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系列 | 消失的行业巨头

2023年度系列 | 消失的行业巨头
2023年12月31日 10:34 格隆汇APP

2023年即将收官,对于一些此前家喻户晓的国内外的大小企业来说,这是艰难的一年。

随着经济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公司面临着由高成本、供应短缺和竞争加剧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以至于有诸多公司因扛不住压力而申请破产。

当然,破产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业务停止。美国许多企业申请破产,以结束一些业务,摆脱债务并节省成本。一条常见的途径是第11章破产,它允许公司通过重组解决其财务问题。

接下来,咱们就来盘点一下,2023年国内外各行各业“消失”的几个知名企业。

NO1. 美国最佳银行——硅谷银行

2023年3月7日,资产规模超千亿美元的硅谷银行宣布连续5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佳银行。

但3天之后,一直以“全球唯一致力于创新领域银行”自称的硅谷银行,却因资不抵债在48小时内倒闭,成为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倒闭事件。

自疫情开始以来,硅谷银行就开始面临烦恼:美国的刺激政策带来大量存款,而宽松政策又把利率打到几乎为零(0.08%),手里的钱开始变多而市场上的钱更多,很难贷出去;于是硅谷银行选择一股脑儿地用这些钱买了各类债券,其总量高达910亿美元,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中长期的房贷抵押证券和美国国债。

随着去年美国利息大幅攀升,一方面,各类中长期债券的市场价值迅速缩水;另一方面,由于利息高企,市场上的融资越来越困难,存款资金自然越来越少。偏偏硅谷银行的客户又主要都是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融资是这些企业的生命。

因此,美联储的加息政策构成了对硅谷银行资产端收益损失与客户端收回存款的双杀。最终导致上周硅谷银行的技术性资不抵债,随之而来的是一天420亿美元的挤兑,使得流动性危机彻底爆发。

NO2. 美国最大家居商店——3B家居Bed Bath & Beyond

当地时间4月23日,拥有52年历史的3B家居Bed Bath & Beyond申请破产保护。此次宣告申请破产中,3B家居表示将开始关闭剩余的360家商店和120家子品牌buybuy Baby的门店。

3B家居曾是美国最大的家居及食品零售连锁企业,该公司于1992年6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曾有全职雇员32000人,是财富500强企业之一。

但近年来,由于其销售更多商店品牌产品的营销策略失败,这家家居用品零售商的市场需求有所下降,同时,随着美国家居行业向线上转型加速推进,传统的业务模式难以为继。

截止2022年末,3B家居总资产从2020年末的77.91亿美元缩减至51.31亿美元,到今年4月,3B家居因未能筹集足够资金维持运营而宣告破产。

NO3. 美国运输巨头——Yellow

当地时间7月31日,美国运输巨头Yellow公司宣布倒闭,立即停止运营,将导致约3万名员工失业。这也是美国卡车运输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倒闭事件。

Yellow拥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是美国运输巨头之一,拥有超过1.2万辆卡车,经营着北美最大、最全面的物流业务,为全球超过80万客户提供运输和物流服务,年收于曾一度高达95亿美元。

Yellow在2003、2005年分别收购了2个大型竞争对手,时任执行长左拉斯认为,其实当时营运能力已经饱和,并购是没有意义的,但公司董事会认为这可以提高竞争力;随后遇上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与大客户沃尔玛的业务在2008-2010年间少了5成。

近年来,该公司一直在债务的重压下挣扎。自2021年以来,身陷困境的Yellow实施了一项削减成本计划,高管们希望该计划能让业务重回正轨。但随着今年整个货运行业的需求大幅下降,该公司的处境变得更加严峻。

NO4. 马斯克的超级高铁梦——Hyperloop One

12月23日当周,特斯拉CEO马斯克旗下的超级高铁创业公司Hyperloop One宣布即将关闭。

据公开信息显示,Hyperloop One公司成立于2014年,通过风险投资基金和其他投资,累计筹集了大约4.5亿美元。

在马斯克提出超级高铁概念后,Hyperloop One曾是一家备受瞩目的初创公司。

马斯克提出的设想是,在利用磁悬浮实现近乎无声旅行的超级高铁系统中,纽约和华盛顿之间的行程仅需30分钟,比商用喷气式飞机快两倍,比高速火车快四倍。但现实结果与预期的相差甚远。

而导致Hyperloop One遇挫的原因是,其从未获得建造可运行的超级高铁的合同。 此外,Hyperloop One公司自身也有很多问题,在疫情期间,几乎所有的高管和创始人都离开了 Hyperloop One。

但最重要的原因是,Hyperloop One失去了金主沙特阿拉伯的支持。

NO5. 共享办公鼻祖——WeWork

今年11月6日,曾被誉为独角兽、市值曾达470亿美元的办公室共享公司WeWork正式在美国申请破产,以摆脱近年来因巨额亏损而背负的巨额债务和繁重租赁。

成立于2010年的WeWork,曾被评为全美最有价值的初创企业。2020年底,WeWork在全球超过150个城市有850多家门店,工位数超过100万个,会员数量超45万,营收超过32亿美元。

但如今,WeWork面临着过度扩张的后果,手中有许多无法盈利的办公地点。

事实上,WeWork成立至今,从未有过任何盈利,从披露数据来看,2016年至2022年,WeWork累计亏损了149.6亿美元,估值也从巅峰时期的470亿美元跌至20亿美元。

NO6. 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威马汽车

今年10月,曾经当红一时的造车新势力在几经挣扎后还是走向了末路,威马汽车公开申请破产重整。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代表,威马汽车曾进行了12次融资,累计融资超过410亿元。而“蔚小理”在上市之前,融资金额均未超过200亿元。

事实上,威马汽车初期势头不错,与蔚来、小鹏齐名,并列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威马都稳居新势力头部梯队,销量一度比肩甚至超越“蔚小理”。

即便如此,缺钱仍然是威马汽车的常态,为了活下去,威马曾好几次希望通过IPO获得输血,但遗憾的是,几次都未成功。

2022年全年威马汽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33.3%,而进入2023年,其销量数据已归零。与此同时,威马汽车的净亏损也在不断扩大,2019年到2021年的3年间,威马累计净亏损高达174.35亿元。

2022年下半年开始,威马汽车就频频传出降薪、停产、总部大楼拖欠租金、经销商大面积退网等负面消息。威马汽车位于上海、黄冈等全国多处基地被曝“人去楼空”,处于半瘫痪状态。

NO7. 美国共享滑板车鼻祖——Bard

12月23日当周,美国共享电动滑板车公司Bird在佛罗里达州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昔日的Bird是一家明星创业公司,此前该公司的“凶猛”融资留给外界深刻印象,身后云集海外众多知名风投机构,估值最高达到了25亿美元(约180亿人民币)。

在疫情影响下,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也与日俱增,LimeBike、Spin、Link等共享滑板车也在抢夺Bird的生存空间。并且,随着共享滑板车的数量增多,造成的安全事故丑闻也让Bird深陷漩涡,美国不少城市设立共享滑板车的限制禁令,控制投放数量,而且需要缴纳税费。

尽管Bird尝试努力压缩成本,但一直未能解决盈利问题。自2021年在纽交所上市之后,Bird 市值一泻千里,几乎归零。今年9月,由于股价低到不符合上市规则,公司被纽交所摘牌。

NO8. 国内养猪黑马——傲农生物(合并)

12月12日晚,农牧业两大龙头傲农生物与大北农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同时大北农取得傲农生物控股股东傲农投资不少于51%的股份。

傲农生物是农牧产业的“黑马”,自2014年涉足生猪养殖业务以来,生猪出栏量狂飙突进。2022年其出栏量猛增至518.93万头,进入上市公司前五名。

然而,随着生猪养殖企业大幅扩产导致产能过剩,生猪行业整体进入下行周期。2021年开始,傲农生物开始陷入连续的亏损。仅仅2021年,傲农生物净利润亏损额就为15.2亿元,超过公司上市以来的利润总和。

到今年三季度末时,傲农生物资产负债率一路增加到超89%。累计超过73亿元的带息债务成为傲农生物的巨大负担,与此同时公司账面仅剩下3亿元货币资金。

因此,傲农生物不得不“卖身”前东家大北农。

NO9. 泛海核心资产——民生证券(合并)

2023年行至尾声,证券行业并购重组迭现。其中,国联集团并购民生证券备受关注。

近年来民生证券异军突起,一度谋求独立上市。资料显示,民生证券至今已有37年的时间,是国内最悠久的老牌券商之一。

但后来因项目违规投行业务遭受重创,曾经的“投行黑马”民生证券的独立上市计划也无奈落下帷幕。

民生证券此次惨遭拍卖的核心原因是,泛海被山东高速集团追债。2021年7月,山东高速集团冻结泛海对民生证券持股,后在武汉、济南两地连环诉讼,最终得以通过济南市中院将启动拍卖。

国联集团拿下民生证券股权,是在今年初,在与东吴证券、浙商证券的竞拍中,以91亿元高价竞得民生证券30.30%的股权,坐上了民生证券第一大股东之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