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扫货王”长城人寿在赌什么?

A股“扫货王”长城人寿在赌什么?
2025年03月12日 21:52 鹿鸣财经

距离“国九条”发布即将满一年,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已成果颇丰。

叠加“低利率+新会计准则落地”的背景,部分险企开始转战权益市场寻找增厚投资收益的新机会,因此险企也在去年重燃举牌热情。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险企举牌20次,举牌次数和被举牌上市公司数量均创近4年新高。2024年也成为近10年来第三次险企举牌高峰年,其中2015年为62次,2020年为26次。

2024年小高峰中,最活跃的当属长城人寿。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长城人寿接连举牌了包括绿色动力H股、赣粤高速、江南水务、城发环境、无锡银行、秦港股份、大唐新能源在内的7家上市公司。在险企中断层领先,新华保险和太保寿险均举牌三家公司,并列第二。

今年,长城人寿依然延续去年疯狂举牌的风格,在短短3个月内,长城人寿已经先后增持秦港股份、举牌新天绿色能源。

但和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风格迥异的是,长城人寿的经营业绩一直在过山车,华服之下,难掩经营压力。

一、收入狂奔利润停滞

在人寿公司中,长城人寿算是其中根正苗红的。

长城人寿成立于2005年,控股股东为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所属的国有大型综合投资公司。

从股权方面看,长城人寿共有21家股东,北京华融综合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金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控制类股东,三方为一致行动人。由此可以看到,长城人寿具有相对优越的国资股东背景。

资料显示,长城人寿董事长白力。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新闻处副处长、处长(期间挂职任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兼任北京市金融街建设指挥部党组书记、常务副总指挥),中国人民银行团委书记(司局级)。

虽然相较于其他寿险公司,长城人寿成立时间比较晚,但其保费增长情况可圈可点。10年前的2015年,长城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仅为26.81亿元,十年后的2024年,长城人寿的保费已经来到260.79亿元,增长幅度近10倍。

总资产规模也从2015年的244.40亿元增长为2024年的1367.62亿元,增长幅度超5倍。

从保险收入和资产规模上看,长城人寿的发展可以用“狂奔”来形容,但当把目光聚焦到利润上,这些光环似乎都暗淡了。

根据长城人寿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2024年,长城人寿四季度单季度亏损3.67亿,年度净利润为1.69亿元,相较于10年前的2015年,尚差距1000多万。

10年中,长城人寿保险业务收入突飞猛进,但净利润一直在波动,且从未超过2亿元。数据显示,10年来长城人寿的净利润要么比较薄,要么巨幅亏损,整体以过山车方式呈现。

2016年到2018年,长城人寿累计亏损超28亿元,最大年度亏损为2018年的15.93亿元。2019年到2022年4年间净利润累计为4.74亿元,但2023年又亏损3.67亿。

直白点说,近10年来,长城人寿不仅没有赚到钱,还净亏损23.96亿。

但在资本市场,长城人寿却长袖善舞,赚足了关注度。

二、投资不断成效未显

前文说到,仅从2024年开始计算,长城人寿截止到现在就至少举牌了8家上市公司,放之于资本市场,可谓财大气粗。

但以目前情况来看,长城人寿自身日子也并不好过。

且不说盈利能力受到质疑,长城人寿的偿付能力一直承压。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4年,长城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是160.36%、152.84%、124.88%、85.72%、90.61%、93.75%,整体趋势不明朗。2024年四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59.1%。在已披露的60家保险公司中,综合排名49位,处于绝对后段。

为应对偿付压力,据不完全统计,长城人寿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至少开展了10次增资,注册资金由最初的3亿元攀升至68.39亿元。最近的一次增资是去年12月,长城人寿增加注册资本6.2亿元,距离上次增资尚不足一年,增资后长城人寿注册资金变更为68.39亿元。

频繁增资,股东实力和支持毋庸置疑,但也说明长城人寿对资本金消耗快、经营压力大的事实。据初步统计,仅仅在2024年,长城人寿举牌耗资合计就超30亿元,那么经营压力大,长城人寿为何又频频举牌呢?

或许董事长白力的一段演讲可以找到答案,在2024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上,白力表示“就人身险而言,利率下行和供给错配是保险新时代面临的两个大挑战。”为应对利率下行和新会计准则落地压力,险资举牌不失为一个方式。

从行业角度而言,险资举牌的核心逻辑在于政策和市场的共振,政策层面,六部委明确要求大型国有险企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资本市场投资,为险资入市提供长期增量资金支持;会计准则层面,IFRS9新规下,高股息资产可通过FVOCI科目平滑利润波动,与险资稳健收益诉求高度契合。

从这个角度看,长城人寿频繁举牌也算合理,那么,被举牌公司成色如何呢?

从举办公司所处行业来看,长城人寿更加偏向于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且大多数是央企或地方国企。与此同时,长城人寿还同时布局了A股和H股,相较之下,H股具备折价优势,且机构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H股,连续持有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可依法免征企业所得税,长城人寿显然有这方面的考量。

2024年长城人寿接连举牌或增持了包括绿色动力H股、赣粤高速、江南水务、城发环境、无锡银行、秦港股份、大唐新能源在内的7家上市公司。在险企中断层领先,新华保险和太保寿险均举牌三家公司,并列第二。

先从股价方面说,经历去年三四季度的股市普遍上扬,长城人寿举牌的上市公司,自举牌公告日到2025年3月5日的股价,整体来看增长幅度尚可。

图为2024年部分长城人寿部分举牌公司股价变动情况

按理说,作为举牌的弄潮儿,长城人寿应该有更突出的投资收益率,但通过分析长城人寿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会发现其投资收益率并不高。

数据显示,2024年,长城人寿投资收益率为4.33%,综合投资收益率为5.36%,在已披露的59家寿险公司中,排名53位,同样居于尾端。

通常情况下,险资频繁举牌,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可能对其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因此,长城人寿作为举牌“大户”,需在短期收益与长期风险间衡量。尤其在当前强化金融监管、倡导“脱虚向实”的背景下,避免因激进举牌引发系统性风险。

投资不断,但成效未显,长城人寿更像是在蒙眼狂奔。与此同时,按照目前长城人寿的风格,举牌动作可能会进一步持续,而这些,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与之对应的,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可能对其财务造成重大影响。

如何在短期收益与长期风险间取得平衡,是长城人寿需要进一步思考的,而目前,长城人寿还要直面经营压力。

三、经营承压原因几何

一直以来,长城人寿都游走在“输血”和“造血”之间,一方面不断注入资金缓解偿付压力,另一方面不断提升投资能力。但留给长城人寿的时间,并不多了。

目前,高票面利率存量债券问题在长城人寿非常突出。从2023年年报中可以看到,目前长城人寿有三只应付债券,共计20亿元,票面利率分别高达5.15%、5.50%和5.00%,期限均为10年,并在第五年末设置了赎回条款。

按照合同约定,前五年利率固定,但若公司在五年后选择不赎回,后五年的票面利率将直接上调1%。目前,这些债券均处于前五年的锁定期,这意味着,每年需支付约1.04亿元的利息。如果选择不赎回,待利率上调后,年利息支出预计将增至1.24亿元,远高于当前2%资金成本下仅需支付的4000多万元利息,差额近8000万元。

而2024年,长城人寿全年净利润仅为1.69亿元,未来利息增长无疑会进一步让财务状况承压。如今,5年之期即将到来,10亿元债券如何处置,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在具体经营方面,长城人寿一直引以为傲的保险营收,也在经受考验。2023年,长城人寿保险收入达到230.38亿元,同比增长55%,2024年保险收入为260.79亿元,同比增长仅为13%,放缓势头明显。

究其原因,离不开新单规模保费明显下降。

数据显示,2024年度,长城人寿签单保费为299.34亿元,同比下降1.35%。这其中,续期保费占比超6成,新单规模保费累计达成115.76亿元,同比下降34.12%。通常来说,寿险新单保费是衡量保险公司业务增长和市场扩张能力的关键指标,新单保费下跌如此多,市场质疑长城人寿后续保险业务营收增速,也在情理之中。

在具体产品方面,2024年长城人寿年度退保率前三的产品分别是长城大侠安顺两全保险、长城鑫城2号年金保险和长城龙井关年金保险(互联网),年度累计退保率分别是23.19%、5.98%和2.32%。

在退保金额方面,位于第一的长城金麒麟终身寿险(万能型),单个产品年度累计退保金额达到了7.73亿元,前三退保金额产品年度累计退保金额达12.63亿元,退保背后是产品设计和销售合规的双重作用。

在合规方面,长城人寿挑战同样不小,消费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在近几年明显激增。

从数据上看,其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的消费投诉数量分别为252件、397件、4394件、4321件,短短4年,增长17倍。

据2023年年报统计,从投诉业务类型看,主要集中在销售纠纷和退保纠纷,其中销售纠纷1632件,占比37.7%;退保纠纷991件,占比22.9%,也从侧面反映长城人寿合规问题有待提升。

长城人寿应该怎么做?早在去年,长城人寿董事长白力其实已经表达过:从经营风险、加强转型,关注经营安全,回归客户本源,是人身险发展必由之路。

但就目前来说,长城人寿仍困于经营风险,保险业务收入放缓的沼泽。

至少和频繁举牌的“豪气”外表相比,长城人寿更需要“内塑筋骨”。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