地方债和政金债供给、CPI破3%、美联储加息和盛会前后的风险偏好。明年3月份之后需要提防换届、疫情、地产小周期共振可能,叠加明年二季度经济数据低基数效应,货币政策稳增长压力减轻,市场可能面临更大挑战。此外,半年定开理财目前持有的资产已经很难满足客户的目标收益率要求,打开之后会否出现赎回并引发连锁(赎回债基)值得提防。 

第五,操作上,我们之前反复强调久期策略好于杠杆好于信用下沉,曲线平坦化还是阻力最小的方向,推荐超长利率债+超短存单,后转为5、10年期,杠杆保持或缓降,信用债久期好于下沉。经过本轮下行之后,久期策略暂以保持为主,逢(利率)低可以考虑锁定部分获利,继续加仓考验交易能力。对踏空资金,LPR下调之后与中长端信用债的比价效应出现,5年期利率是较为中庸的选择,30年国债与十年期的利差处于合理区间,仍可能有小幅补涨机会。但是利率越下行,越需要留出流动性出口。

风险提示

(1)房地产政策超预期:如果地产纾困基金等政策效果超预期,一二线城市限购松动,房地产销量可能逐步改善。

(2)资金空转和套利倒逼央行收紧流动性:目前隔夜杠杆已经很高,部分企业发债利率过低引发套利问题,可能导致央行主动收紧资金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