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司规模、排名双双下降,金元顺安融通光大 今年欲进步不易

2021年公司规模、排名双双下降,金元顺安融通光大 今年欲进步不易
2022年04月16日 15:17 红刊财经

红周刊丨张桔

《红周刊》对比发现,在排名前一百位的基金公司中,多数基金公司凭借着新发和存续的权益类产品实现了规模和排名双升,毕竟理财产品打破刚兑下资金转换赛道大势所趋。

近期公募年报披露落幕,内地公募基金公司2021年的完整排名随之出炉:有少数几家基金公司2021年的规模和排名出现下降,Wind显示,融通基金的排名从前年末的36位降至第41位,合计的全部资产从1432.31亿元降至1288.36亿元。光大保德信基金同期排名从第45位降至第52位,全部资产则从1068.46亿元降至978.96亿元。此外,金元顺安基金公司,排名从第87位降低至第98位,全部资产则是从256.67亿元降至251.68亿元。

首要原因可能是有基金公司发行产品数量稀少,比如金元顺安全年上报了6只基金产品,获得批准的仅仅有1只,而这只基金还是处于等待发行状态。其次可能是相关基金公司主打明星基金经理业绩不佳,比如融通的14年老将邹曦的代表作融通行业景气,该基金去年迄今净值下跌大约为23.5%。同样光大基金的研究总监魏晓雪,其在管的一众产品中,年内两只基金净值下跌超过了30%。

爱方财富基金分析师程亮亮指出,光大和金元有非常明显的“偏债轻股”的现象,而融通的资产配置整体均衡,但权益基金过去一年整体表现不佳。具体来看,光大虽然是做权益起家,但权益基金经理整体能力不足,没有抓住近年权益类大发展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金元则基本上摒弃了权益类基金的布局,而由于没有权益类产品的布局,所以金元不但是个知名度不高的小公司,吸引不了人才,且业绩比较平庸。融通的整体配置其实是可以的,业绩下滑的主因是过去一年重仓了以宁德时代为主的赛道股,然后遇到赛道股集体回调导致。

主打基金经理业绩平平

金元顺安基金升规模或难靠业绩助力

首先聚焦三家中排名最低的金元顺安,不考虑纳入基金排名的公司数量增加,金元顺安的总资产排名在12月31日时退至98位,非货币资产排名退至104位。从规模而言,公司的大类资产规模都出现逆行业下降的事实。

其中权益类产品的弱势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原因。在全部的资产合计251.68亿元中,货币型基金约为104.72亿元,债券型基金约为135.94亿元,但是股票型基金挂零,混合型基金也仅仅约为11.02亿元。如此失衡的结构自然导致公司产品很难从此前的股市结构性牛市中沾光,而雪上加霜的是公司也并没有一位真正的权益明星级人物。

Wind显示,金元顺安目前全部的基金经理约为7人,其中除去苏利华、郭建新、周博洋外,剩余的4人均是管理权益类产品的基金经理,他们分别是贾丽杰、闵杭、缪玮彬、孔祥鹏,但是后三位均仅管理一两只产品,只有贾丽杰在管数量5只。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其中包括了两只债基和三只混合型基金。

从2022年开年迄今的表现来看,其中两只债基年内的跌幅尚且不到6%,但是她管理的三只混基净值回撤幅度较大,特别是她独自管理的金元顺安价值增长回撤接近30%。从该基金的具体调仓来看,去年经历了从蓝筹混搭成长到全面转向成长的过程,绝大部分12月31日时的重仓股来自科技成长赛道,但这类股票今年大幅杀估值,意华股份、联赢激光、钢研高纳三只标下跌超40%。此外,贾丽杰还独自管理着医药主题类基金金元顺安医疗健康,全部重仓爱尔、九洲等医药股,那么她的能力圈究竟是科技成长还是医药呢?

或正是定位不清,贾丽杰的在管基金规模仅约为40亿元,其中规模最大且超过10亿元的两只恰好就是债基。与她相反,实际今年公司有一只混基一飞冲天,成立于2017年11月的金元顺安元启基本在市场低迷年份走强,继2018年同类排名第10外,今年到目前再次冲进了前十位。从基金的选股来看,其长期选择的是一些非热门赛道的非机构抱团标的。

但问题在于,这只基金相对弱市逞强的特点很难有效扩大规模,毕竟市场不好时基民的投资热情也大打折扣。同时,该基金的现任基金经理缪玮彬虽然管理年限超5年,但是目前仅在管这一只产品,曾经管理的另两只产品分别早在2018年和2019年就已卸任。权益基金经理的人数有限和尴尬特点,或许也成为公司规模无法上扬的主因。

接受《红周刊》采访时,某券商基金分析师王晓明指出,根据元启披露的数据较难看出其投资策略,整体持仓极其分散但又不是量化选股策略那般有极高的换手率,个股层面既有提前左侧布局的个股,也有右侧交易的部分。这个风险收益比极具吸引力的策略有效性还是建立在整体规模较小,部分小盘股贡献大的基础上的,如果公司顺势发行新产品或者打开限额,势必对后续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光大保德信规模退至千亿门槛以内

团队领军人物业绩大幅回撤

同样是上海的基金公司,光大保德信同样去年底排名有所退步,更为关键的是,公司的全部资产合计在2020年四季度突破千亿元大关后,接下来去年四个季度都徘徊在千亿之内,12月31日时的规模约为978.96亿元。

分析公司规模数字,2021年还是新发了多只权益类的产品,比如2月成立的魏晓雪挂帅的光大保德信智能汽车,她同样在3月底挂帅了光大保德信新机遇,9月份还挂帅了新基金光大保德信睿盈,另一位主将詹佳也挂帅了光大保德信品质生活,大致估算这几只基金至少贡献了超过50亿元的规模。此外,公司整体去年还新发了多只其他类型产品,新发部分还是贡献良多。

但是规模较大的次新基金生不逢时,或是公司规模停滞的主因,也会进一步影响今年的规模前景。比如成立不到15个月的光大保德信智能汽车,成立首年不纳入排名,但是2022年迄今组合的净值增长率约为-32.97% ,同类排名跌至倒数第5位。

基金成立发行过三份季报,在限定的主题下,能够连续三次进入前十的标的包括了容百科技、长城汽车、比亚迪、至纯科技、伯特利,半数公司一直未变。但是,这些公司在今年整体科技股遭遇杀估值的背景下大幅回落,直接导致组合表现惨不忍睹。以12月31日持有的公司来看,目前长城汽车、杭可科技、克来机电2022年的跌幅都超过了50%。

而在她管的另一只次新基金新机遇中,四季报中重仓的克来机电、坚朗五金、宇瞳光学等标的,同样年内跌幅超过了35%。智能汽车基金的不济也是她在管产品的缩影,2022年至今其管理产品回撤较大,目前全部六只基金年内的跌幅超过20%。

同样可以算是主题类基金,由另一位女将林晓凤所管理的光大国企改革股票也业绩惨淡,截至4月13日收盘,该基金今年年内的净值下跌已经达到了27.49%。从基金契约的表述来看,该基金将精选受益于国企制度改革的相关证券。但是,《红周刊》却发现其所选的更多重仓股似乎来自于军工板块,四季度时从前期的新能源赛道大幅调仓,当季所重仓的股票包括了中航沈飞、中航光电、中航西飞、航发动力等多只军工股。但是从后视镜的角度看,这样的调仓显然值得商榷,包括抚顺特钢、中航机电等4只12月31日时被重仓的股票,2022年至今的股价跌幅都超过了40%。结合目前基金净值今年下跌27%来判断,或许基金经理还是将重心放在了军工等板块上。

除去上述两只主题之外,《红周刊》注意到该公司的主题类基金还包括了光大中国制造2025、光大银发商机、光大先进服务业、光大消费主题等几只,也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主题类矩阵。但是由于泥沙俱下,各类主题都没能有突出的表现。比较遗憾的是光大中国制造2025,何奇管理时曾重仓漂移房地产惹来关注,而房地产恰好是今年股市风口,但该基金在前年更换基金经理后似逐步回归契约主题。

爱方财富总经理庄正点评魏晓雪:“她是成长风格基金经理,近年的持仓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非银金融等板块,但这些板块今年以来调整明显。该基金经理换手率也比较高,比较符合成长股票1年一小变,3年一大变的市场特征,只是这也要求了基金经理具备非常强的学习能力,以及投研团队支撑,而这可能是光大基金所欠缺的。”

医药主体基金经理脱颖而出难

融通新秀亮点不多 缺乏绝对“王牌”

在三家基金公司中,排名最为靠前的是深圳的融通基金,该公司的排名历史上曾经杀入过前20位,但去年四季度末已经下降至第41位,同时公司的全部资产合计也从1432.31亿元降至1282.69亿元。客观来看,融通基金的大类产品规模相对均衡,除去货币基金外,权益类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比例接近于1比1。

在规模回撤的背后,《红周刊》也发现公司去年还是新发了多只权益类新品,其中披挂上阵的基金经理包括了邹曦、蒋秀蕾、万民远等名将。但是整体看发行成绩相对欠佳,这里面表现最好的就是蒋秀蕾管理的融通创新动力混合。可惜医药板块长期低迷,这让坐拥万和蒋两大医药高手的融通基金也徒乎奈何。

数据统计表明,虽然同类排名尚处前二分之一,但是万民远所管的两只基金今年净值下跌均超过15%。同样,蒋秀蕾所管的基金净值回撤与万民远相近。此外,公司的顶流基金经理邹曦今年业绩也较为平常,截至4月13日收盘,他所管理的基金年内净值下跌均超过了13%。不过在今年整体主动权益公募表现低迷下,15%左右的净值回撤尚且可以同类排名中等偏上。

相比之下,似乎融通基金所着力栽培的中生代基金经理表现更为低迷,这其中最为明显的两位是林清源和彭炜。资料显示,担任基金经理将近7年的林清源目前管理着融通转型三动力和融通蓝筹成长两只产品,但是它们今年至今均为同类倒数,特别是融通蓝筹成长排在了同类的倒数第三位,从基金重仓思路变化看,去年的四份季报显示其投资以科技成长领域为主。但基金投资目标阐述主要包括优质蓝筹和成长型公司两类,重仓却仅仅偏向成长股一方,似有风格漂移之嫌。

再从重仓股票来看,基金经理对重仓股保持了较高的换手率,去年能够持续四个季度进入前十的只有盛通股份一家,但该公司股价年内跌幅达到30%一线。此外,12月31日基金持有的重仓股中,目前已经有包括泰晶科技、宏达电子、振江股份、新强联等四家公司年内跌幅超过40%。

当然该基金是由林清源和余志勇所共同来管理,不过如果单看林清源独自管理的转型三动力,某种程度也是一幅相似的重仓画卷。对比四季报基金的十大重仓,实际上两只基金重叠的重仓股达到了9只,惟一的区别是转型三动力重仓一心堂而非振江股份。如是推断,两只基金实际都是林在发挥主导作用。而他的重仓行业思路似乎也有迹可寻,天天基金网显示,他在加入融通后曾经做过互联网传媒、家电、计算机三个行业的研究员,或许奠定其能力圈。

虽然担任基金经理时长不如林清源,但彭炜在管基金数量已经达到5只,但是这五只基金年内至今净值回撤全部超过27%。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以他在管产品中迄今任职回报最好的中国风一号为例,基金的重仓基本就是新能源为主,辅之以少数医药类的股票,但是无论是两条中的哪条赛道,今年以来都遭遇了市场重点杀估值。

具体到其中的标的,12月31日时其十大重仓股中,其中的7只股票都是来自于新能源赛道,另外的三只股票包括了医药板块的凯莱英和药石科技和半导体板块的华峰测控。从年报的基金经理对今年研判中,隐约可以看出彭炜有纠偏的思路:“与‘稳增长’相关的价值板块(金融、投资品等),和与‘泛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景气成长板块(汽车智能化、光伏风电等)将做更趋于均衡化的组合配置思路。”

但问题还在于,虽然擅长新能源投资的他管理着融通新能源灵活配置,但他同时也管理着消费主题类基金融通消费升级。不过从此前的重仓来看,该基金与他所管理的其他基金风格基本一致,很难见到传统消费蓝筹类股票的身影,今年跌幅目前也接近28%一线。

对比之后,坊间还是将振兴融通权益的希望寄托邹曦。“今年以来邹曦管理的5只产品业绩悉数告负,规模也全部下降,对他个人和公司整体规模都造成很大影响。同时邹曦还非常喜欢股票高仓位运行,股票配置比例长期在90%以上,遇到市场调整造成了业绩波动较大。”程亮亮进一步分析,“但是这次,我们相信是投资者错了。从邹曦的重仓情况来看,他对于周期股、工业企业的重仓是有偏爱的。恒立液压、三一重工、潍柴动力这3家工业类公司长期都是他的前十大重仓股,只是这些股票表现一般,基金经理选股能力得不到发挥而已。”

(本文已刊发于4月16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